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瀏覽器,又一個「漢芯」?

8月16日,多家媒體披露,宣稱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產品的紅芯瀏覽器,在操作界面與谷歌的Chrome瀏覽器高度相似,且在解壓紅芯瀏覽器exe文件後出現Chrome安裝包,由此紅芯瀏覽器陷入套殼Chrome的質疑。對此,紅芯方面回應,紅芯瀏覽器確實是基於開源的Chrome架構,但有其他方面創新。儘管如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基於谷歌瀏覽器二次開發的紅芯瀏覽器與自主研發的宣傳相去甚遠。

紅芯瀏覽器,又一個“漢芯”?

這不僅讓我想起中國科技史上另外一個引起巨大轟動的作假事件-“漢芯事件”。漢芯事件(Hanxin events)是指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發明的“漢芯一號”造假,並藉助“漢芯一號”,陳進又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中國亟待在高新科技領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發高性能芯片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大夢想。陳進利用這種期盼,騙取了無數的資金和榮譽,使原本該給國人帶來自豪感的“漢芯一號”,變成了一起讓人瞠目結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今年我們經歷了“中興事件”後,國家和社會對獨立自主研發芯片及軟件的認知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加上最近中美頻繁的貿易戰,紅芯瀏覽器這個時候出來是不是也想利用國家和社會的期盼大賺一筆?

紅芯聯合創始人兼COO高婧表示,現在“既有政治紅利又有技術紅利”。高婧說:“我們未來的目標是讓每個中國人,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紅芯。

紅芯目前主要客戶是政府部門,面對公眾質疑,相關使用部門應該對此開展核查,不要花了錢,結果還是用的外國瀏覽器,而不是什麼真正的"國產瀏覽器”。

“漢芯事件”給我國科研留下了很大的傷疤,我們不希望再出現類似事件,科研容不得忽悠和弄虛作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