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適逢“八一”,警營中,那抹藏藍和軍綠的完美融合,為這個節日倍增色彩。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戎裝換警服,赤子之心不變,依然默默守護老百姓的平安!戰場不同,忠誠如一。他們走過軍旅路,從警路上依然砥礪奮進。走出軍營的他們,在警營再立新功。

昔日軍中精兵 今日警營強將

憶往昔,他們是軍中的佼佼者,看今朝,初心不變,砥礪前行,他們又是警營的中流砥柱。

作為一面旗幟,通許“黑鷹”特警隊在開封市公安機關赫赫有名,他們的隊長李威威更被譽為警營“戰狼”。堅定的眼神、颯爽的英姿、乾淨利落的言行和雷厲風行的作風,軍人出身的李威威,2013年進入通許縣公安局首任特警隊隊長,五年來,李威威不負眾望,帶領特警隊員打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警營“戰狼”並非虛名,每逢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李威威都衝鋒陷陣在維穩處突一線,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在2015年冬季的一次重要會議安保行動中,李威威帶領20多名特警隊員參加了豫魯交界查緝卡點的行動。參加行動第三天,李威威帶隊的查緝小組在查緝卡點進豫口就查獲涉毒嫌疑人4名,斬獲了卡點查緝行動第一道戰果。期間,李威威共直接參與抓獲各類違犯罪法嫌疑人8名,繳獲管制刀具、仿製槍支等100餘把,圓滿完成了安保任務。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張華是鹿邑縣公安局食藥環偵查大隊民警,同時,也是河南省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專家人才庫成員,阿里巴巴聯絡員。從部隊退伍後,2009年進入警營。短短几年,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張華已成為單位業務主幹。

2016年3月份,該局食藥偵大隊成立之初,張華從治安大隊來到這支隊伍中,並一直奮鬥至今。打擊食品藥品環境違法犯罪,要求專業性強,他自費報名參加培訓,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每一起案件的偵辦,他都能從中學習總結出經驗,他提出的食藥環偵業務向基層派出所延伸的實施意見,被上級公安機關採納,擬在全市推廣。2016年12月15日,公安部通報了全國公安機關辦理的八起食品案典型案例,其中張華主辦的一起食品案件,是我省公安機關唯一入選案例,為鹿邑乃至全省公安機關爭了光、添了彩。為此,張華被鹿邑縣公安局榮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他被稱為“幕後英雄”,因為他的鏡頭前都是真心為民服務的戰友的形象,而他自己從來都在鏡頭後、鍵盤前默默無聞忙碌著。劉軍,2008年轉業,現為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科民警。在部隊的時候,劉軍通過學習,拍照、撰稿等已經十分熟練,他的作品多次刊登在軍報等中央級媒體。可是宣傳工作與時俱進的特性,以往傳統的宣傳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工作需求。轉業以後,為了更好的參與宣傳工作,劉軍買書自學,熟練掌握了視頻剪輯、特效製作、圖片編輯等技術,現如今他已是鄭州交警隊伍中首屈一指的技術大拿。由於宣傳工作的性質,時常要緊急製作視頻材料,所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能看到劉軍辦公室的燈一直亮著,直到天亮。長期的熬夜加班,還不到40歲的他,頭髮已經花白。

頂烈日,戰冰雪,一張張震撼人心的照片背後,是劉軍和民警一起接受著惡劣環境的考驗。10年的軍旅生涯,10年的公安工作,20年,幾乎是人生的四分之一。任角色轉換,劉軍對於工作的責任和熱愛不變。10年的警察生涯,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不眠夜晚,身穿藏青藍,體內始終流淌著橄欖綠的血液。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崗位變了,不變的是為民赤子心

他們曾是軍營“老兵”,到警營後,他們卻是一名“新兵”,崗位變了,不變的是那一顆顆為民赤子心。他們積極調整心態,真心服務群眾,守護群眾平安,贏得了一方群眾的連連稱讚。

