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口河上驚現「雎鳩」遠親?對方不想回答並且張嘴吐給你一條魚

點擊“藍字”關注

一個不一樣的古鎮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雎鳩,經常棲息於河湖水邊,

如鴛鴦一般生活,

故列入《詩經》卷首,

被古人視為男女相戀的象徵。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現如今,想要回溯時光

一覽河中洲畔的佳人韻致已不可得,

但也許,你還可以來古鎮看看這隻“姻緣鳥”:

雎鳩2.0版本——鸕鷀鳥。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說起古鎮的鸕鷀鳥,

他們可與南方水鄉結下了極悠長的淵源,

它又稱魚鷹,家譜往上算多少輩,

有的學者認為《詩》中的“雎鳩”就是它老祖宗。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這個說法也來源於鸕鷀家族傳承的良好品質,

夫妻兩個從營巢孵卵到哺育幼雛,

都是共同進行,和睦相處,相互體貼,

所以古時候老早就把它作為美滿婚姻的象徵。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不僅如此,鸕鷀還是個能養家的捕獵能手,

南方水鄉,漁民外出捕魚時常帶上馴化好的鸕鷀,

它捕魚技巧高超,從無虛發,

往往是和漁民配合默契,收穫無數。

這樣一隻又能幹又勤勞還顧家的24孝好戀人,

放在鳥界就是閃閃發光的優質股呀!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當然,鸕鷀現在已經不多見於水鄉了,

可巧的是,正有幾隻就在古鎮安家落戶了。

所以抓緊機會,不管是求姻緣還是看錶演,

下面都請跟隨我們的鏡頭,

走近觀察古鎮北倉河上這幾隻鸕鷀的神秘風采……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有人說煙雨時節和水鄉是一對眷侶,濛濛煙雨蔽江村,撐一把油紙傘踟躕深巷最是浪漫。而我卻覺得明媚春日下漫步青石板路也有一番別樣的情趣。一座又一座石橋下波光粼粼的河水晃得人心醉。

踏上盪口的青石板路,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泓在春風裡微瀾的北倉河水。咿咿呀呀搖著的遊船載著人聲劃波而去。幾隻黑色的水鳥吸引了船上、岸邊大多數人的目光,一番紛擾之後的不遠處靜靜地跟著的,是一葉扁舟。一席綠衣、一根長杆、一隻搖漿、腳下的一葉扁舟,大抵就是這位鸕鷀老人最真實平淡的生活。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林光漏日煙霏溼,鸕鷀簇立春沙碧。湘竿擊水雪花飛,鸕鷀沒入春溪肥。”春江水暖,魚兒靈動,矯健的鸕鷀伺機而動,一瞅準魚兒,便一頭猛扎進水裡,不消一會兒功夫,便鑽出水面,喉嚨裡鼓鼓囊囊地塞滿了魚。老人則是機敏地盯著鸕鷀,待鸕鷀鑽出水面,便一把扔出長杆,用長杆上的繩套將鸕鷀套回。等鸕鷀遊近,便將鸕鷀抓上小船,讓其將魚吐出。

大多數時候,老人只是撐著長杆,雙腳靈活地抖動,控制著小小的舟身,安靜地跟在五隻鸕鷀身後。偶有一兩隻鸕鷀脫離掌控、落在身後時,老人便會厲聲吆喝幾聲,倘若落伍的那隻還沒跟上,老人便會搖漿快速將其捉回。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每至週末以及節假日,早上九點至下午兩點,鸕鷀老人和這五隻鸕鷀便要在這北倉河上穿梭來回,遊過二十八座石橋,淌過曲曲折折的河道,走過無言的歲月。

遊客們尤其是小孩子們最愛這五隻鸕鷀,它們所到之處必有孩子們的驚呼聲。

“媽媽,它們的脖子上為什麼繫著草繩啊?”

“不然他們就要把魚直接吃下去了呀。繫著繩子,這些鸕鷀就不能把魚吃下去,漁夫伯伯們才能把魚留下來呀。”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這位鸕鷀老人吳師傅樂呵呵地說道:“我這個工作主要還是給遊客們觀賞的,好多小孩子以前沒見過鸕鷀捕魚,頭一回見可高興了。”自然永遠是最好的老師,鸕鷀捕魚這項中華民族勞動人民傳承數千年的古老技巧逐漸成為盪口水鄉招待慕名而來的遊客的一張名片。

吳師傅在盪口放鳥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五年的放鳥生活讓他和這五隻鸕鷀陪養了深厚的感情。“不放鳥的時候我也要每天都來給它們餵食、看看它們,如果他們生病了,要立馬給他們吃藥,一個都不能耽擱。它們生病了,我心情也跟著不好了。”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從前是因為年紀大了才來找了這份輕鬆的工作,現在已經離不開這幾隻鳥兒了。”只要一談到鸕鷀,吳師傅的眼裡滿滿的都是欣喜的光彩,彷彿這幾年的時光不曾叨擾他半分,有的全是對水鄉、對這幾隻鸕鷀深深的眷戀。

“乍向紅蓮沒,復出清蒲颺。獨立何褵褷,銜魚古查上。”

一舟一人五鳥,北倉河上的歲月寂寂走過,留下的是盪口最真實的光景。

荡口河上惊现“雎鸠”远亲?对方不想回答并且张嘴吐给你一条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