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中國的電動車創業浪潮

中國的電動車創業浪潮始於2014年,那一年,有兩個名字,在行業內聲名鵲起,一家叫樂視汽車,一家叫蔚來汽車。

兩家公司都來勢洶洶,全明星高管陣容、華麗的資本背景、國際國內一起佈局是他們的共同之處。

你以為這是一場戲劇的華麗主旋律,後來才知道這還只是前戲。

從2014年直到今天,先後有不下於20家有名有姓的創業公司,加入了這場“勇敢者的遊戲”。僅僅在我的最淺記憶區域,我也可以輕鬆的數出以下名稱:車和家、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奇點汽車、愛馳億維(原和諧富騰)、拜騰汽車(原FMC)、長江汽車、博駿汽車、電咖汽車、遊俠汽車(對,就是PPT造車的發源地),以及等等等等。

更多的造車公司,據我所知,仍然在不斷孕育當中。你今天聽說某家大型傳統車企(比如上汽)的高管離職了,明天就能在小道消息裡得悉他的取向:又誕生了一家創業造車公司,又融資了XX億,又圈定了哪裡作為生產基地,又計劃20XX年上市。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上一波如此洶湧澎湃的硬件創業浪潮,不能說是無人機——因為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太小了,玩家自始至終也沒有那麼多。或許只有在中國智能手機行業裡發生的事情,可以用來和這一波中國電動車革命相提並論。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從2010年到2017年,中國的手機行業發生了什麼。

下面這兩張圖,可能讓你覺得恍如隔世,不敢相信歲月除了增添過你臉上的皺紋,還有如此的神奇魔力。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2017年Q2中國手機品牌市場份額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2010年中國手機品牌市場份額

對於2010年和2017年的兩個排行榜,我們很容易看到兩個現象:

● 手機市場從外資佔據主導,轉變為本土品牌轉矩主導

當年本土品牌是非主流,7年後外資品牌中最強的蘋果和三星加起來才11%的份額。

● 傳統手機品牌中的強者,不分中外,大部分都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外資當中,三星在中國市場活下來了,雖然活得一般;

本土品牌中當年的Top6如今不是退出市場、就是淪為非主流。

從2014年至今,中國神州大地上的電動車創業浪潮,正是在豪賭這個改朝換代的歷史性機遇:有很多人,希望發生在智能手機行業的事情,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再次重演。

可是,汽車和手機真的是一回事嗎?

帶著思考的態度,我打算圍繞中國的電動車創業,寫一個系列文章。

分為如下4篇:傳播 / 銷售 / 產品 / 製造

今天先聊營銷傳播。

信息傳播

可能你會認同:蔚來汽車在這個遊戲中,已形成絕對領跑。

我身邊很多行業人士、汽車愛好者都知道蔚來汽車,但能說出車和家、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的人,卻並不多。

其實,樂視汽車才是營銷最成功的創業造車公司。他們的媒體聲量長期高於其它初創公司,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他們已實際出局。

李斌帶領的蔚來團隊,在過去的三年做了很多事,不僅在營銷手法上敢於創新,該花錢時也毫不哆嗦。現在這種局面,可以說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為了能更好的定量描述,我彙總了相對進度較快、較為知名的幾家初創電動車公司的媒體指數表現。

● 百度指數 (截止目前,最成熟、最權威、最有效的指數平臺)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統計週期:2017年1-12月

百度指數的平均值: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車和家>威馬汽車>奇點汽車>愛馳億維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統計週期:最近三個月

微信指數: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威馬汽車>車和家

● 微指數(微博平臺的媒體指數)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統計週期:最近三個月

微指數:蔚來汽車>威馬汽車>樂視汽車,其它均未被收錄

● 頭條指數(今日頭條的媒體指數)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統計週期:2017年1-12月

指數的累計值: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其它均未被收錄

綜合來看,論信息傳播的廣度,新興造車公司的排序是這樣的:

