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鐘山風景區分為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靈谷景區、頭陀嶺景區和其他景點五大部分。也是著名的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內,古木參天,鬱鬱蔥蔥,是夏季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南京著名的民國梧桐行道樹。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2018-08-04 時值大暑中伏,颱風“雲雀”來訪,氣溫略降,我們姐妹來到靈谷景區,避暑納涼。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走進靈谷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萬工池。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萬工池始建於明朝時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命軍工在此開挖,因軍工人數有數萬名之多,故而得名萬工湖,也叫萬工池。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姐妹合影

萬工池四周綠樹環繞,湖邊還有些灌木類植物。湖中睡蓮覆蓋了部分水面,綻放的睡蓮點綴在綠葉之中。平靜如鏡的湖面,倒映著湖邊的綠樹,淡綠、翠綠、墨綠裝扮著湖面,萬工湖就像一塊變幻的翡翠,點綴在景區入口。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受颱風“雲雀”影響,那天的天氣時陰時晴時雨,光線時明時暗,風景也隨之天氣和光線的變化而變化著。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進入靈谷勝境。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勝境-著名畫家錢松喦的墨寶。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進入景區,小雨菲菲。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大仁大義牌坊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1928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在中山陵東側的靈谷寺址改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增建牌坊、紀念堂及紀念塔。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寺內供奉無量壽佛的無量殿,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為因整座建築採用磚砌拱券結構、不設木樑,故又稱“無樑殿”。1931年(民國21年),國民政府將無樑殿改建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的祭堂,命名為“正氣堂”,無樑殿現被闢為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

在由靈谷寺無樑殿改建的紀念堂內,鐫刻著北伐、抗日諸役陣亡將士姓名軍銜,據計當時共刻碑10塊,有人名33000多個。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無樑殿及辛亥革命蠟像館門楣由民國時期政治家陳立夫題寫。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無樑殿正中是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位東側是國父遺囑。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位西側是民國國歌。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桂花樹王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麥冬花和草坪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石蒜,也叫曼珠沙華,石蒜,花開不見葉, 葉在不見花, 花葉兩不見,又叫彼岸花。在此時此地看見彼岸花,不由深深懷念那些為中國民族、民權、民生及祖國繁榮富強而獻身,現正在彼岸的英烈們。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彼岸花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彼岸花點綴的靈谷景區。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塔是南京地區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層寶塔。

北伐成功、建都南京、統一告成後,1928年國民政府“眷念前勞,凱旋者概予登庸,慘逝者追加憮恤,惟茲陣亡將士殺身成仁,屍骨遍野,忠魂無依,乃擬蒐集陣亡將士骸骨,建築公墓,安慰忠魂。”靈谷塔的原名叫陣亡將士紀念塔,始建於1931年,是陣亡將士公墓建築群中一個重要的組織部分。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寺初名開善寺,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誌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明太祖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寺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寺後面有個素齋,午餐就在這裡。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素齋內典雅整潔,禪意濃濃。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素齋內院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素齋內院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午餐是四菜一湯。紅燒麵筋、素什錦、醃製蘿蔔絲、千張絲,綠豆湯。28.0一份,飯菜隨量,不夠可再加用,我們加了菜和湯,口味不錯。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餐後稍事休息,準備回家。此時天氣放晴,太陽出來了,景區裡的景色明亮起來。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無樑殿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靈谷勝境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萬工池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萬工池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萬工池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回家的路上,又見藍天。

避暑勝地-南京靈谷景區掠影

願藍天常在,白雲繚繞,逝者安息,人民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