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8月13日,人民日報官方消息稱:為了幫助各級領導幹部瞭解區塊鏈知識,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來源 | 獵雲財經

整理 | 李金三

8月17日,我們上網從某東拍下一本《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書到手後,僅讀二三行,如痴如醉,遂廢寢忘食,三天兩夜手不釋卷,終讀完全本,如壺灌頂,受益良多,特選7個大家關心的問題摘錄出來,乾貨滿滿,可先行收藏~

目錄

1.區塊鏈

2.“去中心化”

3.數字貨幣

4.法定數字貨幣

5.“ICO”

6.監管

7.交易所

01

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的集成應用,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後計算模式的顛覆式創新,很可能在全球範圍引起一場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

一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將為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例如,隨著萬向、微眾等重點企業不斷推動BaaS平臺的深入應用,必將帶動雲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這樣的機遇將有利於信息技術的升級換代,也將有助於推動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是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隨著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於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文化娛樂、智能製造、社會公益以及教育就業等經濟社會各領域,必將優化各行業的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進而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供系統化的支撐。例如,隨著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交易和保護方面應用的不斷成熟,將對文化娛樂行業的轉型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是培育新的創業創新機會。國內外已有的應用實踐證明,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大規模的協作的工具,能推動不同經濟體內交易的廣度和深度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並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例如,萬向將結合“創新聚能城”建設,構建區塊鏈的創業創新平臺既為個人和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提供平臺支撐,又為將來應用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基礎。可以預見的未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廣泛運用,新的商業模式會大量湧現,為創業創新創造新的機遇。

四是為社會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技術手段。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公共管理、社會保障、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土地所有權管理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成熟和深入,將有效提升公眾參與度,降低社會運營成本,提高社會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對社會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螞蟻金服將區塊鏈運用於公益捐款,為全社會提升公益活動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樹立了榜樣,也為區塊鏈技術用於提升社會管理和治理水平提供了實踐參考。

點評:(1)區塊鏈符合“彎道超車”;(2)區塊鏈的作用是“去中介化”;(3)區塊鏈將重新分配社會財富;(4)區塊鏈要為黨政服務。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02

“去中心化”

用科學的眼光看區塊鏈標籤,當下區塊鏈之所以備受熱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被貼上了許多特別的標籤,比如:去中心化、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但這些標籤是否都經得起歷史和現實檢驗,還不宜過早下結論。以“去中心化”為例,

從哲學上講,矛盾總有主次;從現實來看,大到宇宙星系,小到一個院子,都有中心。區塊鏈景點的技術架構雖然去掉了數據結構的中心,但其運行仍受中心化節點的約束。去中心化的標籤能否在區塊鏈上貼得牢,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探討。事實上,曾經有“去中心化”標籤的互聯網,只是顛覆了舊的中心,形成了新的寡頭。

而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搜索成本、匹配效率、交易費用、規模經濟、風險控制等,決定了中心與中介存在的必要性,如央行、金融機構或中央對手方機制。由此,雖然在技術上無可厚非,但當區塊鏈應用於金融等領域時,應淡化“去中心化”,而強調分佈式、弱中心特徵。

點評:上到哲學,下到神學,能說過我算你贏。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03

數字貨幣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它的底層技術包括智能合約、加密技術、共識機制等,這些底層技術使區塊鏈區別於其他一些技術,例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這幾年出現的“代幣”應用了區塊鏈的某些技術,但更多的是披上區塊鏈的代幣融資並沒有經過金融監管部門的批准,而且可能會涉及非法集資。

比特幣之類的代幣,雖然應用了某些區塊鏈技術,披上了區塊鏈外衣,但它本身並不是區塊鏈全部,更不是區塊鏈的本身。所以,把“代幣”與區塊鏈等同起來,是不恰當的。

點評:很多改革都是從打製度的擦邊球開始的。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04

法定數字貨幣

與法定貨幣一樣,法定數字貨幣應該是有區域的,有主權背書、有合格的發行責任主體,才能夠成為法定數字貨幣。比特幣及其他代幣與法定數字貨幣最大的區別在於,比特幣及其他代幣只是在參與者認可的小範圍內、虛擬社區內存在,沒有主權背書,也沒有合格的發行責任主體。

法定數字貨幣本身的信息是可以追蹤的,並且效率可能更高。一是,法定數字貨幣有利於央行準確控制貨幣流量。二是用區塊鏈技術研發法定數字貨幣,所有的資金流都是可以追蹤的,對於反洗錢、反腐敗、防逃稅等有積極作用。

