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

2018年1月以來,土耳其里拉在溫和中開啟了一輪貶值行情,隨後在8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宣示加徵土耳其鋼鋁產品關稅至20%~50%後,里拉遭遇瀑布式貶值,當日最高貶值幅度達22.63%,最後收於6.4280,貶值15.9%,8月12日裡拉再次遭遇強勢貶值,美元兌里拉匯率一度升至7.2149,隨後幾日逐步回落,至今維持在美元兌里拉5.8左右。

從3.7125的低值到8月12日7.2149的峰值,8個月時間,里拉貶值幅度高達94.34%。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

作為世界第18大經濟體,中東第一大國,人均GDP 9500美金,高鐵里程3000公里,土耳其貨幣危機的產生,有一系列原因,外債規模偏大、人為導致低利率長期運行、國債利率畸高、土美關係日趨緊張,疊加美元加息、外資迴流,最終這個被世界廣為看好的“新興之花”瞬間隕落。

從中期來看,隨著美元指數日益提升,非美貨幣尤其是近期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一輪貶值行情,包括人民幣。

從2018年3月27日美元兌人民幣6.2326到8月16日最高6.9587,人民幣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貶值了11.65%。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

貶值的背後,我們的外匯儲備、外債總額有什麼變化?央行、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我們的外匯儲備31428.20億美元,同期外債總額18435億美元,扣掉外債,外匯結餘1.29萬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外資撤離形成的現有儲備離境,以及我們維持進口所需,則1.29萬億中可以動用的儲備只有數千億而已,杯水車薪。事實上,根據央行外匯儲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外匯儲備較3月底下降了248.74億美元至31179.46億美元,隨著中美貿易戰在繼續惡化,考慮到即將進行的中美二次談判,如果我方增加對美進口,則可動用儲備將再次下降。外匯儲備的可動用規模有限,極大遏制了在匯率市場上維持幣值穩定的後備力量。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

再從外債總額頭寸對外匯儲備的比重來看,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佔比下降,並達到41.4%的低位後,開始逐漸攀升,到今年一季度該比重已經達到58.66%。從外債結構來看,依次呈現出中央銀行外債>廣義政府外債>直接投資外債>其他部門外債>其他接受存款公司外債的情形,表現出我們在政府與央行外的金融與非經融部門,存在大量的外債。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

2018不是1997,可以拿大筆大筆的外匯儲備與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炒家抗衡,在股市、債市陷入泥潭,房市高溫難退疊加“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消費低迷、社融低迷……經濟下行的巨大威脅可能需要再次啟動基建投資形勢下,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貨幣,“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又該何以確立?

一堆待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