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個人成長

如何高效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個人成長

(本文來自公號“通信烽火臺”,通信要點、項目管理、考證指南、個人成長,你本來就可以更優秀)

大家好 我是大師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超級乾貨

先來做個小測試

看看你有沒有當領導的天分

現在假設你是公司的boss

你認為下面哪一項

員工的工作績效影響最大?

1.員工瞭解公司對自己的要求,有明確的工作標準,有信息溝通渠道和及時的反饋。

2.員工掌握工作所需的工具和方法。

3.員工的出色表現能夠得到獎勵。

4.更多更好的培訓。

5.員工的個性和能力與工作匹配。

6.員工有強烈的個人動機,自發地想把工作做好。

你選了哪一個?

在公佈正確答案之前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如何高效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個人成長

很多公司員工都有發郵件忘了粘貼附件的經歷,你作為員工的領導,應該怎麼辦?

比如,把員工抓過來,苦口婆心地教育一頓,要認真,要重視。

結果員工深刻認識了自己的錯誤,發誓要好好改正,重新做人。結果呢,問題還是會出現。

到底怎樣的解決才最有效?

著名的績效管理大師吉爾伯特(THOMAS F. GILBERT)有一個經典的行為工程模型,稱為BEM模型,讓我們從這個模型中尋找答案。

BEM模型

如何高效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個人成長

這個模型由兩種因素六個層級構成:

環境因素:

1.數據和信息和反饋

2.資源、工具、方法

3.後果、激勵和獎勵

員工個體因素

4.技能和知識

5.個人能力、天賦

6.個人動機、態度

而這兩個層面裡面

對員工績效影響最大的

就是上三層

相對影響小的則是下三層

上三層的管理因素

又稱之為“技控”

下三層稱之為“人控”

如何高效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個人成長

回到郵件的例子,人控無非就是談心、教育、提高技能。

做過的人都知道,這些事情很費勁且效果不明顯。

而“技控”則有不同的績效表現,比如,從1、2層入手,改進郵件系統,在正文包含“附件”的時候,發送郵件前系統能夠自動提醒(現在很多郵件系統已經實現這個功能),再比如,

將“上傳附件欄”放到“收件人欄”前面,等等,有很多的方法和工具,顯然這比“人控”更加有效且付出的努力相對更低。

如何高效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個人成長

BEM模型是一個“古老”的模型,提出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但依然對現代社會的工作績效提高有深刻的實際意義。

吉爾伯特認為,所有的績效問題,在上三層的“技控”沒有解決之前,不要試圖用下三層的“人控”來解決,否則就是事倍功半。

生活中的BEM模型同樣有效,大師兄建議你試試看下次你的孩子做錯了題目,你是繼續罵她一頓讓她認真一點端正態度,還是給她方法(比如大聲把題目讀兩遍)?

文|崔昊

圖|來自網絡

更新不易,如採用了您的信息萬分抱歉,

請後臺聯繫大師兄刪除,謝謝大家的支持!

THE END

喜歡的話留言支持一下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