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裡,這位退休老局長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爺爺」

14載幫教轉化13名失足少年

王增鐸:傾情幫教照亮迷途少年迴歸路

14年里,这位退休老局长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爷爷”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離退休後的14年時間裡,司法部監獄管理局原副局長王增鐸一直牽掛著大牆內的一群孩子,和13名失足少年建立起幫教關係,成了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王爺爺”,幫助他們重新揚起了積極向上的生命風帆,走上了遵紀守法的新生之路。

14年里,这位退休老局长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爷爷”

2004年12月8日,中央國家機關“兩院四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安全部、教育部和衛生部) 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在北京未管所啟動了“銀色之光”幫教活動,由此開啟了王增鐸長達14載傾情幫教失足少年的漫漫征途。

面色紅潤,聲如洪鐘。8月6日,已是84歲耄耋高齡的王增鐸依舊氣勢如虹,如數家珍般向《法制日報》記者講述著他和這些孩子之間的點滴故事和感人深情。

14年里,这位退休老局长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爷爷”

1

以情動人實施幫教

失足少年南某因綁架罪被判無期徒刑,是王增鐸14年來幫教的第13個對象。南某服刑期間與父親偶然發生隔閡,從2014年起父子倆兩年多都沒有再見面。

2016年3月,王增鐸和南某結成幫教對子。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王增鐸和監獄警察對南某進行了百餘次談心和23次心理矯治,終於化解了南某內心深處的癥結,同意與父親見面。隨後,王增鐸又通過家訪勸說南某的父親儘快到未管所同兒子見面。

2017年10月初,南某的父親和姑姑一同走進未管所看他,讓南某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今年刑滿釋放後他回到父親身邊,開始了新的生活。

失足少年楊某是王增鐸的第一個幫教對象,如今他不僅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還順利結婚生子當上了爸爸。

楊某自小父母離異,與父親隔閡越來越深。17歲那年,楊某為籌措女友租賃花店的錢一時糊塗去搶劫出租車司機,獲刑兩年,沒想到女友卻因此與他斷絕了關係,這讓楊某一度產生了報復念頭。

幫教結對子後,王增鐸下決心一定要幫助教育好楊某,讓他重新走上人生正軌,並帶領幫教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幫教工作方案。

期間,王增鐸帶著自己購買的生活日用品走進未管所,像親人一樣去看望楊某。楊某從王增鐸手裡接過生活日用品時淚水奪眶而出,因為服刑這半年時間裡,他的父母和女友沒有一人來看過他。這一刻,王局長一下子就成了王爺爺。

有了這份感情基礎,王增鐸進一步對楊某感化教育,最終成功消除了他潛在的報復心理,後來又促成楊某的父親走進未管所和兒子見面。重新找回父愛的楊某更加積極改造,最終順利迴歸社會。

“王爺爺,您就是我的親爺爺,是您的愛溫暖了我,我一定做個好兒子、好丈夫!”2012年5月,王增鐸應邀參加楊某的婚禮並證婚,已是出租汽車司機的楊某在婚禮上熱淚盈眶地說。

很多失足少年青春叛逆,性格倔強,就連家長都管不了。讓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人幫教,能起多大作用?王增鐸的回答是,只要用情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2011年6月,王增鐸和失足少年曾某結了幫教對子,曾某因傷人被判刑兩年。當年9月1日是曾某18歲生日,但此時身在未管所,他既無奈又絕望。

9月1日當天上午,曾某被監獄警察帶到教學樓閱覽室,眼前的場景讓他一下子驚呆了——王增鐸和他的父母正等在裡面,生日蛋糕、花生瓜子擺了滿滿一桌子。

“我給你買了蛋糕,跟你父母一起給你過成人生日。”說著,王增鐸將壽星“皇冠”戴在了曾某頭上。

“從小到大我都沒戴過生日帽,當時覺得王爺爺簡直就是我的親爺爺!”曾某感動得就要給王增鐸下跪。“不興這個,男兒膝下有黃金!”王增鐸一把將曾某拉起,還不忘教導他今後一定要好好做人。

曾某出獄前幾天,王增鐸特意買了一件羽絨服送給他,讓他穿著暖和的新衣服回家。如今,曾某長胖了,穿不了了,但他一直把衣服珍藏著,“我會永遠珍惜王爺爺的恩情”。

14年里,这位退休老局长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爷爷”

