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公布,鞍山3人上榜!

16日,經各地申報、專家組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鞍山市有三名“非遺”傳承人入選,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岫巖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呂正業、

海城喇叭戲代表性傳承人肖傑、

海城蘇氏正骨代表性傳承人蘇繼承

正式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首次有傳統醫藥類項目傳承人位列其中,

我市現有10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新增的這三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均是行業內的“高手”

呂正業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公佈,鞍山3人上榜!

呂正業1962年出生於岫巖黃花甸鎮。17歲到鎮評劇團拉主弦,1985年呂正業拜岫巖著名皮影藝人丁德顯為師,學唱皮影,專攻生小。呂正業天生一副好嗓子,其唱腔柔婉細膩,音色靚麗清新,其演唱之魅力有“不是女人唱,勝似女人腔”的讚譽;

肖傑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公佈,鞍山3人上榜!

肖傑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鞍山海城地區學習並傳承喇叭戲,經常隨同當地喇叭戲老藝人趙有年、張紹寅等老師到各地演出,使海城喇叭戲表演技藝得到不斷提升。後來正式拜海城喇叭戲國家級傳承人趙有年為師。她非常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開展帶徒傳藝等培訓活動,從理論到實踐培養學員的表演技藝;

蘇繼承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公佈,鞍山3人上榜!

蘇繼承繼承傳統的正骨經驗並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突出蘇氏正骨的三大特色,無痛下接骨、透明度治療和無後遺症療法,運用蘇氏正骨學術思想,採用手法復位與外固定器結合治療四肢骨折具有特色和優勢。蘇繼承注重中醫傳承,廣泛開展中醫骨傷師帶徒工作,促進老中醫學術思想薪火相傳。

截至目前,我市有岫巖玉雕、海城高蹺秧歌、鞍山評書等11個國家級項目,其中岫巖民間剪紙、岫巖皮影2個項目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鞍山皮影、海城牛莊餡餅製作工藝等9個省級項目,千山文化、祁家通背拳等50個市級項目,海城民間文學等29個縣級項目,縣級以上非遺項目共計99個。在成功申報非遺名錄的同時,也確立了劉蘭芳、單田芳等10位國家級傳承人,8位省級傳承人,76位市級傳承人,市級以上傳承人共計94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