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福建閩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閩侯縣城新面貌

“大力發展都市特色農業,加快金田知青農場等項目建設,到2020年打造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示範點10個以上”。日前,閩侯縣發佈了《關於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趕超目標中爭當排頭兵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通過3年時間,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六個專項工作、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福祉等五個方面,做大做強縣域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趕超目標。

閩侯縣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南側,閩江下游兩岸,呈月牙形拱衛省城,是全省離省會最近的一個縣。閩侯縣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深厚,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具備了發展農業產業的肥沃土壤。作為福州市的“後花園”,在發展都市近郊型農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近年來,閩侯縣委縣政府把抓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幾年的蓬勃發展,農業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豐富多樣,內涵不斷豐富,發展方式逐步轉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多措並舉推動橄欖產業規模化發展

沿著閩江往白沙方向逆流而上,兩岸的山坡、沿江的綠洲都能看到成片的橄欖林,鬱鬱蔥蔥,形成獨特的橄欖林風光。據研究,閩東地區栽培的橄欖品種均來源於閩侯縣。在橄欖產業發展方面,閩侯縣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悠久的栽培歷史與獨特的橄欖農業文化。

據悉,閩侯縣現有各類橄欖生產企業40多家,專業合作社20家,專業農技協會1家,獲省、市、縣龍頭企業共10家。同時,還成立了閩侯縣橄欖交易中心,建立產銷平臺,提供產銷信息發佈,使產、供、銷更緊密結合。龍頭企業、綠色食品企業及其基地與創建區農戶簽訂供銷合同,既穩定了農戶與龍頭企業的關係,又為龍頭企業提供了安全的原料基地,推動了橄欖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提升了產業化經營水平。其中,福州市大世界橄欖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橄欖加工企業,也是橄欖加工產品標準的制定者。

福建閩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豐收的喜悅

據閩侯縣真晶農場基地的負責人林嶽真介紹,他的橄欖基地有500多畝,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幫助指導下,基地主要以種植“靈峰”橄欖品種為主,每年臨近年底採摘,每斤價格近百元,利潤好產品供不應求,主要銷往廣東一帶,現在他的基地還在不斷擴大。

1996年,閩侯縣被國務院授予“中國橄欖之鄉”稱號;2010年,“閩侯橄欖”獲國家工商總局核准註冊地理證明商標,成功申報國家地理產品保護;2016年,閩侯縣獲得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橄欖)標準化生產基地稱號。截至2017年5月,全縣擁有橄欖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企業7家、綠色食品認證企業3家。

打造現代金魚產業基地拉動漁業經濟轉型升級

金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世上極有文化內涵的觀賞魚,深受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喜愛。閩侯縣有著得天獨厚地理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金魚生長,一年四季均可養殖。常見品種有流金類、蝶尾類、獅頭類、珍珠類、水泡類、鶴頂紅類、龍球類、蘭壽類、地金類、合金類等十大類,共60多個品種。

如今,閩侯金魚養殖業已從粗放式養殖逐步向專業化、養大規格精品魚轉變,從單純養殖向集苗種繁育、養殖、飼料加工、銷售、科研開發等於一體的產業化經營轉變。近幾年來,金魚從業者通過運用新技術,雜交培育出一批奇特新品種,如“蘭壽”金魚,被業界譽為“金魚之王”,又如“熊貓”金魚,被稱為“國寶”。業界有“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福州金魚看閩侯”的說法。

福建閩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養殖人員正在分揀金魚

目前,閩侯金魚養殖場已發展到32家,養殖面積達1000餘畝,主要分佈在南通、南嶼、荊溪等鄉鎮,年產各類成品金魚700多萬尾,年出口400多萬尾,佔國內高端金魚出口量的50%以上,年出口量居全國第一。60%精品魚出口到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同時也熱銷北京、上海、廣東、臺灣、香港等地。閩侯精品金魚在國內外大型比賽中屢屢折桂,近幾年共獲近百個獎項,超過獎項總數一半以上,驗證了全世界最好的金魚產自閩侯。2018年5月,閩侯縣獲評“中國金魚之鄉”稱號,閩侯金魚成為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

隨著閩侯金魚產業列入縣重點項目,該縣將建設集繁育、研發、物流、休閒旅遊於一體的金魚產業鏈,打造具有濃郁福州風貌特色、溼地景觀特色、金魚產業特色的現代金魚產業基地,使閩侯金魚產業成為現代漁業新興增長點,推動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打造農業新產業新業態

近幾年,閩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休閒農業的發展,把發展休閒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休閒消費需求的有效載體。通過發展休閒農業,改善閩侯城鄉生態環境,促進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增加就業機會,休閒農業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富裕、農村穩定的重要推手。

福建閩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最美鄉村閩侯白沙孔元牛鞭草花海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閩侯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市場呈現穩步發展態勢,全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點達130多處,全年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直接從業人數達2000多人,帶動農戶5000多戶,間接帶動從業人員10000多人,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總收入達2.5億元以上。閩侯縣休閒農業業已成為農業生產中的另一支柱產業,產業效益日益明顯,目前已形成含八閩首邑鄉村精華遊、關源裡鄉村生活體驗遊、白沙灣休閒度假遊、竹岐鴻尾休閒農業遊等在內的8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截止到2017年,閩侯縣共有中國最美鄉村1個、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2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9個、市級休閒農業示範點10個。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農村經濟建設為中心,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和村莊全面發展。閩侯縣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鄉村繁榮昌盛,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綠色導向,做大做強做優農業產業,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許思亮 葉燕麗 張惠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