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在歷史上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寶物都流落民間甚至遺失海外,朝代強盛往往都會主動保護歷史文物,若是軟弱被欺連命都不保了,那註定會損失一大批珍貴遺產。下面就來看看我國的三大鎮館之寶,它們都有怎樣傳奇的經歷。

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被稱作“天下第一古物”的陳倉石鼓。每個石鼓重達一噸總共有十個,最有價值的是石鼓山的篆文,不僅極具書法藝術,而且每一個石鼓上刻有一首詩篇,記載著先秦故事,有極大的學術研究價值。唐代韓愈曾被石鼓所震撼,做了一首《石鼓歌》以表敬意。陳倉石鼓雖然是個寶貝,但它卻經歷了千年沉浮,屢次被當成垃圾暴棄荒野。

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唐朝初年石鼓被人意外發現,當時的人們看著這些用花崗石雕成的石鼓,只覺得是上天的神器紛紛膜拜,對於石鼓上那個的篆文沒幾個人看得懂。後來韓愈等文壇大佬極力呼籲保護石鼓文物,石鼓才被世人重視。改朝換代以後石鼓下落不明,到了宋代司馬光的父親好不容易集齊了十鼓中的九鼓,剩下的那個石鼓多年後也被找到,可是早已面目全非,石鼓被人截去半截,還被鑿了一個大洞用來舂米,後來還被屠夫當成了磨刀石。

後來石鼓被金人擄走遺棄荒野,元朝時被收進國子監保管,就這樣石鼓在國子監待了600多年。日軍侵略時,石鼓隨著故宮文物一起南下避禍。國軍敗退時想把石鼓也運到臺灣,無奈太重只好隨便仍在了機場,最後歷盡磨難石鼓終於還是留在了大陸重回國民視野。

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在北海玉甕亭陳列著一個碩大的玉質酒甕,重達3噸多可盛數千斤酒,它就是忽必烈用來犒賞三軍的盛酒器,叫做“瀆山大玉海”。1265年忽必烈命精工巧匠用一整塊獨山玉雕了一個巨大的酒器,為了顯示自己的氣魄,在三軍面前有面子,不僅玉質酒器要足夠大,而且還要精美,周身雕滿各種神奇飛禽走獸和川大海,昭示著忽必烈的雄偉氣魄和富有四海。

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元朝滅亡後,“瀆山大玉海”被明朝安置在皇家御用監裡的真武廟。到了清朝御用監荒廢但真武廟還在,廟裡住上了道士,“大玉海”先是被當做大號香爐,後來道士們索性拿“大玉海”醃鹹菜。乾隆得知“寶貝”下落以後,斥資購得“瀆山大玉海”,還專門建了一座亭子安放。

中國三大鎮館之寶,一個被道士拿來醃鹹菜,一個被屠夫用來磨刀!

在國家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它是76年臨潼出土的青銅文物,叫做“利簋”。這件青銅器上記載了一段文字,解開了史學界的一個謎團。在此之前,我國史書中記載過武王伐商的一次戰爭號稱“牧野之戰”,但從來都缺少有利的證明,所以包括外國史家在內,都不願承認這段歷史。而利簋的出土,不僅證實了這段歷史,還將確切時間推進了幾百年。如今“利簋”更是珍貴異常禁止國外展出,要不然發生像兵馬俑在國外展出被損壞的事故就得不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