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資里扣,強制繳納生育基金這種想法,究竟是蠢還是壞?

从工资里扣,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

特別提醒8090後

你們可能要同時經歷

多生、不生、少生

都要交罰款的人生軌跡

近日,一篇題為《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奇文,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彈。文章提出:

在未來二三年內,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齡婦女逐漸退出育齡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導致的生育堆積效應釋放結束,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臨斷崖式下跌。


文章由此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儘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


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

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無獨有偶,2016年初“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也曾有一波各地民政部門收取“二胎保證金”的消息在網絡流傳,儘管衛計委和民政部門一再闢謠結婚領證不收“二胎保證金”,婚姻登記不和生育掛鉤,仍然引發輿論發酵和廣泛關注。

過去限制生育是基本國策,多生孩子要罰款,要交社會撫養費,這些錢每年去了哪裡,根本不知道。現在基本國策又改為鼓勵生育,又想強制大家從工資裡面扣“生育基金”,這些人忘記了,生孩子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不是強制。

生孩子也不是為一些人再次提供發財的渠道。從工資里扣生育基金本質上就是罰款!這是多麼無恥和不要臉的建議。

在這裡,特別同情8090後,你們真是幸運,如果這些專家的建議真的被採納,你們可能要同時經歷多生、不生、少生都要交罰款的人生軌跡,你們可以吹一輩子了。

1

都市女性生育焦慮

催婚的時代已經過去,催生的時代來臨。

據說,每一位育齡女性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高強度的工作,而是來自父母那份急切的抱上孫輩的渴望。

就拿金融圈來說,敢闖進金融圈的女性,哪個有這份精力呢?數據、報表、客戶,人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恨不得現在就從天上掉下一個孩子來,送去父母哄他們開心。

這樣的生育焦慮有一種愈演愈烈的趨勢,彷彿全世界都在與職場女性作對:父母、丈夫、公婆、朋友、同事……他們的話彷彿是刀槍棍棒,逼迫著都市育齡女性加入到生育的大軍中去。

从工资里扣,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
  • 張銳:38歲,某基金公司高管

大學的時候我還好好的,從來沒有什麼煩心事,每天過了熄燈時間,我能在十分鐘之內進入夢鄉。從二十出頭的時候,父母就在催著我結婚了,我脆弱的睡眠質量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差的。

那時候我在基金公司做研究員,一心想著工作上的事,金融圈的生態誰都清楚,蘿蔔多坑少,從研究員熬成基金經理,那不是媳婦熬成婆,那是驢皮熬成阿膠。

結果就是導致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種不進則退的恐懼感,我也不例外。

那時候父母催婚的的態度還很柔和,只是有意無意地問我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後來我升到了基金經理,他們就變得堅決起來,硬是催我去相了幾次親。

在他們眼裡,我這是走的不歸路。

再後來成為研究的負責人,父母對我的結婚、生育幾乎絕望了。二老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在朋友圈裡翻老同學孫子孫女的照片,並大聲評點一番。有一次,就因為一個寶寶開口叫媽媽的視頻,二老足足唸叨了半個小時。

老媽經常看著沙發唸叨一句話:

這要是坐著一個大胖小子來該多好,吵我睡覺我都開心。

這種時候,萬般無奈的我只能使用岔開話題大法:

媽!給我炒個雞蛋吧!我餓了!

關於結婚這件事,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每次念頭剛一出來,就被工作壓力打斷了:繁瑣的報告、各種調研、糟心的考核指標。加上我自己對婚姻的要求也比較高,不想將就,就沒再考慮過這方面的瑣事。

每次做夢時,夢裡老是有領導的聲音問我:要票子?還是要孩子?

我忙點頭如搗蒜:要票子!當然要票子!

其實,不只是我一個人這樣想,對於大多數職場精英型的女性來說,正是事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期,關於個人情感的瑣事,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說實話,關於冷凍卵子的事情,我還真是考慮了很久。我現在年齡越來越大了,再過幾年,卵子的質量就真是隻能用“堪憂”來形容。

但是我還希望,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交給他們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孩子。

2

生育焦慮下的教育

生育,對於個體而言,絕不僅僅只是生物上的孕育過程,還包含著世代相傳,實現階層躍升的寄託。

太多的父母望子成龍,太多的女生希望嫁入豪門,太多的學生願意希望成為公務員,他們都願意用一切的資源來換取突破階級的枷鎖,如何幫助他們,甚至是欺騙他們,都成了當前現金流最好的生意之一。

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每一個關卡,都需要500-1000萬的學區房(資格)+ 輔導老師+特長班+家長簡歷+ 自身努力+幸運值+ 智商+情商,到最後才有可能混到名校。

每一個母親心裡都這麼認為的:

“那麼多人,憑什麼我的娃輸在起跑線?父母當年不努力,你看看,多吃虧,你要拼命讀!別人家上的課,我們得上,別人家沒有上的,我們也得上!”

這樣的共識,讓無論是普通人,還是中產,甚至富裕階層,都在焦慮中,都在教育的戰場上,傾其所有,展開鏖戰。

富裕階層:我打拼了大半輩子,不求青出於藍,至少讓孩子繼承自己的階級吧,砸錢!

中產階層:怎麼著也得比自己強把,看看能不能複製自己的軌跡,進個名校安心,再混個大央企,拼了!

普通百姓:當年我沒好好唸書,所以,孩子得儘量向上學,有學歷還是硬氣,機會多,砸鍋賣鐵供你讀書!

一場存量博弈的鏖戰就此拉開。 每一個人都知道,誰不搶跑誰傻逼啊!從胎教就開始教微積分。

雖然,你翻翻富豪榜上的那些鳥人的學歷,再看看身邊的土豪,很多人學歷真的不行,可是,名校就是有面子。

人們對於鄙視鏈上游位置的追逐,甚至大於他們的生命,這樣的韭菜,就是市場上最好的肥料和炮灰。

3

既蠢又壞的生育政策

放開計劃生育,應該成為一項基本國策,但在這上面打發財的主意,變著法子又想收錢,從個人工資裡面扣生育基金這種想法是既蠢又壞的。

不過這種蠢壞的想法不是沒有一點正面意義。

過去限制生育,超生的人都交了社會撫養費,這筆錢應該還在吧,因為我們沒有看到這筆錢究竟用到哪裡去了,多生孩子的撫養費都是家長自己買單。

現在要鼓勵生育了,先把這筆錢拿出來,可以學習日本設立獎勵生育基金,給生二孩以上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不生孩子的怎麼辦?不生孩子也是人家的權利。

从工资里扣,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

我們的一些專家,一提建議不是限這個限那個,就是罰款交稅。

不生孩子,你們想著發財,生孩子,你們也想著發財,必須提醒這些專家,人民不僅僅是交稅和交配的!

中國人口面臨的嚴峻態勢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很多,今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的狀況比去年還要糟糕很多,下降幅度至少在10%以上。

一定要抓緊構建鼓勵生育的公共政策體系,在產假、孩子入托、幼兒教育、家庭負擔減輕、稅收減免、財政鼓勵上下大功夫。

以前搞計劃生育的也不要擔心失業,鼓勵生育的工作量是遠遠大於抓計劃生育的工作量。

國家應該搞一個人口“四萬億”計劃,拿出四萬億,為鼓勵大家生孩子買單,這些錢哪裡來?

裁減行政人員即可,壓縮行政經費即可,千萬不要想著在別人工資里扣生育基金這種歪主意。

从工资里扣,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

你認為怎麼做才能鼓勵人們多生育?

來源丨有見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