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資訊」雙胞胎姐妹青島溺亡引來高度關注,發生溺水時兒童可能無明顯掙扎跡象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前 言

8月5日晚,一則雙胞胎姐妹走失的消息刷爆了青島人的朋友圈,雙胞胎姐妹的命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據《青島早報》報道,8月6日11時45分,失蹤的雙胞胎姐妹中的大女兒在海中找到,已經沒有生命體徵。8月6日15時40分許,另外一名女孩在海里被搜尋找到,已無生命體徵。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雙胞胎姐妹

孩子的母親情緒崩潰,不斷說著“後悔出來玩”。據澎湃新聞報道:事發之前,兩個孩子在玩,孩子媽媽坐在離孩子幾米遠的地方看手機,“看一會兒手機,看一眼孩子”,後來還看見她們和其他孩子一起挖沙子,所以有點鬆懈,等她再看了兩眼手機發個朋友圈之後,再抬頭看孩子,發現孩子不見了……

一開始,孩子的母親並不相信孩子在海中,“因為當時海里還有很多成年人,如果有孩子在掙扎,而且還是兩個,肯定能發現異常。”靈山衛邊防派出所稱,發生溺水時,兒童有可能並無明顯掙扎跡象。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警方在沙灘上拉起了警戒線

其實,這已經不是發生的第一起暑假兒童溺水死亡事件↓↓↓

數據顯示,兒童溺水是僅次於離家出走和迷路走失的第三大兒童失聯事件(死亡率則穩居第一)。每年溺亡的孩子數量遠高於很多家長聞之色變的拐賣兒童。

那麼,帶著孩子到海邊,怎樣才能既滿足孩子們嬉水娛樂、鍛鍊身體的願望,又能安全有效地預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發生?

孩子溺水很多時候是站在水裡安靜地死去,沒有掙扎,很多時候大人就在身邊而渾然不知。

溺水並不像好萊塢大片裡那樣的戲劇性,很多時候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

提醒大家,就算你沒有孩子,如果你夏天去海邊,去泳池,如果你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可以及時救命。

01

海邊遇到這種斷層的海潮,請立即上岸!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斷層海潮的專業術語叫離岸流,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是極易產生浪渦危險之地!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而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如何辨識離岸流?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在離海岸三四十米白浪附近!

離岸流出現地點的海底都比兩邊低,海水錶面白色浪向岸上衝,似漲潮;海水下面藍色水向海中間流,似退潮。

根據離岸流的成因

以下位置出現的可能性最大

◆兩個新月型沙洲的重點水域

(也就是兩灘尖之間)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浪裂線不連續的地方

(也就是白浪中斷的地方)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劃!重!點!

不管是平水如鏡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

在岸邊都會形成“離岸流”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遇到離岸流,如何自救?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1、不要慌張,要保持冷靜。“離岸流”只會把人帶離海岸,不會把人捲到海底。吸足氣,人體就會漂浮了。

2、遇到離岸流強勁時不要選擇與大自然對抗,不要嘗試逆流游回岸邊。而是保持鎮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

3、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遊離,脫離“離岸流”後,再轉向游回岸邊(上圖綠色箭頭)。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02

以為孩子只是站在水裡,其實他可能很危險!

溺水者八大無聲跡象

游泳要選擇正規浴場,救生員不在場的時候,不要下水,不要遊野泳。

不要讓孩子獨自下水,時刻注意看管,視線絕不離開孩子。

家長應時刻不離開孩子,注意海浪和潮起潮落的海水變化。

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救生圈或浮身物。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站立的樣子,或者好像在水裡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是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裡,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如果看到有孩子這樣在水裡,請大人們不要怕麻煩,不管是不是你孩子,請大聲問一下這個孩子是否還好?

如果這個孩子不回答,寧可你判斷錯了,也要跳入水裡救起這個孩子。也許孩子沒聽到你,也許不願意回答,但也許已經睜眼無法說話和動彈。有些大人們甚至以為孩子在玩兒,實際上已經溺水了。

人溺水的時候會本能自動先保護呼吸系統,其他身體部位都是次要。所以不可能說話或者漸水來引起別人注意力的。

一旦這樣,家長只有30秒鐘的營救時間。再長久就要看這個溺水人的造化了,很多時候大腦長期缺氧後會有後遺症。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溺水者八大無聲跡象:

1、溺水者不會呼救。他們必須先能呼吸,才能說話。一個人溺水時,嘴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間沒有時間呼氣、吸氣,加上呼救。

2、溺水者也無法揮手求救。溺水者會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則可能會將手臂前伸。總之,他們無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動,或把手伸向救援設備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沒有踢腿的動作,他們只能掙扎20—30秒,之後就會沉下去。

4、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頭髮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6、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頭後仰,嘴巴張開。小孩的頭則可能前傾。

7、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只是抬頭在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這個時候你要問:“你還好嗎?”如果他們能回答,大概就沒事。如果眼神渙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鐘的時間救他們一命。

8、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去看看怎麼回事。

有時孩童溺水因為體力不如大人,並不會像電視劇或電影演出般的瘋狂拍打水面或掙扎,而是看似「趴」或「站」在水中發愣,其實已經溺水,很有可能是孩子已經嗆水到半失去意識,這時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請求協助。如果沒有儘快察覺孩子的不對勁,一切恐怕就為時已晚。

03

這些誤區爸媽們一定要警惕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 誤區一:溺水後都會大聲呼喊?

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用力拍水、大聲呼救,其實真正的溺水並不像這樣!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溺水總是悄然發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愣,而此時,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救治!

▶ 誤區二: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會游泳,在水裡就很安全,就不會發生危險,從而放鬆了警惕,這個誤區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其實從近年來發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數孩子都會游泳,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狀況:

水下的世界很危險,特別是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這裡面游泳,水草可能纏住你的腳、碎石可能劃破你的腳、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腳……讓你無法施展你的游泳技術,進而發生意外。

並且你的身體狀況,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讓你無法正常游泳,從而導致溺水。

「普法资讯」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引来高度关注,发生溺水时儿童可能无明显挣扎迹象

▶ 誤區三:手拉手就能救上來溺水者?

我們不時會在新聞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後導致多人溺水的悲劇,每次聽到這樣的案例我們都很揪心!

我們都能理解,看到親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義上,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這一拉往往是徒勞的,甚至還可能讓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萬種,但這種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為結成“人鏈”後,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會讓多人落水,導致群死事件!

不管當時情況多麼危急,我們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認識: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術難度的,沒有受過水中專業訓練的人員,很難救援成功,特別是對孩童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