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農民的未來

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農民的未來

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農民的未來

1“斷裂”的城鄉

當前,我國城鄉發展面臨“斷裂”危險,即城市的繁榮與農村的衰落愈演愈烈,已成為關乎我國未來發展的嚴重問題,如何實現城鄉的共同發展,和諧共存,工農互促,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潛力,也是我國實現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方向所在。否則,倚重城市,荒廢農村,既是對農村大片土地資源與可利用價值的巨大浪費,更嚴重危害了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的根本基礎,不能及時遏止這種不健康、不均衡、不可持續的發展勢頭,讓城市越來越繁榮,農村越來越貧弱,形成“城市病”與“三農問題”並存,最終必然導致城市與農村雙雙陷入發展的泥潭,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本文對導致城鄉這種發展背離的內在原因詳作闡述,城市的崛起無形中所促使的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出形成農村人口空心化,導致農村凋敝與邊緣化,是我們在發展中基於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忽視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構築健全的城鄉發展體系造成的,那麼也需要我們在下一步的發展中通過政策設計與制度安排,夯實城鄉合作的發展體系,進行結構轉換,實現城鄉的共同發展。

如果我們進行結構轉換,通過在農村建立健全的農業產業結構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科技新農,實現農村現代化。同時,推進城市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發展建設,轉變城市經濟發展方式,打造智慧、生態城市,實現城市發展集約化。通過科學、合理的城鄉產業結構體系構建,促使城鄉協同合作,有序發展,則我們既實現勞動力在城鄉兩個系統上的合理配置,同時又解決了“城市病”與“三農問題”二元難題。也就是說,要圍繞城市與農村兩個系統,依靠城鄉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用兩條腿兒走路,實現城鄉的協同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繁榮進步,這遠比過分注重城市的單維發展,導致農村荒廢,形成嚴重的城鄉發展對立,衍生出一系列的社會發展弊端更能有效解決問題。

2統籌,城鄉融合的選擇

既然我們面臨一個長久以來基於城市偏向型政策所導致的城市過於發展而日益膨脹,農村因為缺乏足夠的政策力度支持和資源開發導致日益凋敝,甚至瀕臨邊緣化的城鄉發展極不平衡的發展現狀,那就意味著我們在城鄉發展的政策取位上存在問題,這種城鄉發展的政策取位問題,更多的便體現為城鄉產業結構上的不合理與不平衡。

那麼,如何立足城鄉不同實情,因地制宜,依靠城鄉不同的資源稟賦,釋放政策紅利,從而實現城鄉兩個系統的同步發展,就是擺在我們經濟發展面前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也是實現城鄉關係和諧,城鄉發展同步的終極路徑。

城市與農村屬於不同的地理單元,二者在地理生態上所展現出來的天然差異,是一個社會存在的正常表現,如果沒有鄉村,沒有對鄉村的土地進行良好利用所產生的農產品供給,我們的城市將因為基本的吃飯問題而無法生存。所以,農村問題在本質上就是土地問題,也是對土地進行合理、高效利用的問題,那種企圖單純注重城市發展,進而依靠人為的城市化進程,試圖消滅農村,實現所謂的城鄉大融合,既不現實,還會導致後續嚴重的社會發展災難,最基本的,將導致城鄉矛盾加劇,城鄉關係緊張,引發社會發展失序。

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憑藉城鄉各自不同的自然稟賦與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城鄉各自不同的地理資源優勢,各取所長,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身的產業結構,實現一種在不同地理分野上的各自現代化,和諧共存,達到雙方和諧相處、互利共贏的良好狀態,實現帕累托最優,這才是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的正確路徑,也是實現城鄉同步發展的科學選擇。

具體說來,就是城市在工業、服務業取得現代化發展的同時,農村在農業和農業加工業領域取得同步發展,通過產業分工,實施不同的產業結構,形成在城市和農村兩個不同系統中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同時,按照市場化方式,砍掉工農產品在價格上的剪刀差,讓農業產出及利潤完全不亞於城市,完成城鄉發展水平的同步,實現工農互促,並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消除城鄉二元差距,構建和諧良性的城鄉關係,維護城鄉社會穩定,促進彼此共同發展。

