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 ——《勸學篇》

在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裡,文職崗位往往代表著輕鬆、事兒少、責任輕。在天津香草招聘的後臺總有許許多多的小可愛對我說“我想找一份穩定的文職崗的工作”,招聘會上也總有很多朋友向我們抱怨“這和我心裡想的文職工作不太一樣呀。”

看到這些抱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想法尋找文職崗位的朋友,我真想提醒他們一句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到底什麼是文職崗?

一般企業裡的文職工作,通常是泛指那些從事文秘助理之類的內勤人員,主要有文員、秘書、助理等。當然,近幾年人們也開始把一些諸如審核、客服、甚至是編輯、新媒體之類的崗位劃分到了文職之一範疇當中。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成年的世界裡,從來沒有輕鬆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文職崗位的工作無非就是做做表格,搞搞案頭的工作,複印些東西,收發幾個快遞,最多再接待接待客人,基本學過電腦的人就能幹,輕鬆簡單得很。真心奉勸你放棄這樣的一種想法,畢竟成年人的世界裡向來沒有輕鬆可言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先就那些“新晉”的偏文職類型的崗位而言。審核類的崗位無論是單據、資料、還是文章視頻這些的哪一種,都是有一定的業務量和績效作為考核依據的;客服的話也是要有話務量以及客評率作為評價指標的;新媒體這些的,作為一名小編,香草君我向來很疑惑到底是誰給了那些把“新媒體”作為文職崗看待的人勇氣和智慧?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再說說行政這一類的傳統文職崗。確實它們的工作很輕鬆,一般而言也是很穩定,但是這類工作在晉升和個人發展方面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一個企業追求的是什麼?是利益最大化或者是股東權益的最大化,那麼最容易獲得好的發展以及晉升路線的也就往往是那些核心部門還有那些能夠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和利潤的部門。

可是很遺憾,傳統的文職崗往往都是偏支撐類性的部門,一般很難為企業帶來直接的效益,所以除非你確實有十分過人的能力或者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那麼你的職業發展機會可能會是很有限的。正因為機會有限也使得文職崗位在晉升的方面競爭的壓力更大,有的人可能會選擇刻苦鑽研,提高自己在語言、計算機、交際口才上的本領,也有的人可能會選擇轉行另謀出路。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比起安穩,更多的是迷茫

“你為什麼想要去考慮文職工作?”我曾經問過許多熱衷找文職崗位的朋友這樣的問題,得到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但也基本集中在了兩點

年紀大一些的朋友可能會偏向安穩和家庭,年紀小一些的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學生則更多是迷茫。

這些孩子們往往對於自身的定位不足,找不到方向,想著先“騎驢找馬”找個輕鬆地工作幹著,再去考慮以後到底想要做什麼。這種想法雖然不能叫錯,可我還是建議應該儘早的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從事的工作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怎麼樣才能找到自己想從事的工作

這裡推薦給大家兩種簡單卻經典的分析方法:SWOT法PEST法

1.SWOT法: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自我從四個維度來進行自我分析,即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的威脅和機遇。

你可以隨便拿出一張紙,寫一下你的優勢和劣勢,比如你的學歷、年齡、或者某方面的愛好和興趣特長,甚至是耐心、友善這些好的品質都能算做你的優勢。另外,你要把你不擅長的東西同樣列出來,不如一些不擅長的領域,以及你的缺點。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在分析完自我之後,你接下來要做的是在把你自身外部的機遇和挑戰寫下來。不如現在互聯網如此發達,對大學生的創業政策好這可以算作你的一種外在機遇;可能房租這些生活成本,和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你來說是一種挑戰。

在列好這些之後,接下來你所要做的就是根據這些優點和缺點來尋找和分析你所喜歡的職業和工作,並把它們列下來。簡單來講就是要讓你發揮優勢,規避劣勢;抓住機遇,減小威脅。

在你將感興趣的行業列完之後,你接下來就可以通過PEST模型幫助你篩選行業。

2.PEST法:

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方面來幫助自己認清所選擇的行業的所處的形勢和發展前景。

也就是說你要看清這些工作在法律法規上國家是否是一種鼓勵的態度,還是說它是一種正在衰退甚至就是違法的行當。在經濟上它是否是藍海,是否是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在社會上,它是否有市場,能被人們認可,或者說是否有這種潛力;在技術上,它的技術比門檻是否很高,你要進入到底會需要多少時間。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通過這四個維度,相信你也漸漸可以摸索出一些你所希望從事的職業了,而這個時候也可以來到我們香草招聘後試著去投遞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從事了這麼多年的招聘工作,我看到有很多人沒有從事他們本專業的工作,並在這些工作上取得了成就;也看到了一些人準備一些所謂的“好工作”拖累,悔不當初。人們會在適合他們的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價值,這是我從這幾年的人事工作中所總結出來的。

所以,我向來提倡:先了解自己,再做決定。不要被所學專業束縛,愛你所愛,做你所想;你可以去聽別人給你講那些多麼多麼有“錢途”或者安穩的崗位和職業,但是你的心裡要有一杆秤,要明白這些東西不過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你想從事的文職崗,可能並不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