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國企新跨越」⑦陶關亮:促進水利改革 助力「興水強滇」

“希望在水,發展在人,動力在改,關鍵在黨。”經過11年的創新發展,雲南省水利水電投資有限公司積極推動全省水源建設、水網建設、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始終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加快市場化步伐,服務好民生水利,助力雲南省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

精彩觀點:探索籌資模式,增強造血功能,為雲南省水網建設和水利事業的跨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雲南國企新跨越」⑦陶關亮:促進水利改革 助力“興水強滇”

雲南水投是雲南省屬兩個公益類重要骨幹企業之一。2007年3月掛牌成立,承擔雲南水利水電核心資產的運營管理投資收益、大中型水利項目開發投資管理經營、地方配電網項目開發投資管理經營、水利建設融資四大職能。公司成立後,從7名員工做起,經過11年的發展,現內設12個職能部門、8個二級公司和17個三級公司,水利融資也走出了一條發展之路。

公司成立之初僅有2000萬元現金資本,並處於三無情況:無抵押資產、無優質核心資產和資源、無人才。面對重重困難,公司始終堅持以水利為主,本著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資本參與的原則,按照優質核心資產帶動、政策性扶持推動、經營性項目促動,依法治理、規範運作、穩健經營、科學發展的思路,努力把握政策先機,腳踏實地做好基礎工作,積極探索實踐“政府+投資公司+項目+銀行”的籌資模式,努力盤活存量、吸引增量,不斷增強造血功能,投融資及運營管理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有力促進了全省水利建設跨越發展。截至2018年6月,公司資產總額達344億元,其中公益性資產總額173億元,經營性資產總額171億元。

經過11年發展,雲南水投累計融資341.7億元,其中公益性水利建設項目融資175.431億元,經營性項目融資166.3億元,累計投資公益性項目2049個,其中水源工程646個、湖泊治理工程2個、干支渠防滲工程1065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322個、渠道配套建設項目9個、堤防治理工程4個、滇池北岸綜合治理項目1個。水源工程新增蓄水量22億立方左右,解決了城鄉生活用水、水質型缺水、工程缺水和資源型缺水等問題,為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提供了保障,且兼顧了防洪和生態環境保護。公司參與的一大批“潤滇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項目在防洪、抗旱、灌溉、供水等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為全省“十一五”“十二五”水網建設和水利事業的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公司全面做好農村增效擴容項目。“十二五”期間,完成農村增效擴容水電項目101個,完成投資6.5億元,改造總裝機容量24.4萬千瓦,改造後裝機容量35.6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11.2萬千瓦,實現新增年發電量7.4億度。

精彩觀點: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助力滇池水環境顯著改善;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變廢為寶,發揮了堰塞湖的灌溉、發電、防洪和旅遊等綜合效能。

「雲南國企新跨越」⑦陶關亮:促進水利改革 助力“興水強滇”

目前,雲南水投在水利方面有兩個重點項目,一是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它作為雲南省一項公益性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是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六大工程措施的關鍵性工程,也是雲南水利建設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工程2008年12月開工建設,2012年9月下閘蓄水,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水運行,總投資84.26億元,由三個部分組成:蓄水樞紐、大型地下泵站、輸水線路。

截至2018年6月,累計向滇池補水26億m³。其中,Ⅰ類水1個月,Ⅱ類水42個月,Ⅲ類水9個月,總體達到了工程設計的地表水河流Ⅲ類標準。通過向滇池補充穩定優質水源,滇池水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對滇池水汙染的治理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生態補水效益明顯。2015年11月,滇池治理首次通過環保部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專項規劃考核。2016年,滇池水質由劣V類轉為V類,這是31年來滇池水質首次全年保持在V類以上。

二是公司承擔了魯甸“8·03”地震形成的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通過2年時間,公司在“搶險保安”“保安減災”的基礎上堅持除害與興利結合,將堰塞湖建設為控制性水庫,使堰塞湖成為綜合利用的樞紐工程,發揮灌溉、發電、防洪和旅遊等綜合效益。目前,通過合理處置,確保了下游10個鄉鎮、3萬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3.4萬畝耕地不受影響。

工程總投資33.0735億元,截至2018年6月,累計完成投資22.47億元。工程建成後,可蓄水1.85億立方,解決下游3.6萬人飲水和4.6萬畝耕地灌溉。同時,在牛欄江下游梯級電站調節運用中還將發揮重要作用。

精彩觀點:雲南水投實施‘掛包幫’‘轉走訪’,深入開展精準扶貧脫貧工作,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群眾脫貧致富奠定堅實基礎。

「雲南國企新跨越」⑦陶關亮:促進水利改革 助力“興水強滇”

雲南水投認真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扶貧攻堅“掛包幫”“轉走訪”號召,深入開展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先後向文山市、寧蒗縣、師宗縣等地捐助11次,合計捐款400餘萬元。

2016年以來,公司掛鉤師宗縣龍慶鄉落紅甸村,明確了“五個一”扶貧思路,即落實一支隊伍、一筆資金、一套基礎、一項產業、一個目標,推進精準扶貧。公司累計投入216.38萬元,協調676.6萬元,解決水、電、路、住房等基礎設施和700畝特色辣椒種植,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群眾脫貧致富奠定堅實基礎。

精彩觀點:開展‘組織力提升工程’,抓住黨建工作的‘牛鼻子’,著力打造黨建品牌,為公司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雲南國企新跨越」⑦陶關亮:促進水利改革 助力“興水強滇”

首先,雲南水投公司黨委認真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築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抓住“組織力”這個黨建工作的“牛鼻子”,著力打造黨建品牌。在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中實施“組織力提升工程”,深入開展三級聯創,公司高層抓示範、中層抓執行、基層抓規範,提升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組織戰鬥力、推動發展力、文化凝聚力,為公司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是以基層黨支部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公司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統一制定印發“三會一課”、學習教育、談心談話等8個制度,重點抓制度的貫徹、落實和執行,健全基本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提供基本保障,夯實基層基礎。

三是著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公司充分利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啟動巡察工作,保持高壓態勢,形成有力震懾,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業環境,以黨建促經營,以經營促黨建。

精彩觀點:激活創業新模式,實現稅收、利潤‘雙上億’,助力雲南打造‘綠色能源牌’。

主動融入和服務雲南的發展,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綠色能源牌”的部署,雲南水投將堅定不移做強水利主業,以“開發水資源、發展水產業、創造水價值、傳播水文化、服務水市場”為企業使命,激活創業新模式,發揮水投融資平臺作用破解地方資金短缺、水利基礎薄弱的困境,依託“十三五”400億水利融資配套資金,緊緊圍繞水利“十三五”規劃中12件大型、189件中型、422件小型和179件連通工程,聚力攻堅,推進“投融建管運”一體化改革,上下聯動,努力實現從“源頭”管到“龍頭”,在水利建設和服務地方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其次是在節約用水上下工夫,公司下一步需要逐步引導農戶提高用水的商品意識,將水資源的利用從商品化、市場化、規範化、節約化來發展。

公司還將深化改革攻堅,出清殭屍企業,規範內部管控,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創新活力,全面提升水務市場服務能力,努力實現2020年資產達500億元,收入達50億元,利潤5億元,做到2018年控得住、2019年穩得住、2020年在跑步,努力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實現集團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