吳凱,南陽市公安局臥龍崗派出所社區警務大隊長。他2006年從部隊副團級領導崗位轉業後,成為一名普通公安民警,又一步步成長為維護一方平安的社區警務大隊長。

吳凱負責的轄區系城郊結合部,有三所大學,且涉及拆遷、房地產等不穩定因素,社會治安狀況複雜。此後,吳凱一邊主動學習治安、接處警、社區警務等方面得業務知識,一方面堅持與一線接處警同吃、同住、同接處警。2017年5月13日,正在值班的吳凱接到轄區某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發生矛盾的警情後,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當時,業主200餘人群情激憤,與物業公司產生矛盾,並打砸物業、將物業公司的檔案櫃扔在路邊。吳凱迅速拿出高音喇叭,一邊指揮民警將雙方隔開、制事態,一邊主動介紹自己是民警,要求雙方冷靜,並派代表談論。此後,吳凱從法理、人情等方面,穩定了事態,挑事的幾名嫌疑人也主動接受了處罰,迅速平息了這一起群體性事件。

同時,吳凱還深入研究轄區的發案規律等,於2015年組建臥龍崗派出所巡防隊,在治安亂點地區、人流密集場所巡邏防控,極大地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平安指數和幸福指數。由於成績突出,吳凱於2017年被南陽市委政府被評為“雙創”工作先進個人。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同樣,作為副團級轉業幹部,鄧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副中隊長肖仁尊,制服換了,工作崗位變了,但為民服務的赤子情懷沒有變。從警9年來,肖仁尊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城區交通秩序管理當中。推車助殘,扶老攜幼,服務車主,關心群眾,體貼群眾,對於肖仁尊來說,為民解困的事他幾乎每天都在做,這是一種從軍營到警營傳承下來,永不褪色的神聖使命。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無獨有偶,在開封市公安局梁苑分局治安大隊,也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在綠色軍營奉獻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到了而立之年又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2013年,陶峰從一名副團級軍隊幹部變成了一名普通的治安警,他迅速適應角色,五年來,他兢兢業業,為維護轄區平安,付出了心血;劉向東1990年從部隊轉業後,先後在不同的公安崗位上工作,是一名執法辦案經驗豐富的老民警,更是年輕民警的主心骨......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錚錚鐵骨,守護群眾平安

軍人與警察,血脈相連,都是守護人民的平安衛士。

“叔叔,你能看見嗎?我一直在找你,你在哪裡?”2018年1月,一段尋人視頻在網上火了起來,十年前,汶川地震時一名解放軍在泥石流中替視頻主人公強天林用身體擋下了落石,救下孩子的他臨別前囑託男孩“好好讀書,走出大山”。十年過去,昔日的男孩已是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的學霸,後來加入中國解放軍成為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5月10日,強天林終於找到了當年救他的解放軍叔叔——新鄉市公安局南環分局案件偵查大隊三中隊民警李世忠。遠在深圳執行抓捕任務的李世忠,得知強天林成為一名解放軍時,十分欣慰。

2009年初,李世忠轉業到公安隊伍,對他而言,軍人與警察,雖是“隔行”,但未隔山,它們是血脈相連的,都是守護人民的平安衛士。報到第一天便主動申請去外省抓逃犯的他,堅守在刑偵一線,這一干就是近十年。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十年的時間,李世忠和千萬個同他一樣身著警服的戰友一起,保一方平安,護一方安寧,講述著守護的故事。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同樣的守護,楊碩偉在監管崗位上一干就是17年。2001年從部隊轉業到看守所、再到戒毒所,平頂山市公安局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楊碩偉,部隊多年的管理經驗給了楊碩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他把軍事化管理運用到戒毒所的工作中,從生活模式到集體訓練,使工作慢慢步入正軌。他倡導開展陽光新生文化藝術系列活動,組織開展趣味運動比賽,組建在戒學員鑼鼓隊......一系列的創新和改變,讓監所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學員們曾經的夢魘逐漸消散,他們蛻變、重生,走向陽光。打開戒毒學員封閉的心門,楊碩偉用真情感化學員,助力“第二戰場”打擊違法犯罪。工作以來,楊碩偉深挖提供破案線索150條,協助破獲刑事案件33起,抓獲嫌疑人10人。長年堅守在監管一線,楊碩偉默默無聞、無怨無悔,正用愛崗敬業、擔當奉獻詮釋“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的錚錚誓言!

警營“老兵” 守護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