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這兩天,一條與中國相關的消息又令印度媒體“躁動”了起來。

起因是香港《南華早報》在12日刊發的一篇題為《為什麼其他國家給予中國印鈔許可》的文章。

這篇文章稱,中國印鈔企業贏得不少國家的貨幣印刷合同,並煞有深意地說“此舉旨在擴大全球影響力”。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而文中所指的“外幣”,就包括印度盧比。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印度媒體的集體關注,印反對黨也以“此舉威脅印度國家安全和金融主權”為由伺機發難而刷了一把存在感。

各方質疑聲中,印度政府對“中國印製印度鈔票”一說進行了否認。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印度盧比

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面對質疑,

印官員否認中國為印度印“紙幣”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印鈔造幣廠正在“以接近滿負荷狀態運轉”,而“大多數生產需求來自‘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國”

而挑動印度媒體敏感神經的,是該報道援引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董事長劉貴生今年5月在《中國金融》雜誌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的一句話——

在那篇文章中,劉貴生寫道:“……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還成功中標泰國、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巴西、波蘭等多個國家的貨幣生產項目。”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不出所料的是,這一報道立刻在印度國內引發巨大爭議。

“如果這是真的,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印度《金融快報》13日報道稱,部分國會議員以此為由,向中央政府要求澄清印度貨幣是否真的由中國公司印製。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印度平民黨全國發言人拉加夫·查達也把這一披露形容為“對印度國家安全和金融主權的重大威脅”,並稱這對印度來說可能導致“嚴重的戰略劣勢”。

而英國BBC網站則報道稱,在印度社交媒體上,“中國印製盧比”的相關話題被廣泛轉載,一些網民質疑這一決定是否明智,並要求政府作出解釋。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面對多方質疑,印度政府在13日終於發聲,對相關報道進行了否認。

印度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援引經濟事務部秘書蘇巴什·錢德拉·加格的話說,關於中國印鈔公司獲得印製印度盧比訂單的報道“純屬無稽之談”。

加格還強調:“印度貨幣的紙幣目前、而且今後也將只由印度政府在央行印度儲備銀行的印鈔廠裡印刷。”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加格“推特”截圖

那麼,中國是否真的在為印度印製貨幣呢?

小銳查閱公開信息發現,劉貴生在2017年9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中國印鈔造幣在南亞地區成功中標“印度硬幣坯餅及印花機設備項目”。

對於中國印製的貨幣,

尼泊爾讚不絕口

儘管印鈔造幣業作為“特種行業”,對大眾來說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但事實上,一國參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印製,並非一個不可言說的秘密。

令印度上下“倍感威脅”的“他國代印本國貨幣”,在不少國家已是常態。

“一些發展中國家印刷技術落後、規模有限,不能滿足貨幣的印製、防偽、耐用等要求,所以有些國家會將貨幣交由其他國家印製。”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小銳說。

印度Money Control網站13日報道稱,中國印製的貨幣因其高超的技術含量以及相對較低的成本,在發展中國家頗受歡迎。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工作人員在修改用於印刷的金屬印版。(新華社)

中國首次以投標方式獲取國際印鈔商業訂單是在尼泊爾。從2015年起,中國印鈔造幣先後中標尼泊爾100盧比、1000盧比和5盧比印鈔訂單。

新華社駐加德滿都記者周盛平告訴小銳,中國印製的100盧比紙幣從2016年6月起開始流通,1000盧比紙幣也於2017年2月正式交付。

對於中國印製的貨幣,尼泊爾方面一直讚不絕口。

在中國印製的100盧比紙幣交付時,尼泊爾中央銀行副行長欽塔馬尼說,中國首次為尼泊爾印刷的紙幣質量更高,色彩更亮麗,價格也更便宜。

在1000盧比紙幣交付時,尼央行執行董事卡德爾再次稱讚了中國印製貨幣“質量好、成本低”,至今已為尼央行節省下數百萬美元。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南昌印鈔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檢查整版的尼泊爾盧比印刷情況。(新華社)

周盛平透露,2012年別國為尼泊爾印製的紙幣每張成本是2.69盧比;而在盧比對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中國公司的印製成本也只有2.15盧比。

周盛平還說,尼泊爾的印刷技術薄弱,基本不具備造幣能力,因此本國貨幣全部交由外國印製。據瞭解,印度尼西亞、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造幣公司都為尼泊爾印製過貨幣。

今年5月,新華社還對瀋陽造幣有限公司生產和運送4500萬枚2泰銖硬幣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報道。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透露,2泰銖項目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印鈔造幣贏得的首個全制流通硬幣國際訂單。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資料圖片:2018年5月29日,瀋陽造幣有限公司舉行泰國2泰銖硬幣發車儀式。(新華社)

外媒“曲解”商業合作

專家:小題大做,很不專業

由此可見,中國為他國印製貨幣,是通過公開透明的招投標而進行的國際商業合作。

對於這一點,一些網友也看得清楚。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網友評論截圖

然而,這樣追求互利的商業合作,在一些外媒看來卻似乎不那麼“單純”。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3日報道說,中國正“開足馬力”為波蘭、巴西等國造幣,目的是為了擴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

印度國內“炸鍋”:中國公司竟在幫印度印鈔票?!

這種論調正迎合了目前印度國內的輿論氛圍。更有甚者,除了“警惕中國影響力”,還有聲音認為,中國由此可能具備顛覆他國貨幣體系的能力,給他國金融主權帶來巨大威脅。

“中國既沒有能力去威脅或操控一國貨幣體系,也更不會去這麼做,”白明說,“中國追求的是合作與互利”。

白明同時指出,雖然中國為他國印製貨幣沒有政治目的,但由於在任何國家,貨幣都非常重要和敏感,因此雙方的合作都是建立在高度互信的基礎之上。

而在中國社科院南亞問題專家葉海林看來,認為中國為印度造幣是國家安全威脅,不僅是“小題大做”,還體現出印度部分議員和媒體的“很不專業”。

“即使有這樣的合作,也絕不意味著中國的產品和技術能威脅到印度的國家安全。”葉海林說,“所有國家的貨幣印刷都有嚴格監管,想做手腳基本不可能。”

葉海林也強調,這一事件引發的爭議也提醒我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重視和理解他國的關切,用清晰合理的解釋和真實的行動,來化解因誤解帶來的矛盾和障礙。

“尤其是印製他國貨幣問題,應澄清這僅涉及印刷技術和商業合作,無關國家安全。”葉海林說,

“美軍帽子還是中國做的呢,影響美軍戰鬥力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