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日,延續了近千年,每年都千萬遊客前去參加,網友:神了!

談起習俗,我想大家都曉得,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習俗。這些習俗各有特色,而“火把節”,就是一種習俗,每年吸引一千多萬人前來觀看、參加。


這個節日,延續了近千年,每年都千萬遊客前去參加,網友:神了!​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對於他們來說,與我們的春節相似,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彝族人,每當火把節到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開始狂歡,男人們參加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遊轉。

這個節日,延續了近千年,每年都千萬遊客前去參加,網友:神了!​火把節,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一般於每年農曆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最初的目的是彝族先民用打火把來驅蟲辟邪、企盼豐收的民間習俗,逐漸成為了民間文化體育節日。

這個節日,延續了近千年,每年都千萬遊客前去參加,網友:神了!​對於彝族人來說,火是他們的神。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孫,祖祖輩輩崇火、尚火、戀火的彝族先民認為火是生命的起點,火也是生命的終結。
這個節日,延續了近千年,每年都千萬遊客前去參加,網友:神了!​火把節,作為彝族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年卻引來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他們與彝族人一起歡歌雀舞、一起分享快樂,體驗一個特有民族的風情,更重要的是享受彝族人的特有美食,比如烤乳豬、鮮嫩而又不滑膩、色澤紅潤,非常好吃,我曾有幸到哪裡出差品嚐到。至今說起來回味無窮。

這個節日,延續了近千年,每年都千萬遊客前去參加,網友:神了!​而對於火把節來說,無疑是四川偏遠山區涼山彝族的最為正宗,同時也是保持的最為完整、最具特色的。主要在涼山的布拖、普格兩縣,它們是涼山火把節的中心,被譽為“火把之鄉”。

如果你有時間,建議你去看看,哪裡不僅有深厚的文化習俗,同時也有著最原始尚未開發的風景。

相信你,去過就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