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8月3日, 來自全國各地的15位著名畫家李志天、王宓、陳嶸、周寶軍、黃理國、劉寧生 、鄭瑰璽、冉世鈞、杜愚、郭建國、張璟煜、王永芬、叢蓮、魏寶山、楊收鎖,愛心企業家、常青樹醫療救助慈善基金負責人付立柱等,走進非遺桑皮紙之鄉——墨玉縣普恰克其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全國著名畫家探訪新疆桑皮紙之鄉

“非遺”桑皮紙“畫說”新疆

桑皮紙,古稱漢皮紙起源於漢代,主產於中原,特產於西域, 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 它是中原與西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晶。 早在漢代,安徽地區就生產桑皮紙。 到唐代,桑皮紙的製作工藝流傳到西域。 沿著絲綢之路,西域桑皮紙又傳往中原和世界各地。

千百年來,它記錄著我國傳統造紙工藝,堪稱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偉大發明, 桑皮紙記錄了人類文明的許多重要成果。 唐玄奘譯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由它書寫, 宋代蘇軾名畫《三馬圖》用它繪成。 桑皮紙以桑樹皮為原料製作,有40多道工序。 純正的纖維構造及特殊的化學成分,使它耐折、防蛀、不怕潮,歷經千年不褪色。 古時常用於公文書籍、高檔書畫用紙、印製錢幣, 是國畫書法理想的文房一寶。

它曾是造紙業的主角, 但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 ,這門古老技藝瀕臨消失,傳承製作人屈指可數。 2006年,桑皮紙製作技藝被首批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12年,新疆經濟報社、新疆國畫院啟動桑皮紙的推廣利用, 致力於將這項國家級非遺保護傳承下去, 舉辦多次主題展覽、研發系列文創產品,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受到社會各界的點贊和關注。

2013年至2018年,新疆經濟報、新疆國畫院先後舉辦過三次大型展覽,“桑皮紙上的中國畫”全國巡展,舉辦了“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作品展,開展了“一帶一路上的新疆”系列活動。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自治區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等的大力支持。

桑皮紙和中國畫, 兩個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獨特價值的文化瑰寶, 在新時代結緣生情,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重煥新的生命與光彩。 今天,桑皮紙上的中國畫, 在中華文化的大家庭裡, 成長為新疆文化藝術的一張名片, 傳播新疆正能量的一個品牌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