其原因在於,城市基於其人才、信息、資金、技術、區位等優勢,集聚了大量有利於發展工、商業的發展資源與生產要素,因此發展工商業具備先天優勢,而農村以其天然的土地稟賦在發展農業以及農業加工業上具備基礎性條件。那麼,讓傳統農業部門的農業與農業加工業和現代工業部門的工商業公平地在市場化的體系下進行市場交換,既能保證工、商業發展本身所需要的大量基礎性原料,同時又能促進農業本身的發展,引導農民積極種田種地,這種靠兩條腿走路,打通發展的“中阻梗”,理清城鄉發展脈絡,維護彼此發展的良好生態,讓城市與農村根據各自在資源、要素上的優勢,充分挖掘、發展適合自身的產業,形成城鄉在產業分工上的自覺與協同,打造互利共贏的城鄉共同體,避免進入一種城鄉零和博弈甚至負和博弈的惡性發展狀態,實現有序發展,顯然比單純地擁抱城市,依靠城市經濟帶動城市起飛,而拋棄農村,導致農村整體衰敗,繼而變相地剝奪農民的土地經營權,然後讓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看不到生存的希望,繼而不得不放棄農業經營,轉移到沒有任何謀生優勢的城市,靠缺乏足夠保障的城市生存方式,又帶來一系列城市發展與管理難題,引發無盡的社會問題更可靠,更能保障農民的利益,更能維護農村的穩定,更能實現城鄉的共同發展,最後達到整個社會的進步繁榮。

正如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說的,鄉村和城市應該是相成的關係,二者是相關的一體,因為鄉村是農產品的生產基地,由於不能全部消化,為了使那些剩餘的農產品不至於堆積浪費甚至壞掉而失去經濟價值,必然會供應給都市,恰恰都市的人們由於不從事農業生產,因此他們所需要的糧食等農產品必須依靠鄉村的供給,從而都市成為農產品的大市場,而都市的市場越大,糧食的價格也會越高,對農民而言,意味著獲利越多。而都市因為是工業中心,所需要的原料,如豆類、棉花等經濟作物又能使鄉村能夠因地制宜加以種植,給農村帶來利益。而城市再以工業製成品去交換農村的農產品以及工業原料,這種鄉市之間的商業往來越是繁榮,對城鄉雙方的居民的利益輸送也越多,所以要發展經濟,必須重視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這種互動交易,形成良性循環。而且,由於中國絕大多數都是住在農村,要增加他們的收入,就更要擴充與疏通這種城鄉交易的往來,從而極力從發展城市入手去安定和擴大農產品的市場,確保農村的繁榮。

反之,城市集聚著大量資源,吸引著各種發展要素的踴躍流入,一方獨大,不僅未將農村這一大片可為的天地充分開發利用,還會因為任由城市“巨無霸”式的無限粗放式擴張,導致觸角向農村伸展,“攻城略地”,形成新時期的“圈地運動”,不僅損害了農村與農民利益,導致城鄉嚴重對立,矛盾重重,也會給自身的發展帶來無窮後患和麻煩,更主要的會威脅整個社會的未來生存。顯然,這是一種兩敗俱傷後患無窮的發展思維。

3農業:產業結構的斷裂與重塑

要改變廣大農村地區大量拋荒、撂荒,導致土地無人經營的慘狀,引導農民種地種田,激發他們農業經營的積極性,就必須建立、健全農業產業結構體系,通過健全的激勵機制與市場化建設,確保農業產出實現較高的收益,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農民收入。

我國地大物博,農村面積廣闊,不同地理地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山區、平原、丘陵等適合不同的農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這種極具選擇空間的經營門類就給我們廣大農村地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天地。

將脫離了農業種植的農民重新引導、組織起來,通過政策發力,鼓勵農民種田種地,充分調動他們農業經營的積極性,並依靠科技手段,充分挖掘土地效用,實現增產增收,保證糧食安全的同時,讓人們食用天然、安全、放心的糧農產品,保證餐桌絕對安全。此外,對山地、園地、草地、水產地等土地類型進行充分利用,並運用現代手段,對可開發且有開發潛力的地方進行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從而積極發展林木、瓜果、蔬菜、畜牧、水產等農產品,形成立體、多樣、豐富的農產品發展體系,實施多樣化經營,最大限度地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發展農業,為農民增收提供更多選擇空間,實現發家致富。

同時,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情況,允許農民自由、靈活地經營土地,無論是自營,抑或以租賃入夥的形式將土地集中化,實現規模化經營,只要確保農村土地得以高效利用,增加農產品產量,都允許他們以自己的創見不斷完善優化農業生產實踐,形成新時期農業生產的新機制、新形式,發揮民間智力,調動農村現代化生產熱情。

