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CPI同比上漲2.1% 一起擦亮眼睛不放過任何財富增值機會

7月份CPI同比上漲2.1% 一起擦亮眼睛不放過任何財富增值機會

7月份CPI同比上漲2.1%

近幾個月,與居民消費息息相關的CPI總體水兵延續了一貫的平穩態勢,這對於市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據數據顯示,CPI方面,7月份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2.1%,1-7月份累計同比上漲2%。除鮮瓜果價格環比下跌3.7%外,其他食品、工業消費品價格漲跌幅不大,糧油價格保持平穩。物價的相對平穩,生活成本自然也比較平穩。

各路首席經濟學家表示,今年的一段時期,儘管價格運行的內外部環境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但我國經濟有望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工農業生產穩定,服務業加快發展,重要商品和服務市場供給充裕,政府市場調控機制健全,物價平穩運行的基礎堅實,預計物價將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

這樣以來,拓寬了貨幣政策進行預調微調的空間,也使得房地產市場的銷售逐漸回穩,股市流動性環境得到了改善,資金價格也不再那麼的昂貴。

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找到比錢更值錢的東西, 投資什麼才能跑贏CPI,保值增值呢?為此,銀行在關鍵的時候送來了眾多理財產品,我們要承認的是,中長期理財產品比較火爆。這不僅僅是統計數據告訴我們銀行推產品的現狀,也說明了當下百姓手裡資金依然缺乏足夠的好去處。當理財產品也開始預約、開始秒殺、不同資金享受不同的收益率,我們渴望的,可能就是新一輪的銀行創新。另外,還有不少市民不約而同的選擇購買實物黃金和黃金金融產品來進行資產保值以及抵禦通脹。

7月份CPI同比上漲2.1% 一起擦亮眼睛不放過任何財富增值機會

61種食品加權平均價格環比下降0.2%

回看今年上半年CPI數據,7月份食品價格略有下跌,重點監測的61種食品加權平均價格環比下降0.2%。其中,豬精瘦肉、帶皮後腿肉零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6%、0.9%,雞蛋零售價格環比下降1.7%, 蔬萊平均零售價格環比下降2.7%。與去年同期相比,食品價格上漲1.6%。其中,豬精瘦肉、帶皮後腿肉零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0.4%、 14.1%。

食品價格下降是通脹回落的主因,通脹壓力減小,這給了決策當局更多的政策騰挪空間,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息在下半年被認為是大概率事件。“如果CPI仍按照目前的速度下滑,那麼中國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面臨通縮風險,中國政策放鬆力度也將可能大於預期,這將推動市場利率不斷走低。”一位經濟專家稱。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維持年內還有兩次降準和一次降息的判斷。“如果經濟增長乏力,物價低於預期,降息的次數很可能還會多於這個預期。”

今年以來,央行已降準、降息過,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降低資金價格。這對銀行理財市場最大的影響就是導致收益率下滑。貨幣和債券市場收益率隨之走低,刺激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下降。

7月份CPI同比上漲2.1% 一起擦亮眼睛不放過任何財富增值機會

7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5%

據統計,今年7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5%,較6月份下降了0.05%,連續5個月下跌,並創今年最低收益水平。其中,7月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761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4%;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221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3%;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763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7%。

細分來看,今年整體投資理財環境欠佳,投資者的風格偏於保守,保本理財產品卻在逐漸減少,這類產品成為保守型投資者熱捧的產品。目前,7月發行的理財產品中,3個月內理財產品233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8%;3個月至6個月理財產品4401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5%;6個月至12個月理財產品390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2%;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51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8%。3個月以內短期理財產品佔比為20.95%,較前一月下降了1.04%。

那麼,該如何投資才能跑贏CPI呢?7月20日銀保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提到“過渡期內允許現金管理類產品暫時參照貨基估值核算規則,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的淨值,暫採用‘攤餘成本+影子定價’估值。”這意味著,在過渡期中,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有望和貨幣基金展開競爭。同時,在貨幣基金快贖額度受限以後,某些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T+0贖回額度不受限制、且贖回資金實時到賬的優勢就顯現了出來。

7月份CPI同比上漲2.1% 一起擦亮眼睛不放過任何財富增值機會

學會搭乘中長期理財產品“末班車”

與此同時,要學會搭乘中長期理財產品“末班車”,儘管目前的存款利率也能跑贏CPI,但相比銀行理財產品來說,一年期以上的長期理財產品更有優勢,目前普遍的收益率已達5%左右。相對於一年期定期存款最高3.3%的水平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銀行人士表示,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下滑已成大概率事件,從近幾日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情況看,搶購者確實不在少數,而中長期理財產品最受寵。

未來央行可能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可考慮期限較長的品種以規避收益率下行帶來的損失。另外,在風險能夠識別和承受的前提下,可以選擇銀行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信託類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以及債券型基金等產品。

此外,央行此輪降息主要利好實體經濟,但與相對較熱的房地產市場相比,位於相對低位的股市仍然蘊含投資機會,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於與股票、資本市場相關的各種證券投資基金。另外,在這紛繁複雜的CPI數據裡,我們會同市民一起擦亮眼睛,不放過任何財富增值的機會,讓收穫就在我們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