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門出台美麗宜居鄉村三年計劃 首提建設農民公寓

近千畝油菜花、櫻花、格桑花在斗門大地次第開放。每逢佳節,人們更是簇擁在一起,看醒獅展演、搶花炮……

對於許多粵港澳大灣區的遊客來說,珠海市斗門沿線的美麗鄉村,是一條重要的遊玩線路。恬靜悠然的蓮洲鎮紅星村,幾乎每到佳節都“吸粉”無數。

2018年初,隨著蓮洲鎮廣東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外立面改造項目工程的開建,一個經過統一規劃的嶺南特色古村煥發“新顏”,205間民房披上“新裝”,“人居環境有了質的提升,居民生活舒心多了”。

紅星村變美的故事並非“獨唱”。近日,《斗門區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出爐,並推出“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十大重點行動。

珠海市斗門提出,將進一步強化作為珠海市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意識,以全面開展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補齊農村基層設施短板、促進農村社會文明進步,用3年時間完成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將斗門打造成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樣板。

珠海斗門出臺美麗宜居鄉村三年計劃 首提建設農民公寓

亂搭亂建將被全面清拆整治

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關鍵是要抓好規劃。《行動計劃》提出,斗門將全面開展村莊整治規劃編制,以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為行動綱領,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開展村莊整治規劃和村莊設計編制工作,制定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編制歷史建築數字化保護規劃,傳承和延續歷史文脈。

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珠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齊的“短板”,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生活垃圾、生活汙水、畜禽汙染、亂搭亂建等。根據部署,斗門將在未來三年全面推進“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

《行動計劃》明確,全區村莊將在2019年底前全面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築材料亂堆亂放等“三清理”環境整治。與此同時,斗門還將在全區開展生活垃圾、農村汙水和“三線”亂搭亂接等“三整治”行動。

一直以來,危房、廢棄豬牛欄、露天廁所茅房、違規設置的廣告招牌和亂搭亂建的違法建築嚴重影響著美麗鄉村的村貌。為此,斗門還將建立登記銷號治理機制,探索採用以獎代補等方式,全面整治上述村容亂象。

按照時間表,斗門將在2019年底前,完成所有村莊的“三拆除”任務。對拆危舊房留下的古青磚青瓦、古石條石塊、石碑等,斗門將指定專人妥善集中保存,為開發鄉村旅遊、建設村史館、農耕文化館等提供活化利用資源。

“三拆除”的同時,斗門還將全面提升農房風貌,實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制度和簡便的鄉村住房報建制度。斗門還將強化農房風貌管控,結合村民住房建設需求和嶺南鄉土傳統風貌,按照《斗門建築風貌建設指引(2017版)》,將農房風貌要求作為重點要素納入到審批和管理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方案還首次提出將探索建設農民公寓。記者瞭解到,該項改革目前已經在順德推行,成為一種引入社會資金或國資參與解決村民住房問題的形式。

在“廁所革命”方面,除了科學規劃、合理佈局農村新建公廁外,斗門還將建立起“建、管、用並重”的長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完善“以商管廁、以商養廁”機制,鼓勵承包經營、公私合營等方式進行農村公廁的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管理,實現到 2020年全面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100%目標。

農民在村口可享“一站式”服務

如今,在烈日下里走進斗門鄉村,池塘邊、院落裡,滿是綻放的花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的花園鄉村印象,正是斗門未來三年全面實施鄉村庭院綠化美化的目標。《行動方案》明確,要開展鄉村美麗庭院綠化美化工程,到2020年底,全區自然村基本完成村莊庭院綠化美化建設。

珠海斗門出臺美麗宜居鄉村三年計劃 首提建設農民公寓

與村民出行息息相關的村道和村內道路硬化工程也將全面優化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將加快推進危橋改造、農村公路建設、自然村村內道路硬化和破損道路修復,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要求,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與此同時,夜晚漆黑的村道,也將成為歷史。斗門未來三年將持續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到2020年實現鎮到行政村、行政村到自然村及自然村之間照明設施全覆蓋、亮燈率達到100%;而到2020年底前,新建、續建、改建修復農村公路主幹道198公里,通自然村道路完成路面硬化,所有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內道路硬化。

農業生產廢棄物曾是農村汙染防控的一道難題。而此次方案不但提出要全面開展農業面源汙染、土壤汙染防治行動,實現畜禽集中圈養、禁養區內應關停清拆的養殖場清拆率達到100%,還明確提出將鼓勵依託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治汙設施,實施養殖專業戶廢棄物的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補齊農村基礎服務短板,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也將是這輪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重頭戲。按計劃,珠海市斗門將在2020年前按照“六有”標準完成村莊建設,即有文化活動場所、有衛生服務站、有小型綠化公園、有文體活動設施、有公共服務中心和安全防護設施。同時,構建起中心村社會服務綜合體,打造行政服務、農技推廣等“一站式”服務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斗門還將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在每村建設一個農產品電商平臺或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讓農村更加信息化。

珠海斗門出臺美麗宜居鄉村三年計劃 首提建設農民公寓

■鏈接

生態美麗宜居鄉村三年建設時間表

●2019年底前,全區村莊要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80%以上村莊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

●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提升,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建立健全長效保護機制,全部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要求。

■延伸

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的斗門“亮點”

以生態文明新特區的標準,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導向,《行動方案》提出將把斗門鄉村建設成為基層組織領導有力、基礎設施配套、村容整潔有序、生態環境良好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具體路徑上,斗門明確將學習借鑑浙江的好經驗好做法,以行政村為基礎,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加強規劃引導,按照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標準,採用適合本地實際的工作路徑和技術模式,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

“注重保護、留住鄉情”是本次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特點之一。斗門提出,不僅要統籌兼顧農村田園風貌保護和環境整治,更要注重鄉土味道,強化地域文化元素符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建的建設目標。

如何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關乎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成效。《行動方案》對此提出,將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不僅要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和“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EPC)”模式,還將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汙水處理項目。

與此同時,斗門還將統籌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特色產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有機結合,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互促互進,並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南方日報記者 林鬱鴻 攝影記者 曾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