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本週,《中國好聲音》轉椅子的盲選又收官了。

相比上一個轉椅時代,聚焦在學員身上的關注度少了,導師的關注度高了。本季最大亮點,可能大多出自金句不斷、冷不丁還撩一下觀眾的李健導師。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七季以來,《中國好聲音》(包括《新歌聲》時期)的導師陣容一直在變化,而總有一位比腰間盤還突出的導師,通過這檔節目實現了自己別樣的個人價值。

梅丸君非官方選出一批,每一季《好聲音》讓你“重新認識”的導師們,看看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第一季 楊坤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很多人認為那英和劉歡是第一季《中國好聲音》最厲害的角色。其實從節目和導師的交互意義上來說,這兩位都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倆更重要的作用是消費已經有的樂壇地位,為節目添彩,而真正通過節目實現個人價值提升的,是四個人中資歷最淺的楊坤。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在四個人的陣容中,楊坤的起點最低,但是他憑藉他“今年有32場演唱會”的口頭禪,愛好漂亮女學員的性格,成功讓自己知名度和商業價值大幅度提升。直到年底,這個熱度依然不減,都有“熱心網友”看看他的32場演唱會到底開了多少了。

第二季 汪峰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2013年的汪峰,總是上熱搜,那時候也總是被搶頭條。那一季節目裡,搖滾曲目和搖滾歌手空前繁榮,這和汪峰的存在有很大關係。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還有這種vcr

當然了他也在節目的脫口秀部分,貢獻了自己的口頭禪,“你的夢想是什麼?”

夢想是什麼?這是當年的槽點,走過七年後回看這句話,似乎是對節目價值觀的第一次清晰定義。構建的是不同社會階層的個人夢想,承載的是燦星做大做強的夢想,佈局著浙江衛視的中國藍的夢想……

第三季 那英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那英是《中國好聲音》的六朝元老,帶過的六屆“小二班”裡,數第三季的學員隊伍最為強大!

七季《好聲音》,第三季的選手被公認為是唱功力量最強的一屆。在這種情況下,那英組的選手更是高手如雲,張碧晨最終奪冠,如今已經成為ost女王。

但那英的貢獻在於,即便是強手如雲,她在組內PK戰必須淘汰一人時,也以留下優秀的作品為優先級考量,寧願“強強搭配”。其中最為精妙的,就是周深李維上演的《貝加爾湖畔》,堪稱近幾年來華語樂壇少有的經典!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在這場對決中,那英淘汰了周深,長期以來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但在2017年時,那英請來歷任冠軍幫唱,其中,只有周深是非冠軍學員。

第四季 周杰倫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周杰倫加盟,《中國好聲音》新時代開啟!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周杰倫的加入,標誌著《中國好聲音》節目組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觀眾結構,吸引年輕觀眾的注意。周杰倫的搶眼表現,讓其他三位導師幾乎“全程陪跑”。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這也是《中國好聲音》的轉折點,它從素人造星節目,逐漸變成了以明星表現為主的節目。觀眾發現,看導師間的嬉笑怒罵,似乎沒有那麼無聊了。

在這一季中,周杰倫非常搶戲,他的組員基本都唱他的代表作,最誇張的是,在鳥巢進行的總決賽上,周杰倫的學員全部演唱他的代表作。一時間,《中國好聲音》宛如“周杰倫金曲撈”。

第五季 (新歌聲) 周杰倫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新一季新歌聲,採用上一季原班人馬,周杰倫仍然是最大的亮點。但他自己歌的比重降低了,音樂專業的點評更多了。尤其是他在節目裡展現的“耳音”功底,讓很多觀眾拍手稱讚。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但這一季的核心看點都在新的戰車玩法上了,衝後的導師,和衝之前的導師失去了交流方式,所以一些驚喜的互動反而少了。

第六季(新歌聲2)劉歡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這一季的特點是陳奕迅加盟,但並沒有像周杰倫一樣,給節目帶來份量上的改變。事後他爆料導演干預他拍按鈕的情況,其實也不怪他,而是因為戰車玩法有問題。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但為什麼受益最大的是劉歡呢?

劉歡老師是第一季的元老,當時業內人士曾表示,他是最不聽導演組話的人。為了cue信息點,通常導演會給導師遞送“條子”提示,但劉歡通常就忽略掉了。

重回這個舞臺,劉歡老師還是那麼真性情,在音樂點評上擺脫了之前“江湖地位”的束縛,被葉炫清唱哭,還時不時和周杰倫開起玩笑,和五年前節目裡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第七季 李健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李健的冷萌段子手,在《我是歌手》裡就有所體現,今年參加好聲音他完全不負期待,不僅成語不斷,而且搶起人的時候,一點都不含糊,還各種尬。

關於李健的種種冷萌段子,此前已有梳理。李健一開口,《中國好聲音》就變成了“中國相聲大會”!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從《中國好聲音》誕生之初,導師一說話,觀眾就開始煩,所以還被稱為“中國好故事”,因為覺得囉嗦。

實際上,從環節設置上來看,他們是需要承擔三部分功能的。

1.導師串場

需要導師來引導學員自我介紹,大多數情況下,這部分功能主要是由庾澄慶完成;

2.導師點評演唱

對一檔音樂節目而言,這個環節是最體現專業性的部分。導師給學員的演出給出評價,並且給出建議,

3.導師推薦自己

此時需要完成的是,導師推介自己戰隊,並且邀請學員加入到自己的戰隊。這個過程其實本來“沒有意義”,大多數學員不會因為導師現場說了什麼,而改變自己的決定。

但在機會面前,這個環節卻能激發導師積極參與,搬出自己的獨門絕活,第一季著名的“32場演唱會”、去年周杰倫的“我會給你一個驚喜”的梗,就是這麼來的。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此外,導演組還會給導師塞條子,也不是強制他們說什麼話,而是提示這個學員的關鍵信息,比如曾經做過什麼不一樣的事情等等。

同樣的遊戲規則,總有導師能從中走紅,這並不是導師選人階段就能預測到的,這也正說明模式本身的生命力。

除了段子手李健,7季《中國好聲音》還有哪些導師受益最多?

七季以來,你認為哪位導師表現最出色?說說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