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Hey

又見面了!

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你要像XXX一樣)

(孩子怒了,你喜歡XXX,認她當女兒好了)

小時候,總被教育模仿

長大後卻被告知沒有個性

願每個人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好,

願每個父母都懂得欣賞自己孩子的美。


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昨天清晨,看到一條消息,讓我很是驚訝,爸爸在家人群裡說,有人太好笑了,只知道別人的孩子好,事實上自己的要比別人優秀的多,自己卻不知道,這條消息貌似是轉發的,但他在後面,又發了一條消息,反正我覺我的兩個姑娘是最棒的,我突然覺得很是感動,自從我成年之後,爸爸的誇獎與鼓勵從不會吝嗇,也很少再把我和他人比,也因此,我的心理開始逐漸變得更加健康。

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看到這句話的我,陷入了深思,爸爸在我高中以前是不善表達的,也不會當面誇我們,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是責備,但是有一點卻從來沒變過。在別人的面前,他從來不會說我們的不好,總是將我們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別人面前,也很少把我們和其他人事事都比,因此我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經常被孩子們拿來教育自己的孩子,當然也是貼著各種的標籤——懂事,孝順,上進,勤奮等,大人眼中的“乖乖女,好孩子”的標準。然而年少的我卻並沒有理解到他的用意,反而給自己了很大的包袱。

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曾經青春的我總以為,這是爸爸好面子,給了我那麼多的標籤,給了我那麼大的壓力。

因此,在高中逐漸成熟時的我,開始自我壓力很大,中考的失敗,讓我開始覺得維護自己的形象變得極為困難,但我知道必須維護自己“好孩子”的形象。是的,很累,那時候總在想,如果可以,我更願意自己大膽一點,反抗父母,反抗自己的固有思想,做那個青春叛逆的孩子,那年面臨高考的我,無數次處於近乎崩潰的邊緣,不是因為高考對人生有多重要,只是在想如果我高考再失敗了,我從小到大的形象就完全崩塌了吧,有多少人看著呢,我還怎麼見人?現在想想,自己不是偶像,偶像包袱還挺重(哭笑不得)。

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跟我講:“我的爸媽,總把和別人比,從來不會誇我,在別人面前,也絲毫不留情面,難道我真的不如人嗎?”

在那時候,我才發現,我是有多麼幸運,我的壓力原來都是來源於自己,當然也有些幼時教育的影響,幸好我的父母后來懂得了怎樣才是最適合我的教育方式,在外面爸爸依然覺得我們是他的驕傲,但難得的是,現在他內心深處就覺得我們依然是他的驕傲,不用和任何人比。甚至我自己很是自慚形穢,因為我和身邊很多人比,有許多地方相差甚遠,不過也受父母的影響,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學會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路。


我同時也有些許悲哀,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的教育影響吧,這樣的影響遠遠不是物質的影響,更多的是父母的教育的潛移默化,直到根生蒂固。

有的父母從來不誇自己的孩子,不管是人前還是人後,總比著說別人的好,然而許多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要麼虛榮心很重,要麼自卑心很重,抑或叛逆心很重,有的人只存在於青春期,而有的人卻會伴隨一輩子。

有的父母,稍好一點,但也只是稍好,只會在人前尊重孩子,人後依然是各種打擊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自卑心很重,也很難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總是活在別人的看法與陰影中。

扎心!我辣麼可愛,憑什麼比不上你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父母就是許多傳統家長的代表性教育,他們將自己的的意願,過於強加在孩子身上。

在他們眼中,孩子自然總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然而他們卻忘了,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可塑性很強,他們有自己的個性,那麼只要不觸及正常的身心健康地成長,何必給他們強加自己的意願,何必讓他們長成任何人(包括你)期待的樣子呢?所謂的放養與圈養其實並不是相對的,而是互相結合的。


在生命力冉冉上升的青壯年,許多朋友開始為人父母,擔負起照顧一個生命的責任,看著人類的一個個本能從它身上逐一甦醒,遵循著大自然安排的節奏,抬頭、翻身、坐起、走路、說話,那是一件多麼神聖甚至是偉大的事。

那麼就我個人而言,關於教育,在基本道德規範上與基本習慣教育上可以嚴謹對待,但在性格塑造上不可矯枉過正,給她們更多的尊重,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獨有的美,要知道自己孩子的獨特點,因材施教,畢竟學校已經是“大鍋飯”式的教育了,又何必處處要求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一樣?你只需要找到他喜歡的,擅長的,將他們獨有的閃光點,發揚光大,那麼它依然光芒四射,不是嗎?

-

-

我們無法成為一個

面面俱到的完美人

唯獨希望

所做的每個選擇

都不曾違背自己的初心。

最後一首紀伯倫的詩作總結——

一首小詩

——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我們沒有辦法成為其他人

可我們擁有自己的心

也許容顏會老去

可心上是可以沒有皺紋

(圖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