只要我們認真做好以上這些門類豐富的農產品經營,並充分依靠群眾,發揮民間智力,靈活轉換經營機制,我們就可以在廣闊的農村土地上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為農民增收提供更多門徑,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而且,充分發揮土地價值,加大土地資源投資,最大限度地合理挖掘土地利用潛力,並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在病蟲害防治、作物施肥、水利灌溉上加大投入,採取科學、人性化措施,確保糧食、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產量穩產增長的同時,實現農產品食用安全,以獲得天然的、無公害的,依靠農產品自身成熟週期形成的安全農產品,這遠比因為制度、政策缺陷讓農民被迫遠離土地,放棄大好的田地不種,轉而依靠轉基因技術為提高糧食產量以確保糧食安全要好得多,也能有效避免技術本身的缺陷與隱患所導致的民眾抗拒心理與食品安全顧慮。而且,對土地進行必要與合理的投資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這種依靠土地土生土長而生長出來的天然的、生態的、無公害的農產品顯然比投資於風險不確定性的轉基因種子更具備合理價值與長期效應,因為我們通過土地投資而形成的健全、健康與完善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無須再被動地忍受天時和靠天吃飯,就能實現旱澇保收,從而使得我們的糧食供應從根本上得到充分保障,保證國家糧食的絕對安全。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農業發展的命脈,也是確保農村發展的根本,如何發揮土地價值,最大限度地保證土地產出,是我們經營農村與有效安置農民的攸關所在。只要我們的制度、政策合理,農民沒有理由拋棄故土,丟棄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遠赴他鄉,從事充滿地域歧視與收益不高的工作。相反,他們往往會在自己經營的土地上開創出有積極意義與聰明才智的農業經營新方式、新路子,辛勤勞作,為自己,為家園,為農村,為農業,也為國家積極獻言獻策,作出令人欽佩的農業創新和貢獻。

試想,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從事生產,依靠土地的深耕細作與多樣化經營以及國家對農業的足夠補貼,就能產生良好的收益回報,獲得完全不亞於城市人們的收入,他們自然也無須湧入城市,就能實現在本地的安居樂業。這也是有效化解城市人口過分流入,避免一系列老大難問題難以解決的有效途徑,人們被有序地安排在城鄉不同的地理分野上,從事各自不同的工作,既安定有序,又最大限度地對城鄉資源進行了高效利用,從而在兩個系統形成相對飽和、安定、有序的生產狀態,自然在無形中就化解了很多城市管理難題,有效解決了“城市病”問題,同時也釋放了農村的大量資源,讓土地得到了高效的利用,大力發展了農村經濟,讓“三農”問題不再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棘手難題。

這樣一來,很多眼下難以緩解與解決的突出問題,如節假日上億人次的迴流高峰,導致交通不堪重負,以及依靠“科技”手段實施的引起人們恐慌心理的轉基因工程導致的糧食安全問題等,都能夠通過農村的經營發展而迎刃而解。

可以說,救農村,就是救城市;發展農村,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城市,讓城市輕裝上陣。那麼,為什麼我們放著農村巨大的資源與市場不去挖掘,而要將希望完全寄託於城市這一個維度上呢?

何況,現在我們完全有經濟能力通過一定時期內國家調動資源的方式,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業發展的基本面,建立、健全農業產前產後的產業結構體系,實現農業在種植、加工、運輸、市場銷售等環節的現代化,並通過良好的政策設計與部署,引導農民回鄉經營,在中國遼闊的農村地區,通過利用自己獨有的自然稟賦與比較優勢,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

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民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村繁榮,離不開健全的農產品加工體系。

這種體系確保了初級農產品向農業製成品的升級轉換,也確保了土地產出與市場效益的順利銜接,同時也是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工業化打通產業鏈,進行深度融合的時代需要,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所在。其具體形式表現為,農民通過土地經營獲得的大量農產品,將其出售給當地的加工企業,企業再通過現代化生產,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形式,加工成市場需要的產品,形成初級農產品—農產品加工—農業製成品的完整的農業產業鏈,然後在市場上批發銷售,打通農村與城市消費市場,形成交易閉環,並進行持續循環。

如此一來,農村與城市之間不僅形成了一種分工明確、互通有無的“交換經濟”,實現工農互補,維持城鄉發展的良好產業形態與商業生態,實現整體社會的一種和諧,更重要的還在於,這種基於農業生產發展形成大量、豐富的農業產出,帶動農村加工企業的發展,形成農村成熟、完備的農產品深度加工機制,拉長產業鏈,無形中也促進了農村工業化的本土化起步與成長,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安置,從而在農村本地形成一種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工農一體、農工互促的內在循環與發展體系。

