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峯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蓋茨和扎克伯格都是在大三退學後創立公司,李一峰倒是還沒有這麼大能量,但有同樣的勇氣,他的退學樹立了重新選擇的信念。在迷茫中的執著堅持終將讓李一峰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峰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2018年的高考讓雲南考生李一峰成為“網紅”。這個從照片上看靦腆、書卷氣的理工男,中國科技大學大三退學後,二次高考,拿下712分的驚人成績,還拒絕清華、北大的offer,最後進入第一志願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

違反常規的舉動已經足夠傳奇,更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在迷茫中的求索和堅持。

1

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峰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像很多中國高中生一樣,李一峰除了考試,“喜歡做什麼”這樣的中長期目標並沒有思想準備,“什麼都行”是這個年齡段人群的基本特徵。

在按部就班的體制內學習過程中,應試模式是至高無上的,學生、家長、班主任、學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門,都顧不上考慮明天的事,先把眼前的高考做好就很不錯了。

抽象地看,中長期目標的特點是“重要,但似乎並不緊急”,往往容易被忽略掉。

李一峰的興趣很模糊,但當下的目標很明確:通過高考擺脫貧困。

2

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峰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在清貧的山村,家裡在學習方面幫不上李一峰,一切都是他的決定。

李一峰考中科大前曾以為“這個學校在北京”——信息閉塞得太誇張了!不過他隱約感覺自己應該報考生物專業,結果未能如願,進入了第二志願——中科大的環境科學專業。

李一峰在上大學後的唯一目標是轉專業,爭取重新回到生物領域。

在一些國家,大學前兩年是通識教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不必提前確定專業。這無疑給入學不久的新生提供了緩衝、重新思考的空間。

國內一般是先確定專業,不合適只能轉專業,代價要大很多。李一峰就是“代價大”的典型案例。

在對生物專業有了充分認識後,李一峰終於發現,這種研究型的領域其實並不適合自己的實踐取向。

生物、環境科學都被pass了,李一峰極度失望,又沒有別的辦法,在中科大混跡到大三,終於決定退學,回到家鄉。

3

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峰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比爾·蓋茨大三退學建立了微軟,扎克伯格大三退學創立了Facebook,李一峰倒是還沒有這麼大能量,但有同樣的勇氣,他的退學樹立了重新選擇的信念。

我猜想,當李一峰在中科大沉迷網絡遊戲而接連掛科時,他並不是自甘沉淪,而是想不出辦法,只能靠遊戲轉移痛苦的情緒。

退學、回鄉只能算是“止損”,他決定重新高考才意味著“反彈”。而且,這次他“精準定位”了實操性強的專業——川大口腔醫學專業。

“第一,我更擅長技術類的東西,口腔醫學恰恰屬於實操性很強的專業,和我的個人能力相匹配;第二,川大口腔醫學專業排名靠前;第三,口腔醫學專業就業前景好,收入可觀,而且工作量相較臨床,也會稍微輕一些……”

4

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峰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712分!“狀元級”的高考成績讓李一峰左右逢源,全國的好學校隨便挑,而且清華、北大也及時拋來了橄欖枝。

此時,“一根筋”的李一峰不為所動,就去川大,就想做牙醫!

當媒體採訪時提出“這個選擇是興趣嗎”的問題時,李一峰還是搖頭,“不知道。”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自我管理:你的職場上限究竟在哪裡》一文中提到:

少有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將歸屬何方,比如說數學家、音樂家、廚師,他們通常在四五歲時就顯現出了自己的職業天賦。醫生往往在青少年時代乃至更早的時候就立下了事業夢想。但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天資好的人,並不完全清楚自己將何去何從,一般都是直到25歲以後才有頭緒。

直到現在,李一峰的興趣取向依然模糊,但這才是活生生的現實。而在迷茫中的執著堅持、大膽選擇的勇氣終將讓他越來越靠近自己的興趣點。

最迷茫最苦逼的堅持:李一峰二次高考拒清北上川大是犯傻嗎?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