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劉濤飾演的媽祖

莆田是媽祖故鄉,在這裡不僅有媽祖的故事流傳,更有各式各樣媽祖像隨處可見,隨著媽祖文化的傳播,特別是劉濤主演的電視劇《媽祖》熱播後,媽祖進一步為全國各地的人們所熟知,媽祖像基本遍佈我國沿海每座城市,據說天津還建成了號稱世界上最高的媽祖像。我們都知道電視劇中,媽祖手持觀音所贈的玉如意,降妖除魔,救濟一方,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時至今日,我們見到的絕大多數媽祖像都是手持如意。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媽祖像形象

為什麼說絕大多數呢?

就拿小編不久前用自行車輪丈量莆田大地的過程中發現的一尊特殊的媽祖像來說,這尊媽祖像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山亭鄉港裡村的賢良港天后祖祠,她恰恰沒有持玉如意,而是捏著一顆紅色的珠子,按當地村民的說法這是一顆“夜明珠”。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港裡天后祠的媽祖像

小編還發現這尊媽祖像的裝束與絕大多數媽祖像的裝飾不太一樣。可愛的小辮子垂落耳鬢,對了,這是一尊青年媽祖石雕像。該雕像於2010年農曆三月廿三舉行落成開光儀式。

為何這尊青年媽祖與眾不同,手持夜明珠呢?

原來,媽祖信仰因地域文化和祈福需求的不同,手中所持的物品也就不一樣,據瞭解已知的媽祖像共有六種手持物,分別為笏牌、玉如意、靈芝、荷花、靈燈和夜明珠等。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媽祖廟裡常見的媽祖坐像

這其中,最多的應該是笏牌,常見於宮廟正尊坐式形象,包括湄洲媽祖廟幾座廟宇內部都是這樣,只是大家祈福時可能沒有注意去觀察,這刻畫的是媽祖成神後位列仙班的樣子。其次是玉如意,包括各種海報宣傳視頻中最為常見的,是大多數人對媽祖的一個形象認知,多存在與景區、院落等非室內的環境,這刻畫的是媽祖成神後繼續降妖伏魔普度眾生的樣子。這兩種我們稱之為神像,是用來被虔誠的信徒供奉在廟宇當中,作為大多數人祈求平安、健康等的寄託。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湄洲島天妃故里的媽祖銅像

靈芝、靈燈、荷花、夜明珠等比較少見,但是的確存在。我們都知道媽祖並非生而為神,媽祖有其作為“人”的身份形象,她成神前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當時媽祖作為一名有志女青年,在疫病中遍尋周邊海島採藥救人,在迷霧鎖海時自點屋宅為漁船引路,在饑荒中懲治貪官惡商發糧賑災等,而這些也被一些藝術家們翻出並雕琢成像,這就有了手持靈芝治病救人的像、手持靈燈或夜明珠為漁船指路護航的像......甚至有些地方直接把多元素融合為一體,創造出三面媽祖,其中泗陽的三面媽祖其中之一持荷花,廈門的三面媽祖其中之一持靈芝,據說我們莆田還準備建設四面媽祖,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泗陽三面媽祖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廈門三面媽祖

莆田有座媽祖像不拿“如意”拿“珍珠”,你知道原因嗎?

莆田火車站四面媽祖效果圖

回到我們的主題,港裡的媽祖為什麼手持夜明珠呢?因為她作為海神,最初便是護佑著出海捕魚的漁民們一帆風順,平安歸來的呀。反正小編到現在沒有再發現哪裡還有媽祖像再持有紅色夜明珠哦。

關於媽祖像,特別是莆田的四面媽祖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