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水果年入84億,15年開出2800多家門店,他的財富真經是?

賣水果年入84億,15年開出2800多家門店,他的財富真經是?

【人物名片】餘惠勇,深圳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2年,百果園第一家門店開業;2017年,百果園門店達到2800多家。

歷經16年風吹雨打,餘惠勇始終專注做水果,讓百果園成為國內最大的水果連鎖品牌。

他說:“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

經營水果連鎖店

餘惠勇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雖然畢業後進入體制內工作,但是心裡一直有一個創業夢。

他曾研製出一種食用菌,投入市場後迅速賺到十幾萬;也曾帶著400元南下深圳,做水果批發,攢下200多萬元的積蓄。

這個期間,餘惠勇發現,市面上有不少批發市場和商超,卻沒有一家專門的水果連鎖店。於是他決定自己創業:經營水果連鎖店。

2001年,餘惠勇創立深圳市百果園

事業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百果園第一家水果連鎖專賣店開業。

當時,水果連鎖經營模式在國內尚未成型,餘惠勇需要自己一步步探索。他創新性地實行加盟模式,並且建立了一套可複製的水果零售標準。

首先是果品標準。餘惠勇將水果分成三級十等,即按照水果品質分成A、B、C三級,每一級又按照個頭分成大、中、小三等,此外還設有招牌級別。

其次是門店標準。門店主要選在大型中高檔社區,大小以50平米為佳,設計成田園風格,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購物體驗。

最初的加盟模式,讓百果園得以快速擴張。後來,由於維護成本升高,餘惠勇轉做直營模式,讓百果園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賣水果年入84億,15年開出2800多家門店,他的財富真經是?

打通供應鏈環節

在餘惠勇看來,對於水果,消費者追求的無非就是“便宜”和“好吃”。而這涉及採購、配送、零售等各個環節,所以他決心自己打通全產業鏈。

在種植方面,2002年,餘惠勇投資了安遠東江臍橙開發有限公司,並且親自下田種植柑橘類果品。隨後,他在海南、雲南投資建立了兩塊蜜瓜及葡萄種植基地。

同時,他聘請眾多農科專業畢業生研究種植技術,然後與全國各地的果品基地進行合作。一方面免費輸出種植技術,提出生產要求;另一方面提供銷路,甚至採取包銷模式。

在物流方面,餘惠勇自建倉儲配送到終端零售。目前,百果園在廣東地區共設有4大倉儲中心,單個面積平均10000米,提升供應效率,節約成本。

對於倉儲和運輸,他也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在倉儲中心,不同的水果要按照不同的溫度存放,比如奇異果要放到0℃的冷庫,葡萄要放到2-5℃的冷庫。運輸時,要控制車速,比如運輸草莓的車輛,時速不能超過40km。

“如果我們買的,和外面賣的都是一樣的水果的話,那我們的價值又何在呢?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替顧客選購與眾不同的水果。”

賣水果年入84億,15年開出2800多家門店,他的財富真經是?

線上線下一體化

2008年,電子商務風起雲湧,傳統企業紛紛謀求觸網轉型,餘惠勇也抓住風口,推出B2C水果電商平臺——網上百果園,開啟電商道路。

經過多次探索,餘惠勇終於找到了合適的電商模式:“把線上作為門店跟顧客交互和引流的一個工具,把線下作為線上的前置倉和體驗店”,即線上線下一體化。

餘惠勇很清楚,要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還需要引入一個有線上運營經驗、對市場反應敏感的團隊。最後他收購了一米鮮,一米鮮創始人焦嶽出任百果園副總裁,負責電商創新業務。

“百果園是一家傳統的企業,以前視野並沒有那麼寬。一米鮮加入後,我們首先在視野和互聯網意識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百果園線上運營中心總監蘇彥說。

線上線下一體化後,百果園有到店、線上下單自提、以及一小時商品到家三種模式供客戶選擇。這種“實體店+線上虛擬店”模式,不僅擴大了單店覆蓋半徑,提高了單店收入,還讓消費群體變得更加年輕化。

2017年7月,百果園線上銷售額破億,全年銷售額高達84億。

如今,餘惠勇仍然在為“將百果園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的果業公司”這一終極夢想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