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老師們「最後一次氣我」的畫外音

聽懂老師們“最後一次氣我”的畫外音

6月6日,一條考生撕書減壓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原博視頻播放量達到324萬,評論轉發量近萬條。令人感動的是,學校並沒有反對,班主任們也幫同學們打掃紙屑到凌晨1點,班主任說:反正這是孩子們最後一次氣我。( 6月6日新浪網)

年年歲歲“撕”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撕書大戰中,還是與往年一樣的書頁如雪片般漫天飛舞,但老師那句“孩子們最後一次氣我”讓人心中產生異樣的感覺。

撕書、吼樓是近來流行於網絡的一種高考減壓方式。大戰在即的緊張、未知命運的轉折與青春荷爾蒙混搭在一起,讓這個別出心裁的形式極易引發強烈關注。

“撕書吼樓”實際上卻有不少弊端:首先是一種衝動與盲從。有人撕書減壓,有人卻非常愛惜書本,還有不少學生或家長把備考的書籍作為青春的載體小心珍藏。尤其在高考尚未開始時,在還不知道是否發揮正常、命運未卜的時候,就將自己辛辛苦苦閱讀批註的課本視為廢書而一張張撕碎,未免操之過急。一些學生對此形式的跟風效仿和盲目追捧,彷彿“不如此就不減壓”,和“不打胎就不青春”的爛片一樣,正在形成一種錯誤的青春符號,碾壓菁菁校園。

其次,“撕書減壓”是一種認知誤區。眾所周知,減壓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很多學生就喜歡用運動健身的方式放鬆身心。而撕書、吼樓等,對場地、人數有較高要求,人數少則達不到預想的震撼效果,人數多則多半要自發或專門組織。近年來就有少數學校為了鼓舞士氣組織這種活動。其實,全部學生聚集在教學樓這個非開闊區域裡,一來有安全之虞;二來忽視了莘莘學子的不同性格特點,無形中浪費了考生的學習、休息時間;三來影響公共衛生和校園秩序。學生撕完了一走了之。老師們卻要打掃到凌晨,辛苦心酸有誰知?

紛紛揚揚的紙屑、青春的嘶吼,這種宣洩壓力的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更具鏡頭感、儀式感,迎合了青春期的非理性、尋求刺激的負面情緒,放大了高考憂慮,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不利於學生安心備考,也偏離了校園必須具備的清雅寧靜的特殊氣質

至少,撕書宣洩可以接受,但應該自己打掃,可曾聽懂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孩子們最後一次氣我”的畫外音?2018年的高考被稱為00後的成人禮,標誌著無須負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學生們應該明白,成人意味著承擔責任,自己做的事還是自己處理掉最好。不讓師長們擔憂生氣,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獨立、理性、健康、不盲從,不僅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也能在人生漫長的“考試”中交出優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