樂視汽車(已陣亡)> 蔚來汽車>>車和家、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其它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在對比清單里加入兩個2017新面世的純新傳統汽車品牌,長城WEY和吉利LYNK&CO,結果會如何呢?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領克和WEY在傳播影響力上的優勢,相對新興創業公司,依然是壓倒性的。

品牌塑造

傳統汽車公司不僅大多產品趨同,營銷也多半趨同。

你看東風日產在做的事情,和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奇瑞汽車,戰術層面有區別,戰略層面大同小異。

但是創業公司畢竟是純新打造的,在品牌塑造方面,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下面聊幾家有代表性的。

● 已判刑的樂視汽車

說樂視,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該承認的地方,還得認可。

其實樂視真的很擅長營銷。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公司基本掛了,媒體指數還能排在這波創業公司中的第一。

樂視汽車的營銷是有本集團充分的實戰經驗做基礎的,在手機、電視、視頻等業務中歷練過了,再複製到汽車業務中,很明顯,操練過的隊伍,就是不一樣。

1 通過樂視集團的業務和已有的樂視品牌價值,對樂視汽車進行輸送

人們熟知樂視電視、手機、視頻服務、出行服務(樂視當初併購了易到),再接受起樂視汽車這個新品牌,就並不困難。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2 計劃在美國打造一個夢幻新品牌,Faraday Future,並且在未來讓FF為樂視提供技術支持和品牌背書,形成同一集團下的品牌高低配,類似奧迪與大眾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這個考慮,是基於“中國人歷來崇洋媚外”,牆外的花牆內開,這樣更香。算盤打的還是很好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3 大V賈躍亭的自媒體形象,對樂視旗下的一切進行價值輸送

賈躍亭很早就開始效仿喬布斯穿衣服、效仿喬布斯在發佈會上做主角,玩美國式的心靈雞湯。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動不動就“矇眼狂奔”、“我的夢想”、“誓死造車”、“義無反顧”。

賈教主的戲路跟一般的比較內斂厚黑的中國本土企業家,區別極大,還是吸引了不少粉絲迷妹的。

● 正當紅的蔚來汽車

蔚來所做的一切,都在塑造一個“國際化的、高端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汽車品牌形象。

蔚來做了很多大事,也燒掉了無數金錢。

1 參加Formula E電動車方程式競標賽

蔚來贊助的同名車隊,拿下了Formula E 2014-15賽季冠軍!這是中國汽車營銷史上的紀錄級別的事件。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蔚來開始參賽的時候,Formula E還不是很紅,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廠開始重視這個“可能成為未來F1”的電動車賽事,比如奧迪新近就正式入夥。

2 全明顯級別的投資人、國際化管理層、國際化佈局

蔚來很善於利用背後的全明星投資人為自己背書。

出生自帶光環,由騰訊、易車創始人李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及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共同發起設立。投資陣容幾乎涉及了半個互聯網圈,如淡馬錫、百度資本、紅杉、厚朴、聯想集團、華平、TPG、GIC、IDG、愉悅資本等數十家知名機構投資。。

蔚來的融資之路極為平順,目前估值已經超過200億人民幣,而且坊間已有風聲,他們計劃明年納斯達克上市。

在管理層方面,蔚來不僅有本土知名職業經理人的加盟,還有國際大腕兒加盟。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蔚來汽車總裁 Martin Leach 、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新任首席發展官 Padmasree W

Martin Leach曾擔任馬自達 COO、福特歐洲 CEO、瑪莎拉蒂全球總裁,同時也曾是專業賽車手。

Padmasree Warrior是前思科全球首席技術官兼首席戰略官、摩托羅拉全球首席技術官,北美高科技圈的重要人物,也是多家知名公司的董事,包括微軟、Gap 以及 Box。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公司的業務佈局在上海、硅谷、慕尼黑、倫敦四地,發揮全球的資源優勢。

