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曾經有人說過:電影,反映著一個城市的靈魂。

80後、90後出生的一代,

幾乎是在香港電影的陪伴下長大的。

《龍虎風雲》讓我們學會

如何在兄弟情誼與社會公義之間做抉擇;

英雄俠義的精神,我們從那時得以瞭解;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無間道》的那句經典臺詞:

“出來混的,遲早都要還的”。

曾成為同學彼此調侃的口頭禪。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從杜琪峰的《暗花》,

到劉偉強和麥兆輝的《無間道》,

主人公一方面追尋著自己的姓名與身份,

一方面卻思考著香港這座城市的未來。

有人說:今天的香港電影業,

正經歷著從鼎盛走向衰落。

而就這個問題,

吳小莉問到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時,他卻做出不同的解答。

吳小莉;

香港至今也是很受到尊重的,但是現在許多香港電影人僅僅是一部大劇作中的一部分,而不再處於主導地位,您怎麼看?

邱騰華:

香港電影領域的確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很多香港電影從業人員已經選擇到內地發展,因為那裡市場非常龐大,這是市場主導的結果。

但是香港團隊依然會在某些方面處於很專業水平,例如導演、後期製作、武術指導、或者美術指導;或者港星始終受到追捧。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這些電影從業人員既可以在內地甚至世界這一龐大市場中尋求發展,又可以讓香港影業得以連貫發展。例如如何讓新人得以在這裡起步,這是我們未來幾年要考慮的事情。這關乎如何讓香港創意產業能夠在承接以往光輝的基礎上,去在更大的市場中大放異彩。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話說世界目前主要三大灣區分別是:

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而近年粵港澳大灣區也逐步成為熱詞,

根統計,早在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規模就

已經超過俄羅斯,

與當時世界第11大經濟體韓國相當。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2016年世界灣區經濟總量對比)

不過由於粵港澳大灣區擁有

“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特殊多元格局,

有人擔憂:

制度的不同就如同一扇無形的“玻璃門”,

橫亙在珠三角和港澳之間,

如果處理不當,

將制約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深度融合。

吳小莉:

現在很多香港人會很興奮地談大灣區的發展,整個市場不只是680萬人,而是6800萬人?

邱騰華:

沒錯,但同時我們也需要進行縝密思考:歐洲作為一個經濟聯盟,其開放程度(如人流、物流)比粵港澳大灣區方便很多。然而香港、澳門有別於其他九個城市,

需要處理體制上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覺得彼此間距離很近,所以低估了所遇到的問題,但是我對大灣區的擔憂是:會不會有期望落差:以為這個很容易做到,但是很多關於大灣區政策的決策,不在廣東省手裡,不在香港手裡,而是在中央手裡,因此很多工作要立體地做,除了跟廣東省溝通,還要跟中央溝通,這是比較有挑戰性的。

吳小莉:

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它的服務業、專業金融、會計、法律可能會受益,那麼對於港商來說,在投資方面是不是也能夠受益?

邱騰華:

我覺得這取決於不能僅看“一帶一路”本身的政策,還必須放在香港經濟發展的路軌上。

在“一帶一路”中,能夠幫助企業完成銜接、經貿推廣的

首選平臺應該是香港。因為這裡有全球匯聚商貿、投資、建設等專業人士。

這就是為什麼我最近跟專業團體或者年輕人說:看“一帶一路”的時候,不僅僅是我們要“走出去”,但是也可以帶回來。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文創遇冷,“東方好萊塢”如何再創輝煌?

一帶一路中,香港 “超級聯繫人”的單一地位,

是否會成為“桎梏”?

隨著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日益重視,

這為香港提供哪些機遇?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8月17日鳳凰衛視《問答神州》

吳小莉專訪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

昔日輝煌無比的香港電影,今天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