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富不是夢!每畝產量爲270公斤,產值突破120萬元!

“剛打撈上岸的鮮蝦,直接發往長沙早市。”

昨日上午8時許,蝦農楊光炫站在田埂上和採購商盧濤完成了當天的交易,850公斤對蝦,按照每公斤50元的價格,當場結算,42500元實時到賬。滿載著南美白對蝦的大貨車,從長沙縣安沙鎮宋家橋村出發,直奔長沙馬王堆批發市場,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對蝦,開始了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旅行,將蹦上長沙人的餐桌,成為一道道美味佳餚。

近年來,原產於夏威夷周邊海域的南美白對蝦,已實現長沙本地淡化養殖,從基地到餐桌身價上漲,訂單式銷售成為主流。

過好技術關,實現本地淡化養殖

完成當日訂單後,楊光炫又一頭扎到水塘邊,忙著檢測水樣,給“蝦寶寶”投食餌料, 他告訴記者,“蝦寶寶”食用的是蝦奶粉及水中浮游生物,每日投食的餌料,精確到以克計算。“第二批蝦苗已投放,個頭已長到5釐米左右,預計將趕在9月底上市。”楊光炫告訴記者,南美白對蝦對水質要求高,對水溫格外敏感,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5℃。

長期以來,國內對蝦養殖依賴於國外親蝦育苗,美國的親蝦佔據全球市場70%以上份額,而這些蝦苗以鹹水蝦苗為主,在內陸地區養殖對蝦首先要過好淡化關。“鹹水蝦苗成活率達90%,經過8到10天淡化處理,對蝦適應了淡水環境,可投放到水中。”楊光炫介紹,整個淡化過程需要水質、溶解氧、水溫等多個要素的配合,基地淡化車間一次可淡化蝦苗720萬尾,南美白對蝦已成功實現本地淡化、本地養殖,在長沙安家、落戶。

訂單式生產,採購商到基地直採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臺臺增氧設備正運行著,平靜的水面泛起層層漣漪,不時有對蝦躍出水面。基地養蝦能手黃家明在池塘邊正用力拉扯一根白線,白線下方連著蝦籠,不多時,蝦籠便被拉出水面,一隻只晶瑩剔透的對蝦在裡面活蹦亂跳,晶瑩剔透,蝦線分明,內臟清晰。

一夜暴富不是夢!每畝產量為270公斤,產值突破120萬元!

“早在第一批蝦苗投放前,就已經簽下了訂單。”楊光炫告訴記者,盧濤是基地的常客,每天來基地採購對蝦。“南美白對蝦憑藉什麼贏得了市場的青睞?”記者疑惑不已,盧濤告訴記者,吃蝦吃鮮,活躍度是檢驗蝦品質好壞的“試金石”,長途運輸容易導致蝦成活率下降、口感不佳,從基地打撈的對蝦,一小時之內可直達馬王堆批發市場上市銷售,對蝦成活率有保障。記者試著抓起一隻對蝦看個究竟,活蹦亂跳的對蝦,渾身通透,一不小心就從手心滑脫了,顯得格外活躍。

採購商提前下單,採購車開進田間地頭,這種訂單式生產模式,讓越來越多像楊光炫一樣的養殖戶嚐到甜頭。“以往要抓生產,還要跑銷路,操碎了心。”楊光炫告訴記者,物流和配送環節交給採購商,肩上的擔子輕了,既省心又省力,他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生產上,專注養好蝦。

身價噌噌漲,中間環節少價格親民

大明蝦、基圍蝦、南美白對蝦……記者走訪長沙各大超市發現,鮮蝦五花八門,價格卻並不親民,超市零售價格維持在每公斤百元以上。昨日,臨近中午時分,記者在長沙梅溪湖步步高超市看到,鮮蝦價格為每公斤119.6元。“買新鮮的活蝦,得趕在上午來,下午蝦多半不新鮮了。”市民陳女士正小心翼翼地選購對蝦。據瞭解,目前長沙各大超市銷售的對蝦,以來自廣東等外省的為主,本地對蝦難覓蹤影。

長沙本地南美白對蝦去了哪裡?盧濤告訴記者,從基地直接打撈、採購的鮮蝦,進入馬王堆批發市場後,被分銷至海鮮零售門店及海鮮酒樓,批發價格比外地蝦高出10%到15%,本地對蝦憑藉較高的成活率、出眾的口感,贏得消費者青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本地對蝦口感好,零售價格比外地蝦更親民。”楊光炫告訴記者,本地對蝦從基地進入馬王堆批發市場分銷,中間環節少,零售價格每公斤維持在70元到80元之間,比外地鮮蝦價格低。楊光炫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今年首批94畝對蝦迎來大豐收,每畝產量為270公斤,產值突破120萬元。“第二批蝦共投放了130畝,將趕在9月底上市,預計畝產將突破350公斤,有望創新高。”楊光炫信心滿滿。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