那麼必然的,農村工業化的日漸起步、成長、成熟與壯大,理清了農村發展關係,而將從事農業生產與農業加工的人員有序分離開,實現他們不同區域與工種的作業,並通過道路、廠房、倉儲空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帶動了城鎮化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當地商事活動的興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與繁榮。

顯然,這種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生產力提高,繼而實現更多農產品產出,繼而促進農村工業化發展,從而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最後實現城鎮化的互相促進的發展機制,形成推動農村發展的不同梯次的複合型農業產業結構,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繁榮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撐體系,這一支撐體系的中心環節與關鍵所在便是農產品的加工機制,它是吸收下游初級農產品,進而通過加工,實現農產品增值,然後利用農業製成品這一上游產品,打通城鄉消費市場,實現農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樞紐,也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促進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是實現城鄉經濟同步發展的最有力推動力量。

4農村:從脆弱的基礎設施著手

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否,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破除發展瓶頸,吸引資源、要素流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發展“硬件”和“軟件”,這包括交通、水利、信息網絡建設等。顯然,對於農村而言,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都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完善力度也便顯得尤為迫切。

所謂“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網絡的發達與否直接關係農村與外界的經濟聯繫是否通暢,我們的農村長期處於交通、信息閉塞的狀態中,外面東西進不來,自己的東西出不去,信息不暢,這都是導致農村落後的重要因素,我們發展農村,實現農村的現代化,首先就要在這些最基礎型的方面著手,打通關節,實現資源、要素、信息等在農村的順利流動流通,確保城鄉之間、農村與農村之間,乃至農村與世界之間直接形成順暢的溝通體系,保障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順暢流動。甚至,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農村的情況,從實際、需要出發,在部分有條件的地方,修築高速公路、鐵路,實現農村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集散,城市可以發展高速公路、鐵路,農村未嘗不可以,只要有客觀存在的需要或基礎性條件,我們完全可以進行相關建設,這也是實現農村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的重要一環。

當前,我們農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整體上依然處於較為原始、落後的狀態,尤其是較為偏遠的地區,道路破敗,長年失修,從根本上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我們一方面在城市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城市存在嚴重的低水平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另一方面在一些貧窮落後的農村地區存在嚴重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短缺,這方面的強烈反差凸顯出我們在農村交通基礎設施上有著巨大的發展完善空間,加大對廣大農村地區在這方面的投資力度,做好補短板工作,既是我們改善農村面貌,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突破口,也是在當前我國經濟處於嚴重下行過程中通過國家投資的方式,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而且,我們要統籌城鄉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首先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手,通過農村道路交通網的建設、發展與完善,促進資源和生產要素迅速流入農村,繼而間接推動農村工業化、信息化在農村的順利落地,實現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

可見,建設好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就可以實現牽一髮而動全身,迅速推動其他方面在農村的落地,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效果,其積極意義不可謂不大。

長期以來,農村靠天吃飯這一制約因素極大限制了農村的發展,遇上風調雨順,就能五穀豐登,但一旦遇上災害性天氣,顆粒無收,也是常事,所以水利對農村而言是關乎農業收成的極端重要因素,興修水利,建立、健全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永遠都是關乎農村興衰的頭等大事。通過水利的基礎設施建設,運用江湖河流的天然之便,或人工造湖、鑿井等方式,將農村田地用水的溝、渠網絡化,形成蓄水、放水在管理調度上的科學化、體系化,最大限度地規避自然風險,不再看老天臉色,實現旱澇保收,造福於民。

我們要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深入、有效地對農村土地這一重要資源做好精心、科學的呵護與利用。發展農業,從事農業經營,實現農業現代化,沒有成熟、完備的水利、灌溉設施顯然不行,我們要引導農民積極種田,進行農業生產,就必須給他們提供良好的農業後勤保障,解決他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現實難題,那麼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農業灌溉用水問題,確保他們在旱澇災害面前有健全完備的應對機制。

因此,要大力加強農村水利灌溉設施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及政策引導,讓社會資本進入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形成國家與社會資本投資、開發、建設農村水利工程設施的機制,與健全的防洪抗旱水利綜合網,為農業生產提供強大的水利支持,提高農業經營的抗自然風險能力,確保農民旱澇保收,切實解除農民生產上的後顧之憂,不再停留於過去傳統落後的靠天吃飯的狀態,為打造與發展現代農業拾遺補缺,彌補缺漏,提高農業經營的現代化水平。

