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教育戳心:爲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馬雲談教育戳心:為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在馬雲眼中,“教”和“育”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馬雲會說,中國的“育”做得遠遠不夠呢?為什麼在馬雲眼裡,考10名左右的學生,最容易成功?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說教育

中國的“教”相當好,“育”做得不夠

今天大家對於教育的問題的看法,要一分為二來看的。

中國的“教”相當好,中國的“育”做得不夠。

“教”“育”是兩個概念,教書,到全世界各個大學去看,中國學生,在中國的學校裡面,初中高中都是屬於比較差的學生,到歐美都是最好的學生,這跟我們老師教育水平,學生的勤奮,老師教育方法有關係的。

但是中國的“育”做得不夠,其實老師讓學生一輩子最容易記住你的,是從音樂、美術、體育裡面告訴他做人的道理。

馬雲談教育戳心:為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現在的孩子讀書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識是可以傳授的,是要勤奮努力學習的,但是文化是玩出來的。

現在孩子玩的時間實在太少,我們老師玩的時間也很少,如果我今天重新設置中國的教育體系,幼兒園的孩子們,他剛剛開始必須學會唱歌、必須懂得音樂,必須欣賞音樂,音樂對人實在太重要。

朗朗彈得那麼好,我就沒聽懂,我只知道很難彈,好在哪兒,似乎感覺到裡面有激情。可悲的是我們這方面,如果沒有這種感受,將來對於情感的把握,找到自己可以通上智慧的途徑是少了一條道。

還有美術是多麼的重要,美術重要在哪兒?

就是你要有想像力,沒有想像力的孩子是很可怕的,畫畫是開拓想像力很重要的方式,有老師說我不會畫畫,沒有關係,讓孩子去想,讓孩子去畫,西方老師教人家畫畫,他的畫不一定會畫畫的人才能教畫畫的,而是畫畫本身就是開拓想像力。

人家說你為什麼對足球那麼感興趣,我對足球本身沒有興趣,但是足球對於中國未來帶來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鄉村的孩子們,也對足球籃球群體運動極其重要。我們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我們不會懂得如何進行團隊合作。

馬雲談教育戳心:為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我們公司招來那麼多年輕人進來,中國年輕人的團隊合作最糟糕,他們沒學過,不是他們不會團隊合作,團隊怎麼出來,打籃球的時候,這哥們從來不傳球給別人,就自己扔,沒有人跟你玩的時候,他就懂得,不配合沒有人跟他玩。

如果不會運動,這個民族不可能健康,如果沒有運動,身體不可能健康,心理不可能健康,數學很重要,語文也很重要,確實沒有這些基礎那就啥都沒有,但是有一點更為重要,音樂、體育、美術這些東西,讓一個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我特別鼓勵孩子要會玩,最聰明的孩子,既會玩,也會讀書,其次是會玩,未必會讀書,會讀書不會玩很麻煩。

我招幾萬名年輕人,招聘下來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些孩子有出息的年輕人,年輕的時候都特別會玩,都特調皮,調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是調皮的孩子不討老師喜歡,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調皮,一頓罵,活活把他的天性扼殺住。

我招聘的時候,不太喜歡一個班裡面從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學生,前三名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失敗概率實在太大,他覺得我就是最好的,我出來也得最好的,一點挫折他就掉下去了,社會上不吃這一套。

馬雲談教育戳心:為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而往往最好的學生是什麼呢?

十名左右,讀書不是很用功,他搞來搞去就是十名左右。

我在班裡面不是前三四名,也不會跌到十名以外,我考91分,努力考94分、95分也有可能,但是我花的時間太多了,但是我花時間跟別人玩,學到更多。

所以“教”和“育”是兩個概念,當然我們現在對於老師、對於學校的期望值太大,教的主體是老師、學校,但是育的主體是家庭,家長得參與進來,老爸看到孩子不對的地方,有沒有拍桌子,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也很重要,你對孩子要帶著欣賞。

