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小程序上線後一年就上線了58萬,在越來越多的關注中,2018年6月底小程序C端用戶達到2.8億、小程序數量達到100萬。

據統計,小程序TOP200榜單中,工具類小程序佔比最多,高達30%,零售類小程序佔比21%,內容類小程序佔比8.5%,泛娛樂與餐飲類小程序分別佔比8%,旅遊類小程序佔比為7%,生活服務類小程序佔比為6%,出行類小程序佔比為4%,金融類小程序佔比為 3.5%,遊戲類小程序佔比為2%,教育與體育分別佔比為1%。

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根據2018下半年小程序白皮書發展預測,2018年小程序數量將突破300萬。而這個數據研究報告將會給予開發者、運營者、創業者、投資人更多行業洞察和啟發,深入理解小程序如何賦能新商業機會。

入局動力充足,被動和主動推動力都很強勁

站在風口上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追風者,一種被風捲起來的人。

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像摩拜,小程序端每週可以免押金騎行3次,於是貢獻了一半的新增用戶;

像於小戈,燒了2000萬做了兩個APP不見起色後,在雙十一All in小程序獲得2200萬銷售額;

像2017年3月還在裁員的禮物說,在11月上線了小程序後快速爆發,在今年端午節刷了一週的屏;

像美麗聯合,半年時間累計在小程序投入超過1億,獲客9000萬,1/3產生了消費;

……

這些都是追風者。

因為這些追風者,風勁越來越大,也捲起了越來越多的圍觀群眾。資本在下注、玩家在盈利、媒體在吹捧、用戶在依賴,這樣強勁的風口使得那些觀望者無法做到隔岸觀火,他們被小程序的風口吹著被動前行。

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開始OFO是沒有小程序的,但風口讓它必須有一個小程序,否則難以和帶來一半新增用戶的摩拜抗衡。如果競爭對手一半的用戶在小程序端,那代表著沒有小程序的你將損失一半的用戶。

風口上,從不缺少創業者

徐佳義原來在一家公司負責軟件研發,做了小打卡小程序後流量暴增,毅然辭職從成都來到北京,之後拿到騰訊的投資,現在搞得風生水起;趙團結原本是一名前端工程師,聖誕節期間突然火爆的聖誕帽頭像為他的小程序帶來了4000萬的PV,隨後他註冊了杭州老實人網絡科技公司,專職去做小程序開發,很快又做出了神在創造我時、奇妙卡片等爆款小程序。

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小程序對於技術創業有天然的優勢,對社交傳播的理解加上技術背景的加持使得他們可以快速獲得流量的青睞。他們能夠借新事物快速上位,為那些還在觀望的開發者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中小企業、商家沒有開發實力,就不能玩轉小程序了?現在大的小程序開發商也已經給商家開發好了模板,商家只需要簡單操作就能擁有自己的小程序,而他們的入局無疑是加大了小程序的體量。

生態是微信的專長,它在不斷打造的良好生存環境等你入局

10億用戶只是微信給生態中玩家們的禮物之一,它的開放是目前國內互聯網環境中最好的,雖然你仍無法打開淘寶和短視頻的連接,但是你可以在公眾號和朋友圈發佈任何一個內容平臺的導流連接或二維碼(如果你願意把粉絲導向其他平臺的話)。

從連接能力的開放到插件功能的優化,到內嵌網頁、分包加載、代碼倉儲、激勵廣告等功能的上線,小程序不斷地在被賦能。

主動入局和被動入局小程序,差別居然這麼大!

每一個功能的增加和優化,帶來都是門檻的降低和變現能力的提升。加上不斷提速的審核和更規範的運營規則,小程序生態正在趨近於完美,這對開發者、對企業、對用戶都是正向的激勵,它會讓生態的生命力更強,也會帶來更多的入局者。

畢竟連微博上線了一款【 微博極速版看明星視頻搞笑八卦】的小程序,抖音也嘗試在小程序搶流量(不過被微信封了),這兩款軟件都算是流量大戶了,卻仍不肯錯過小程序帶來的機會,而你,是想要等著風口過去、被動入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