21世紀是網絡的世紀,網絡的興起帶動了資源、要素在網絡虛擬世界的迅速傳遞,並通過線上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流動,為線下實體發展提供更廣闊、巨大的發展空間支持。

如今,網絡的興起與應用已經在城市迅速發展,並日益深化,且朝著全方位、多層次與寬領域輻射。那麼,要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自然也要確保農村不能脫離網絡的存在而成為一個獨立王國,必須緊緊抓住網絡方興未艾的契機,佈局農村網絡建設,促進信息的現代傳播,讓農村更廣泛地參與網絡的現代革命,促使資源、要素在網絡上與外界密切聯動起來,打造線上與線下一體的現代發展革命。

通過農村網絡設施建設,讓農民第一時間就能獲取關於農業經營與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第一手信息,是我們建設現代農村,進行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農民應對市場變幻、轉換經營方式、改善農業經營管理,進而增加收入的有力舉措。而且,通過城市建設、應用網絡的實踐經驗,提高農村網絡設施建設的科學化與針對性水平,發揮後發優勢,通過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工業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縮小與城市的發展差距。

5農民:職業教育與專業支持

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現農業發展與農村進步,必須重視科技的引領作用。既要推動科技下鄉,深入基層,引導農民用科技武裝頭腦,科學種田,經營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產量,又要用科技在選種、施肥、噴藥等事關農作物生長環節上努力下功夫,最大限度地保證作物健康成長,確保食用安全,打造生態、安全農業。

打造現代農業,必須加大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科技成分,用科學技術深入武裝農業生產與經營中的每一個環節,確保科技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引領作用。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根本的因素,要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強化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科技含量,就必須提高農民的科學水平。針對我們國家農民知識水平普遍較低的狀況,必須狠抓農業知識下鄉、下基層活動,並推動其建立長效機制。可以依託我國農業科研院校數量多、分佈廣的資源優勢,組織專家、學者深入基層,密切聯繫對接農業實踐,進行農業科技推廣,傳授農民農業經營知識水平與的同時,提供現場指導,真正讓農業科研院校這一大好農業資源形成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指導農民科學種田,進而帶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並讓其形成長效機制。同時,深入開展農業院校學生通過社會實踐調查的形式,幫助農民科學經營,並將農村作為學習、實踐的大課堂,選取有普遍性與代表性的問題作為課題加以研究,發揮專業優勢,形成支援“三農”的重要力量。另外,通過在農村實施的網絡設施建設,直接形成讓農民與農業專家進行網上交流,實現科研與生產、農民與專家的密切接觸,為農業經營提供智力支持,為農民解憂。

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與渠道密切農業科技與農民的直接聯繫,在為農民帶去更多經營農業的現代科技知識,推動他們科學種田種地的同時,形成農業生產的支持機制與力量,生產出更多高產質優的農產品,滿足社會需求,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同時,要通過科技手段,對選種、施肥、藥物研製進行科技攻關,確保種子、肥料、藥物的絕對安全可靠,要摒棄那種只顧增產,不顧安全;只顧效益,不計質量;只顧一時解決問題,不顧潛在安全隱患的急功近利的科技研發態度,以對農業安全、對自己食用安全、對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工作作風做好維護農業生產與安全保障的科研後勤工作,做精心呵護農業成長的科技天使,用安全、高效、穩定、無害成分的種子、肥料、藥物支持農業,呵護農業,服務農業,做農民、農業、農村的貼心人。

從根本上說,解決三農問題,離不開健全的農業產業結構、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與科技興農的支持,就是要通過這些健全、完善的農業發展“硬件”與“軟件”建設,在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稟賦效應的基礎上,更加強化農業發展的現代成分,打造生態農業+科技農業。

6城市與農村,豈能厚此薄彼

社會是由城市和農村組成的,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是城市像城市,農村像農村,通過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進行彼此間的通力合作,並根據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對政策進行不斷完善與優化,使之對城鄉間的產業共促形成更加優質的對接與扶助,形成城市和農村這兩個系統共同發展的社會格局。

所謂城鄉一體化,應該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實現的城市和農村在發展水平上的同步,而不是城市無限擴張,消滅農村,或者將農村作為城市的附庸,以實現城市與農村的協同發展,互通有無,形成一種生產、消費與分配的帕累托最優。

這種依靠城鄉兩個系統,發揮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優勢,用兩條腿走路,形成城鄉同步發展的邏輯,進而實現整個社會的繁榮,才是正確的方式,也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與成熟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