2談教師

老師要點燃別人、發現別人

由於知識的爆炸,我們年輕人一定比年紀大的人東西懂得多,但是年紀大的人,經驗閱歷比較多。

上帝這個程序設計很有意思,知識是可以傳遞的,兩千年來,人類知識翻了那麼多,無數知識爆炸,由於過去兩百年知識急劇爆炸,但是人類智慧並沒有提升多少,孔子比我們還是聰明,老子還是比我們聰明,釋迦牟尼講的東西,怎麼兩千多年前就那麼聰明呢,我們現在還是比不過。

因為人一百年會死的,你有體力的時候,不會讓你有智慧的,等你有智慧的時候,體力又不行了。

你爺爺跟你講這個事情不能幹,那個事情幹了不行的,年輕人說你老頭子不行,不等於我不行,四五十年過去之後發現爺爺講的真有道理,他跟孫子講,你這樣不行的,他說去去去,就這麼循環。

我覺得一個好的老師,就是學會欣賞,你不熱愛當老師,你不欣賞你的學生,你每天越看越煩,我告訴你,你不欣賞也沒辦法,反正他們每天在那兒。

馬雲談教育戳心:為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我剛開始做企業做不好的一個很重要的道理,我骨子裡面也看不起商人,總覺得掙錢這個事情唯利是圖,前面五年沒成功過,到後來覺得商人不是掙錢,錢只是資源,而是通過其它辦法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促進更多的就業,讓別人更有快樂,你做得越來越好。

其實我這十年,你去問問阿里巴巴的員工,我什麼時候跟他們討論商業模式怎麼掙錢,沒超過十五分鐘,反而掙錢越多了。

挖空心思想掙錢或者不想掙錢,都是錯的,你只是覺得在做自己的樂趣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客戶煩,就等於看到你的學生煩一樣,你躲不開,誰讓你選了這個職業,你必須去做。

你要欣賞你的學生、欣賞你的產品、熱愛你所做的事情,別在乎別人怎麼看。

最後老師受人尊重,不是說這個職業多麼重要,而是老師給社會創造的價值,給這些年輕人,給這些孩子在人生起步的時候,說的一兩句話改變了他們而已。

老師要做好點燃別人、發現別人,我在公司裡面,人家說這個員工特令人討厭,我想他進來也都進來了,要開除他也要有理由,他這方面特別好,只是沒有關注而已,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好員工有的時候也是表揚出來的,當然該不及格的時候還是要給他不及格。

其它的也沒什麼,教和育,大家注意,小學的時候,教很重要,育更重要,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本科,是要有規律的,小學的孩子,必須要有舞蹈、音樂、運動,小學的時候,我們要教的是價值觀,一定要教他怎麼學會做人。

3談人生

誰的人生沒有迷茫過?

我們以前老的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最早的課本講做人的道理,西方的課本也是一樣,通過做人的道理來學知識。

我們的小學老師,不要去排斥西方,也不要把東方看得多糟糕,一千個東方的故事,一千個西方的故事,讓他們孩子第一天就不排斥東也不排斥西,在東方的智慧和西方的知識裡面吸取營養。

小學的時候,求知慾很強,讓他必須學會玩。

初中該記的時候就記,記憶力最強的時候。

高中的時候,高中很容易迷茫,考什麼大學,考什麼專業,到底要幹嗎,高中要培養興趣,高中的時候,一定要讓年輕人找到未來感興趣的東西,他找不到,也鼓勵他,沒關係,有一天你會找到。

馬雲談教育戳心:為什麼我說考10名左右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我經常聽年輕人說自己現在很迷茫,我說我比你迷茫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五十歲了,現在還在迷茫呢,把這些東西跟他講一講,他覺得我跟他是同類。

誰沒有迷茫過,誰沒有犯過錯誤,誰對未來永遠是充滿自信的?

然後到了大學,學的是知識結構,研究生要研究的是方向,博士學習哲學的思考,宗教和信仰的力量,這些都是貫穿的。

整個的教育體系,我自己覺得,我們要從這兒重新梳理一下,中國的“教”不差,中國的“育”當年非常好,我們說文化的核心原因是在“育”上面薄弱了,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聊的就是這些東西,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