在金融資產交易方面,例如證券交易、外匯交易、資產託管、數字票據等領域,法定數字貨幣將會有優勢。

點評:法定數字貨幣將是一條不開源的私鏈。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05

“ICO”

區塊鏈引導的金融創新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甚至有不少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誘騙投資者涉嫌“拉高出貨”和“市場操縱”的欺詐行為。

第一,與股市IPO相比,ICO具有短線交易的風險,由於區塊鏈行業特別是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較大,懷有強烈投資目的的投資者傾向於選擇在代幣價值的最高點將其拋售來謀取利潤,甚至不在乎項目本身的盈利情況,導致ICO發行的代幣價格嚴重偏離其項目的內在價值。

第二,還具有金融“脫媒”的風險,與傳統融資模式不同,ICO能夠使資金供給繞開現有的商業銀行體系和證券發行體系,直接輸送給資金需求方和融資者,完成資金的體外循環,導致金融交易脫離現有的監管。

第三,去年9月4日央行禁令後,ICO的熱度不減反增,部分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出走海外,在境外註冊並繼續向境內用戶提供虛擬貨幣的交易服務。

其中,甚至還有少數平臺打著ICO、虛擬貨幣的幌子涉嫌傳銷、非法集資等刑事犯罪。對於部分原在境內的出走海外的ICO項目,同樣存在著項目不實乃至傳銷、欺詐等風險。

點評: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06

監管

當下,大部分代幣存在極多弊端,例如地下匿名交易、跨境非法流通。目前,一些非法交易,包括毒品、槍支就使用某些代幣作為支付工具。與此同時必須看到,這些代幣在參與者認可的虛擬社區範圍內,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支付手段,成為一種記賬單位,而且可以通過一些交易平臺,與金融市場連接,可以與法定貨幣兌換,在這種情況下,

代幣已經具備了金融工具的某些屬性,因而必須納入金融監督和管控的範圍。

而區塊鏈的監管規則總體應由兩大層面:一是技術層面的治理規則,由軟件、協議、程序、算法、配套設施等技術要素構成。二是技術外部的、監管法則層面的治理規則,由法規框架、條文、行業政策等組成。兼顧兩者,才更有利於保護參與者乃至全社會的廣泛利益。

各國對於數字貨幣、ICO等方面態度差別很多,有歡迎的、有拒絕的,還有曖昧的。基本的態勢是:大國普遍比較謹慎(日本除外),小國普遍歡迎;資本和外匯自由流通的國家比較寬鬆,反之則相對嚴格。

而且我們看到,由於區塊鏈天然的去中心化和全球化的特徵,資金、人才等正在迅速地向政策寬鬆的地區和國家流動。所以在區塊鏈上,我們能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大國未必競爭得過小國,而很多小國正在用寬鬆的政策割大國的羊毛,時代變了。

作為目前全球區塊鏈的兩個中心之一,作為全球網民、幣民,未來也是“鏈民”最多的國家,我們國家要高度重視這一趨勢並且儘快出臺有效的措施。只有構建一個有序的市場,行業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併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點評:監管層已經給了“大佬們”充分的時間去競爭。所以溫馨提示:①不是誰都有資格“表態”的;②“表態”的姿勢要巧,要妙,要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③“表態”要提前做好。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07

交易所

翻遍全書,也沒找到“交易所”這三個字······

點評:涼涼······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最後

《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的作者是任仲文,取意“人民日報重要文章”。而全書選取觀點不偏不倚,內容乾貨滿滿,推薦閱讀。

感謝人民日報在區塊鏈最危機的時刻沒有“落井下石”,也沒有對數字貨幣進行“一刀切”的否定。反而自今年以來,人民日報等相關黨媒已經多次釋放出對區塊鏈的友好態度,並持續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了追蹤報道。

一文讀懂“領導幹部讀本”怎麼說區塊鏈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從頂層的領導幹部開始科普宣傳,會進一步擴大各省各市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範圍,應用層也會越來越多樣化,不僅僅只侷限於現有的領域。

上層思維決定下層產物,當區塊鏈真正深入基層時,對民生和社會產生的影響將是方方面面的,它會慢慢脫離高不可攀的外殼,演變成一種基礎設施。到那時候,才真正標誌著我們步入到了一個“全民區塊鏈”的時代。

原創區塊鏈門戶,關注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數字貨幣、市場行情和價值投資。聰明的投資者都在大象區塊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