總的來說,明星資本背景、明星高管團隊、全球資源整合,既是業務推進的方式,更是一種對外界的“宣傳姿態”,就是告訴你,我不是一般的中國自主品牌,我們是全新的、國際化的、高端化的蔚來汽車。

3 NIO品牌的賽車和概念車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NIO ep9電動跑車去紐北刷過圈速,據說一共只有6臺,送給李斌、馬化騰、劉強東的6位創始人及聯合創始人。

當然,本質還是營銷——李斌說過,這6臺車,暫時不會交付給他們6人,而是被免費徵用,作為市場宣傳工具。

在首款量產車ES8正式上市之前,蔚來多次推出概念車,展示自己的設計實力、品牌格調和雄心壯志。

相比之下,特斯拉當年創業實在是太窮酸太低調——在第一款量產車Roadster之外,他們什麼也沒做。

4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一線城市地標級直營店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位於世界最寬闊最有政治影響力的街道之一,長安街!座標長安街1號!比鄰東單和王府井,原址為奧迪在北京營業了16年的旗艦店。

3000平米!目測比上海新天地特斯拉市中心區直營店大十倍!

裝修高檔、設計優雅、體驗一流!這一點我可以證明——但我非常確定的是,這些美好的背後都是鈔票在燃燒。

物業租賃方東方新天地,實為香港李嘉誠家族產業。據說東方新天地對入駐商戶有較高要求,為了能拿到這個場地,蔚來為了拿下這個地標,沒少費口舌。據傳最終談好:年租金約為7000-8000萬,一次簽下六年長約。

● 車和家

車和家在營銷方面,比較低調。忙著建廠、忙著研發、忙著把下線的產品投放到海外分時租賃市場,但就是不開發佈會,也不做大新聞。

他們的營銷,在我總結下來,主要是兩個手法。

1 講產品

不是通過官方發佈會去大張旗鼓的講,而是通過李想的專訪,或者個別媒體的低調披露,把信息散播出去。

這種傳播手法,很實在,很低成本,也有一定效果。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如今,很多汽車業內人士和愛好者,都知道李想正在準備的前兩款車,分別是1+1的超迷你型的全電通勤車以及大7座增程混動SUV。

2 網紅李想本人去談產業

李想自認為是中國最懂汽車行業的人物。我認可他的說法。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他是多年的汽車行業觀察者和實踐者、資深的汽車使用者、特斯拉的粉絲車主、創辦了中國最大的垂直汽車網站“汽車之家”、目前正在創辦一家創業造車公司。

他或許不像工程師一樣可以動手畫面設計零件,但他毫無疑問很懂“汽車產業”。

一向低調的李想頻繁的出息各種媒體專訪和公眾活動,大談自己對新能源智能車自動駕駛的前景判斷,大談創業造車的方方面面,大談交通出行的未來。

促使他拋頭露面的原因,恐怕不是真的為了對公眾表達自己的產業觀點,而是為了免費的為車和家進行宣傳。

● 威馬汽車

威馬汽車顯得神秘而低調。

很多我身邊的業內人士,甚至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存在——直到最近百度投資威馬的消息披露,以及威馬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開了一場發佈會,亮相了他們的量產車。

威馬是一群傳統汽車行業的人,創辦的新興造車公司。

領頭羊是前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先生。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威馬在品牌塑造方面,也是不斷在運用創始人,作為公司的名片,這一點和李想頻繁露面,為車和家背書,不謀而合。

但總體來看,威馬給到外界的形象,除了大眾化、國民級、20萬起的電動車。似乎還是顯得不夠清晰、不夠立體、欲說還休。

● 小鵬汽車

阿里系出身的何小鵬,今年結束了他的垂簾聽政,正式離開了阿里,出任小鵬汽車CEO。

他本來就是公司的精神領袖,如今更是頻繁的走向臺前。

可能阿里系的高管都跟Jack Ma一樣有很好的口才,何小鵬也非常擅長公眾演講,大談互聯網思維和汽車產品的融合。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但小鵬汽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定位是高還是低?它會有怎麼樣的特點?