2

扶上馬再送一程

搭建迴歸之橋,鋪就新生之路,一條龍、綜合性地把孩子幫教好,“扶上馬再送一程”,這是王增鐸一直堅守的幫教理念。

2010年1月6日,王增鐸冒著零下16度的低溫,在監獄警察的陪同下,歷經兩個多小時顛簸,來到位於北京市懷柔區的溝門福利金屬加工廠,回訪刑滿釋放後在那裡工作的幫教對象彭某。

彭某能到溝門福利金屬加工廠就業,還真得感謝王增鐸。2007年6月1日,王增鐸在帶領幫教小組到懷柔區深山家訪第二個幫教對象時,正好遇到了掛職懷柔區政協委員的溝門福利金屬加工廠總經理。交談中,王增鐸詢問他能否接收刑滿釋放的失足少年,被一口爽快地答應下來。最終溝門福利金屬加工廠與北京未管所建立共建關係,成立懷柔安置幫教基地,同意接收懷柔籍刑滿釋放年滿18週歲的未成年犯,因搶劫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的彭某因此成了受益者。

2007年11月16日,對彭某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不僅獲得了減刑一年的獎勵,還參加了溝門福利金屬加工廠與未管所簽訂共建關係的會議。

從此,彭某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改造,爭取早日迴歸社會到溝門福利金屬加工廠去工作。於是,他更加踏實努力地改造,於2009年5月獲得了假釋獎勵,如願以償地入廠工作,如今已成長為中層領導,並多次獲得廠級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員工等榮譽。

事實上,在長達14年的幫教過程中,王增鐸經常到幫教對象家中進行家訪,足跡遍佈北京市懷柔、平谷、房山、門頭溝、延慶、大興等地,累計行程超過一萬公里。通過當地司法所、村委會和居委會的陪同走訪,幫助失足少年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矛盾和刑滿釋放後的就業問題,受到各界廣泛讚譽。

“我幫教過的13個孩子如今都很有出息,全都有了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有的去開車,有的去做快遞員,有的在私企甚至大公司裡就業,還有的自己去創業做生意,我很替他們感到高興。”王增鐸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

14年里,这位退休老局长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爷爷”

3

無悔奉獻愛暖人間

“平谷的桃子熟了,王爺爺來吃桃子!”“我要結婚了,王爺爺來參加我的婚禮!”“我生女兒了,王爺爺您抽空來看看小傢伙!”……多年來,王增鐸和13個孩子之間的聯繫從未中斷,如今孩子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讓王增鐸更感欣慰。

14年里,这位退休老局长成了13名失足少年的“王爷爷”

然而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這位耄耋老人14年間無私無悔的默默付出。

14年時間裡,王增鐸曾連續三年到北京未管所幫教對象所在的監區,和全監區的服刑人員一起過年,給他們講故事啟迪心靈,陪伴他們度過“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困難日子。

14年時間裡,王增鐸通過給失足少年過生日、宣講革命史、中國夢和雷鋒精神等多種形式,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僅走進未管所和幫教對象面對面談話就有147次。

14年時間裡,王增鐸和幫教對象相互往來151封書信,激勵他們更好地改造,爭取早日迴歸社會重新做人,送出《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法律與生活》等書籍雜誌千餘本。

14年時間裡,王增鐸去看望幫教對象時總會帶上一些自費購買的食品等禮物,讓他們感受到家人般的關懷與溫暖,多年來送出的大小禮物不計其數……

可是,2013年4月,王增鐸的老伴因高血壓、腰椎管狹窄行動不便住進了醫院,本應照顧相濡以沫老伴的王增鐸卻放不下幫教的孩子,咬牙將老伴託付給子女照看,自己則奔向了未管所……

其實,很多人都問過王增鐸一個問題,這樣付出值得嗎?王增鐸總是一笑,“我是革命先烈的後代,是中國共產黨培養了我,因此這種為黨和國家、社會做貢獻的事情,幹得再多都是理所應當”。

因在幫教工作方面表現突出,2009年,王增鐸被中組部評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2014年被司法部評為“銀色之光”幫教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與幫教對象結成對子,以法律喚醒他們的理性,以道德純淨他們的心靈,以愛心溫暖他們的心田,以陽光照亮他們的未來,達到教育一個人、影響一片人、溫暖一個家的良好效果……這就是王增鐸,他讓大牆內的失足少年感受到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真情與關愛,贏得了幫教對象及其家人的廣泛尊重與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