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布: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7月17日,作為全球高等教育四大排名系統之一,擁有15年曆史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披露新榜單。

這份“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細分到54個學科,覆蓋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共有來自83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餘所高校,按照具體學科進行分類排名,形成多列縱隊。

據統計,美國在各學科排名上仍然處於絕對優勢,309所大學在35個學科中拿到了“冠軍學科”,上榜總次數達到4661次。其中,哈佛大學就佔據17個學科的榜首。

中國內地共有202所高校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中上榜,上榜總次數達1700次,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內地高校“冠軍學科”均出自工科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若將學科排名位居全球前50的學科視作高校優勢學科,全球第一與第二之間還有不小差距。

美國共有132所高校進入各學科前50,上榜次數1151次;而中國內地有63所高校進入各學科前50,上榜總次數268次。

從前50的均值看,美國高校平均上榜8.72次,中國內地高校平均上榜4.25次,這表明中國內地高校的優勢學科數量相對較少,學科分佈還相對狹窄。

在“數、理、化”等理學領域的8個學科中,美國高校坐了6把“頭把交椅”;在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的10個學科中,美國高校也佔了8個頭牌;在社會科學領域的14個學科中,美國高校更是擁有12項“桂冠學科”。

而中國內地高校的所有8個“冠軍學科”,均出現在工科領域的22個具體學科中。

這8個位列2018世界第一的學科,分別是清華大學(通信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同濟大學(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大學(遙感技術)、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和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可以說,讀這些內地高校的世界一流學科,即使不留學也很值得。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但世界一流學科排名項目主管、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前任數據分析師張志輝直言,在社會科學方面,中國內地高校在英文國際期刊上的發文量較低,社科領域的諸多學科上榜高校還較少。當然,上榜數量相對較少的學科,也是我國內地高校未來上升空間較大的學科。

化工、冶金、空天等學科,內地高校“看家寶”

總體上看,中國內地高校的上榜學科分佈呈現“理工男”的特點。

在工學、理學領域,上榜高校數量超過50所的學科包括: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納米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電力電子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

具體而言,中國內地一些代表性學科的排名成績十分強勢,成為相關高校的“看家寶”。

比如:

化學工程,是中國內地上榜數量最多的學科,涉及高校超過80所,前十名中有5所之多,與美國高校平分秋色;

冶金工程,中國內地上榜高校達64所,佔全球上榜高校的32%,也是內地高校上榜比例最高的學科;

儀器科學,以冠軍高校哈工大為首,中國內地高校幾乎包攬全球前10名;

值得注意的還有航空航天工程,全球一共只有50所設有相關專業的高校上榜,中國內地就有10校在列。

從各校上榜數量看,浙江大學成為今年上榜學科次數最多的高校,共計45個學科上榜。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以44次、43次、40次和38次上榜數,排在全國前五。

之後,武漢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依次緊隨其後。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有9個學科躋身世界前十,是中國內地高校中進入全球學科十強最多的高校。

此外,清華和北大分別都有29個學科躋身世界百強,也並列成為進入前百名學科最多的內地高校。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2018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中國內地高校有8個冠軍學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