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量流拍,房地產要涼涼?

土地市場是房地產的先行指標,當土地開始流拍,土地價格開始回落的時候,就是房價見頂的時候。

前幾天我就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土地大量流拍,房地產要涼涼?

太原市一次性拿出了8塊土地出來拍賣,竟然全部流拍,讓人大跌眼鏡。

這8塊地並不是處於偏遠地帶,而是位於太原市的核心地段。在以往這樣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很快被搶購一空,往往還會有地王的產生。

對此,我還在想會不會只是個別情況,但是當我看到下面這個數據,就知道土地市場是真的遇冷了。

土地大量流拍,房地產要涼涼?

去年一整年也就284宗土地流拍,今年才過去7個月,就有796宗土地流拍,趨勢已經很明顯。

今年8月份,廣州拍賣的5塊地全部以底價成交,其中有一塊地還是之前流拍後,降價才成交的。

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全國排名第一的杭州,8月份拍賣的地,不是流拍就是以底價成交。

土地遇冷的同時,是社會融資大幅下降。

土地大量流拍,房地產要涼涼?

藍色線就是社會融資存量增速,其中包括地方債融資存量和其他社會融資存量。

這個數據今年以來一直都是負增長,下半年更是開始加速下行。

開發商買地,一般都是要融資的,社融快速下降,導致開發商現金流吃緊,這可能是導致土地市場遇冷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居民真的沒錢了,承受不了過高的房價。

地方債務問題,最近有了新的解決方案

土地大量流拍,房地產要涼涼?

今年8月份到期的地方債務規模在1萬億以上,這超過1萬億的債務,其實就是2015年那一輪量化寬鬆積累下來的,3年期的地方債,現在到了該還債的時候了。

還肯定是還不上的,但不還的話,債務危機一旦爆發出來,就會形成銀行,私募,信託各種融資渠道連環暴雷,威力可不是P2P暴雷可比的。

近期的貨幣寬鬆,有很大原因就是對沖地方債務到期的風險。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寬鬆的錢都沒有流入房地產和股市。這其實都是在為過去的債務買單。

解決地方債務問題就兩個選擇:一個是主動違約,另一個就是繼續發新債還舊債。

我們依然走在滾雪球的路上。

早在之前的文章我就說過,在2020年之前還有20萬億左右的地方債務規模需要償還。現在土地賣不出去,地方就更加缺錢了。

最近銀保監會發明瞭一個新詞,叫無還本續貸:

土地大量流拍,房地產要涼涼?

其實就是企業還不起了,形成了爛賬。

怎麼辦?那就先不用還了,給你延期,你只需要支付利息就行了。其實就是把債務推後了。

還是那句話,債務不會憑空消失,最終肯定都是要還的。

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維持這個雪球不要過早的崩潰而已。

現在已經開啟whole people買單模式。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拒絕當接盤俠。

——————————————————————

用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請關注《茶話股經》。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在的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經濟類文章。

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