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總局制定發布稅務機構和稅務人員代碼標準(附圖解)

税务总局制定发布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代码标准(附图解)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發佈稅務機構和稅務人員代碼標準的通知

稅總髮〔2018〕129號

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局內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工作要求,保障稅收徵管業務和信息系統整合工作有序推進,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稅務機構代碼和稅務人員代碼標準,現按照稅務行業標準管理規定予以發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並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稅務機構代碼和稅務人員代碼標準主要內容

稅務機構和稅務人員代碼標準分別給出了代碼結構、編碼規則以及管理維護等內容,並結合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前後的工作實際,明確了國稅地稅合併後對新成立稅務機構和新增稅務人員進行賦碼的轉換規則。

(一)稅務機構代碼

稅務機構代碼是標識全國範圍內所有稅務機構的唯一識別碼,包括各級稅務機關及其內設機構和派出機構的代碼,該代碼廣泛應用於核心徵管、管理決策等各類稅收徵管業務和行政管理系統。

稅務機構代碼採用層次編碼法,共分6層,用11位阿拉伯數字表示。第1層1位數字,表示稅務機構類別(0-國家稅務總局, 1-省級及以下稅務機構),其後每2位數字為1層,分別表示省、地市、區縣、鄉鎮、股級,具體編碼規則詳見附件1。

税务总局制定发布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代码标准(附图解)

代碼示例

為了便於理解和使用本標準規定的編碼方法,表1中給出了部分稅務機構代碼的示例。

表1 稅務機構代碼示例

稅務機構代碼

稅務機構名稱

00000000000

國家稅務總局

00001000000

國家稅務總局局領導

00002000000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

00002010000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辦公室

11400000000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

11400010000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局領導

11400020000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辦公室

11402000000

國家稅務總局大同市稅務局

11402000100

國家稅務總局大同市稅務局局領導

11402000200

國家稅務總局大同市稅務局辦公室

11402210000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

11402210100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局領導

11402210200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一分局

11402210201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一分局一股

11402210300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一所

11402210400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二所

11402210500

國家稅務總局A縣稅務局三所

注1:上述示例僅為說明代碼編碼原則和編碼規則,並不是完整的代碼表內容。

注2:因涉及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表1中稅務機構名稱最終以發佈的“三定”暫行規定為準。

稅收徵管業務系統中的稅務機構代碼使用11位定長碼,編碼不足11位時,按標準編碼規則在右側加“0”補齊。特殊情況下使用變長碼的,從左至右按層次選取編碼。但信息系統間進行數據交互共享時,使用11位定長碼,使用變長碼的需按照轉換規則補齊。

(二)稅務人員代碼

稅務人員代碼,是賦予稅務系統所有稅務人員的唯一身份識別代碼,廣泛應用於核心徵管、人事管理等稅收徵管業務和行政管理系統。例如在信息採集、申報徵收、稅收違法違章處理等稅收徵管業務中,用於標識和記錄稅務執法操作的人員信息。

税务总局制定发布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代码标准(附图解)

稅務人員代碼採用組合編碼法,共3段,用11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包括1位“稅務人員類型標誌”、2位“省級行政區劃代碼”和8位數字順序碼。其中第1位,國家稅務總局人員使用數字“0”,省級及以下稅務人員使用“1”、“2”、“5”。具體編碼規則詳見附件2。

其中,計劃單列市的稅務機構和人員編碼要按本標準規定的編碼規則進行賦碼,並與所在省做好溝通銜接。

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期間代碼調整規則

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後,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以下簡稱“各省(區、市)稅務局”]要根據“三定”暫行規定,按照“對納稅人辦稅的影響最小、對稅務人員業務操作的影響最小、對稅收業務信息系統調整最小”的原則,對轄區內的稅務機構和人員進行賦碼。

在對新成立的稅務機構進行賦碼時,總的原則是儘量保持原國稅系統機構代碼不變。國稅地稅機構改革後,地稅碼值停用,新稅務機構延用原國稅機構代碼;國稅地稅機構改革後成立多個稅務機構時,首先根據納稅人分佈情況,使用一個原國稅機構代碼,地稅碼值停用,其他新成立稅務機構,優先選用已有國稅機構代碼,若改革前僅有一個相應層級的國稅機構代碼,則按照新編碼規則編制新增稅務機構代碼。

稅務人員代碼,總的原則是原有人員代碼儘量保持不變,即存量數據保持不變,增量按新規則賦碼。為了減少代碼調整的影響,保障信息系統數據的延續性,改革前原有稅務人員代碼不作調整,稅務人員類型標誌位即編碼第一位仍然使用數字“0”、“1”、“2”,機構改革後,新增省級及以下稅務人員代碼的首位用數字“5”表示。

三、認真做好代碼編制和管理維護工作

(一)穩妥有序做好改革期間代碼調整工作

稅務標準是稅收徵管業務和稅收信息化的基礎支撐,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保障。各省(區、市)稅務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組建工作團隊,研究制定工作計劃方案,及時開展轄區內各級稅務機構和人員的賦碼工作。

代碼編制要按照稅務總局制定的統一標準和轉換規則,綜合考慮稅收業務和內外部信息系統調整的實際情況,強化內部協作,加強基層指導,提前與相關外部門進行溝通協商,做到代碼標準有效執行,徵管業務順暢銜接,信息系統歷史數據可追溯。

同時,各省(區、市)稅務局要在省、市、縣三級稅務局“三定”暫行規定下發後,及時完成相應層級賦碼工作,逐一建立新、舊稅務機構代碼的對應關係,按照稅務機構信息採集模板(詳見附件3),準確填寫每項表格內容。並於2018年11月20日前,將填好的表格通過內網FTP上報國家稅務總局,上傳路徑為FTP:/center(供各省上傳使用)/徵管和科技發展司/工程二處/稅務機構代碼。

(二)保證代碼固定性和唯一性

每個稅務機構的代碼在全國範圍內是唯一的,一經確定不再改變,不受行政區劃代碼調整、新增稅務機構、撤銷稅務機構等情況影響。稅務人員代碼一人一碼,一經賦碼使用,本省範圍內保持固定不變。跨省調動的,可以重新賦碼。

各單位對稅務機構和稅務人員進行賦碼時,要加強管理查驗,嚴格執行上述要求,保證稅務機構和稅務人員代碼的固定性和唯一性,不能隨意改變,避免出現“一人多碼、一碼多人”等情況。

(三)加強代碼日常維護管理

各省(區、市)稅務局要指定專人負責本轄區內所有稅務機構代碼的統一管理,區縣級及以上稅務機關發生批准設立、合併或撤銷等情形時,由省級稅務機關負責按照本標準提出代碼新增或停用的調整意見,及時報送國家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核准備案後使用,以保障稅收徵管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執行過程中,如遇到問題,請及時反饋國家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

聯繫人:國家稅務總局徵管科技司 朱會彥,電話:010-61989730。

1.稅務機構代碼

2.稅務人員代碼

3.省、市、縣(區)稅務機構信息採集模板

國家稅務總局

2018年8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