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檢察建議剛性的地方實踐|重慶:打出「組合拳」提升檢察建議剛性

出臺《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推行“現場送達、公開宣告”檢察建議的通知》;針對重大疑難案件實行上一級檢察院督辦、提辦,併發出檢察建議書;在建議發出後,主動加強與被監督對象的溝通交流,變“文來文往”為“人來人往”;建立跟蹤落實反饋機制,探索重大問題檢察建議抄送人大常委會……

在探索提高檢察建議剛性的路上,重慶市檢察院正密集打出一套“組合拳”。“檢察建議本來是柔性的,但打出‘組合拳’後,使檢察建議做成了剛性、做到了剛性。”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賀恆揚表示。

大檢察官現場釋法說理

8月15日,在重慶市石柱縣政府會議室,賀恆揚就最高檢掛牌督辦的石柱縣水磨溪溼地自然保護區建設工業園破壞生態環境案,向石柱縣縣長左軍送達檢察建議書。

省級檢察機關“一把手”現場送達訴前檢察建議書,說起來還是一樁新鮮事兒,不過送達程序早已是統一流程。

根據重慶市檢察院今年6月出臺的《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推行“現場送達、公開宣告”檢察建議的通知》,現場送達—公開宣告—釋法說理—聽取意見—簽收告知,五步流程依次進行。

水磨溪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一級支流水磨溪兩岸兩公里範圍內,主要保護溼地生態系統和以荷葉鐵線蕨為代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今年5月,重慶市檢察院第四分院在履職中發現,石柱縣西沱鎮移民生態工業園侵佔水磨溪溼地自然保護區,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立案展開調查。7月27日,最高檢將此案列為破壞長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予以掛牌督辦。因案情重大,重慶市檢察院決定提辦本案,由該院向石柱縣政府發出檢察建議。作為重慶市檢察院參與和保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負責人,賀恆揚決定領辦此案。

“履行監管職責、保護公共利益、保護生態環境是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發出檢察建議書,是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要環節,其目的不是把行政機關推上被告席,而是督促行政機關提高政治站位,依法履職、全面整改,與檢察機關形成公益保護合力。”在送達現場,賀恆揚向石柱縣負責人進行釋法說理。

“我們將堅決整改,加快整改步伐,科學推進生態修復,完善轉型發展思路,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左軍當場表態。“要按照檢察建議書要求制定整改方案,逐項分解,落實專人,限時完成整改任務。”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也對整改提出要求。

據瞭解,今年以來,最高檢掛牌督辦重慶市秀山縣、石柱縣兩起破壞生態環境案,該市檢察機關均通過上級院提辦、檢察長領辦等方式辦理,結合辦案精心制發高質量檢察建議,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等重要指示精神。

檢察建議助力解決行政管理“老大難”問題

7月11日,重慶最高氣溫達到37度。在長江岸邊,江津區珞璜鎮政府因轄區內生活汙水直排長江,現場收到了江津區檢察院的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書。

“建議珞璜鎮政府切實做好轄區內汙水管網的規劃建設,做到汙水管網硬件設施建設全面覆蓋,確保轄區內生活汙水收集處理後達標排放。”江津區檢察院檢察官周其維向鎮政府負責人當面宣讀、公開宣告。

針對檢察建議書,珞璜鎮政府工作人員當場表示,將加快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儘快解決生活汙水直排長江問題。

今年4月,在江津區檢察院與該區法院、環保、國土房管、食藥監等20個部門會籤的《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加強協作與配合的意見》中,明確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後2個月內依法履職,並書面回覆檢察機關。出現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繼續擴大等情形的,15日內書面回覆”。該區國土房管局以落實江津區檢察院發出的系列檢察建議為契機,積極開展清理欠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追回11家單位土地出讓金欠款6億多元。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為解決一些行政管理‘老大難’問題和公益受侵害無人管問題打開了一扇窗。”江津區區長譚慶在該區檢察院一份報告上批示。

自今年6月《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推行“現場送達、公開宣告”檢察建議的通知》下發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已經對190餘起公益訴訟案件實行現場送達、公開宣告、限期反饋,嚴肅了辦案程序,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發出檢察建議後,還要把法律講明白

“一紙檢察建議書的內容畢竟有限,要從‘文來文往’到‘人來人往’,細節之間的交流才讓整改更有針對性。”負責重慶市檢察機關檢察建議管理的市院研究室主任曾慶雲表示,發出檢察建議後,監督方與被監督對象要多溝通,把法律講清楚,把道理講明白。

在曾慶雲看來,重慶市檢察院掛牌督辦的重慶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榮昌區是全國知名的畜牧業大區,在畜牧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養殖面源汙染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8月,榮昌區檢察院在公益訴訟線索摸排中發現,新峰河、五貴河等河岸縱深200米禁養區內有養殖戶違規養殖畜禽2萬餘頭(只),畜禽糞便汙水未經治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水及周邊環境汙染,對當地居民飲用水安全造成影響。

同年10月,該院向榮昌區16個鎮街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履行環境保護綜合監管職責,整治養殖業汙染,消除對周邊環境及河流造成的不利影響。此後半年多時間裡,榮昌區檢察院民行科科長潘朗逐一走訪各個鎮街,通過溝通、座談等方式釋法說理,與被監督對象達成了共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共識。

榮昌區以此案為契機,迅速部署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加強與檢察機關的溝通、協作和配合,直接推動了全區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措施有力,效果明顯,值得肯定。”重慶市人大代表敖孝芬評價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