即使是非常關心汽車的業內人,也未必無法回答。

光用“互聯網思維”+“新能源汽車”,似乎並不能有效的詮釋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

小鵬汽車——你需要全新的更明確的定義!

● 其它

篇幅有限,不逐一列舉。

不排除“其它”當中的創業公司,還在厲兵秣馬、積極準備大戰一場。比如FMC拜騰、比如杭州萬向收購併計劃國產的菲斯科。

不排除有的公司,像特斯拉一樣低調、懂得忍耐,在沒有真正的產品拿出來之前,懶得去宣傳、去忽悠、去炒作。只打算用產品說話。

不過說句實在話,對於這個“其它”中的大部分公司,如果到今天你都還沒有製造出一點企業公眾知名度,沒有吸引行業優秀精英的目光,你成功的機會到底有多大,難道自己心裡沒X數嗎?

不如乘早把夢留給自己,把錢還給投資人,把員工的青春留給更有價值的故事。

Vol.1 傳播篇小結

很明顯,傳播這個篇章裡,成績最突出的,是樂視汽車和蔚來汽車。

樂視汽車的營銷本來可以得第一名,結果還沒出發就提前上了西天。

可見營銷成績太好,未必說明企業能力很強,可能說明這個企業只在乎營銷。。。並不在乎實幹,只是為了圈錢。

樂視的寶貴教訓,我看其它的創業公司,尤其是蔚來汽車,恐怕要吸取。

雖然蔚來確實做了很多事,品牌塑造也頗為成功——但是創業造車不是積德行善、不是社會實踐、更不是燒資本的錢圓自己的夢。

一個企業花出去的每一分錢,最終都需要體面的賺回來,並且賺到更多——不能盈利的企業,其實是不道德的。因為這說明你浪費了社會的寶貴資源。

雖然贊助電動方程式取得了冠軍、漂亮的高性能賽車在紐北刷過了圈速、明星投資人們陸續來站臺、旗艦店的高大上秒殺了奧迪寶馬奔馳——這些是非常風光,但是我真的不確定,這是否經得起算賬。

蔚來汽車在很多方面都有對標特斯拉汽車的痕跡。但是,特斯拉汽車從創業到今天,其實是一家極為注意財務支出、處處節儉的公司。

特斯拉自2003年創業之後,一直默默無聞的埋頭苦幹,不花一分錢做傳播,也不辦一場活動。直到2006年他們的第一款作品,Roadster原型車可以試駕之後,他們才舉辦了一場參與規模不到300人的小型見面會,讓現場的社會名流、專業媒體輪流試駕。

這臺外形拉風、風馳電掣的全電跑車,一夜之間轟動硅谷!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在Roadster量產成功之後,為了能夠低成本的擴大規模,Elon Musk巧舌如簧,說服了豐田章男入股特斯拉,並且把價值10億美金的加州工廠以4200萬的跳樓價甩賣給特斯拉,還拿到了協助豐田開發RAV4電動版的訂單。

反觀中國這一波新能源車浪潮(2014年起),中國初創造車公司的作風則完全不同:發佈會一場一場的開,廣告一輪一輪的打,工廠奠基了一個又一個,各種PPT、概念車、原型車層出不窮,就是沒見過有誰把車交給媒體和公眾——對,在今晚的蔚來ES8上市之前,還沒有人真的把產品投放到市場上!

營銷很有價值也很重要,但企業營銷與產品的關係,彷彿樹幹與根。

脫離產品實際的營銷,總會顯得像是無根之木。

高大上的營銷,終究需要高大上的產品和服務來支撐。

目前來看,蔚來的前兩步走的都挺不錯。從公佈的信息來看,ES8是一臺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車,提供的使用保障措施也似乎很全面。但是能否將這些承諾付諸實現,實現的速度能否和發佈會上說的保持一致,這將是蔚來接下來需要做的工作。

究竟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電動車創業浪潮:是革命還是泡沫?Vol.1 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