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文科最高分陳婷:夢想+奮鬥+堅持=如願以償

岳陽文科最高分陳婷:夢想+奮鬥+堅持=如願以償

長江信息報訊 記者 首席記者 孫麗芳

對於岳陽縣新開鎮興隆村這個寧靜的小村莊來說,今年夏天迎來了一個重磅消息——村裡出了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名牌大學生!

“家裡的親戚朋友都說我很爭氣,我也很高興!”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錄取,陳婷很是喜悅。

陳婷畢業於岳陽縣一中文科1501班,高考考了682分,是岳陽市文科最高分。

近日,記者採訪了陳婷和她的班主任,一起了解她的“學霸”成長之路。

考出好成績有些“意外”

“陳婷性格外向,平日的學習中,尤其是課堂上,陳婷會主動提出自己的思考意見,還曾是班上第一任班長,為人很大氣,甚至很‘霸氣’……”班主任許柳明介紹,陳婷學習自主性極強,思維活躍,在今年的高考中,她在全省排名16名,語文是全省萬分之一。

說起陳婷,許柳明讚不絕口,他說,學習本來是一件苦事,但她樂觀又自律,雖然家境不好,一直受到學校的物質資助,但不卑不亢,懂得感恩和珍惜。

記者聯繫陳婷時,她並不在岳陽,而是去了深圳的叔叔家。

“得知高考成績,我有些出乎意料。”陳婷說,她查詢到成績時,一直處於一種不敢置信的狂喜中。平時她也會拿第一,但次數很少,而且數學是她的弱項,英語成績也很少上140分,高考前夕語文成績一直不上不下,有時在高手如雲的班裡還考過倒數。

陳婷說,在高考考場上,她很慌張,語文是第一科考試科目,她整顆心都加速在跳動,直到把社科文閱讀選擇題全部寫完心情才稍微平復下來。

在其它科目開考前,她也不時產生了“要是考不好怎麼辦”這種念頭,她想了很多辦法,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我跟自己對話,騙自己說沒關係,不要想,考試的時候就沒有想了。”陳婷笑著說,真正在考試的時候,反而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心思了,投入考試盡力做到最好。

高考成績出來,陳婷最終考了682分。其中,語文129分,數學148分,英語148分,文綜257分,沒想到她還考了全市的文科最高分,皆大歡喜。

面對挫折有一顆樂觀的心

陳婷的父親是岳陽市一家旅遊公司的旅遊大巴司機,一般出車幾天才回來一趟。

提到自己的家庭,陳婷並不避諱:“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沒有母親,父親忙於工作。”她說,自己和父親交流並不多,父親對她的培養完全是放養,幾乎不過問她的學習,更不會逼她上補習班。

每當得知高中大小考的成績時,他總是那麼幾句話:“還不錯,順其自然。”

陳婷笑著說,可能得益於父親的這種“放養”,所以她在學習上很獨立,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強。

父親常年在外跑車,陳婷從小到大主要靠誰照顧?

“我奶奶。”陳婷的奶奶今年已經65歲了,身體不是很好,有一些老年人的慢性病,但是對於這個孫女,卻是萬般寵愛。

“說來慚愧,我小時候還會幫奶奶洗碗啥的,長大了整個人都懶了,我奶奶也不讓我做什麼……”陳婷透露,奶奶生活上事無鉅細地照顧她,讓她安心讀書。

雖然在單親家庭裡成長,言談中卻很樂觀,老師和同學們對她的評價也是如此。

只有一部分特別要好的朋友,才會認為陳婷“有一點點封閉”。

“我外表可能看起來很陽光,其實還是有點內向的,偶爾也會有一點點自卑,自尊心比較強,更多的時候,正能量爆棚……”陳婷笑著剖析自己的性格。

上課認真聽講很重要

得知陳婷考上了北京大學之後,不少人會來向她討教學習方法,陳婷認為在各科的學習中,自己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習慣主要有這些:

語文該背誦的時候,大聲朗讀,這樣會記得更深刻,背不下來的,一定要多瀏覽,加深印象,要多閱讀,養成喜歡閱讀的愛好和習慣;

數學一定要克服粗心的毛病,有意識地改正,抓住自己可以拿到的分,這很重要;

英語要把單詞儘量記牢,保持一定的做題量,把英語字練好,卷面要整潔;

文綜,一定要注重教材,朗讀和默讀都可以,掌握答題技巧,注意要點多面廣。

“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聽從老師教誨,老師的節奏一般比較科學,重視錯題重做。”陳婷介紹,在高三時,她一天的學習都是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的,只有高三後期才在寢室裡加點班。

不像很多同齡的女生一樣,有困難可以和媽媽傾訴,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陳婷是怎麼解決的呢?

“可以傾訴的我會選擇告訴朋友,無從傾訴的我會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如果只是學習上的困難,我會去請教老師和同學。”陳婷說,在緊張的備考中,吃好睡好,保持適度的鍛鍊,給自己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很重要。

她偶爾也有非常緊張的心情,也會去告訴關係好的同學,一起互相打氣,心情就會平復很多。

“如果考場上緊張,在開考前一定要告訴自己不要慌,不要讓自己恐懼可能的結果,就算騙也要騙過去。”陳婷以自己的親身體會給學弟學妹們這樣介紹經驗。

對燕園生活滿懷憧憬

“我覺得自己不算名副其實的‘學霸’。我學得並不十分紮實、靈活,考試的時候發揮不錯而已。”陳婷謙虛地說,她的考試成績還比較符合師長的期待。

曾經高三中途有一段時間,她整個人的狀態非常不好,家人和老師都非常擔心,她很慶幸,自己挺過來了。

“無論是家人、老師,還是同學,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一不可,我非常感謝他們!”陳婷說,她對別人給予的關愛始終充滿了感恩。

高考中的表現已經是過去式了,她很感謝高考這個公平的平臺,讓她有了一個更好的機會去求索。

說到自己所錄取的專業,陳婷還講述了這樣一段“隱情”:北京大學中文系曾經是她上初中的“戲言”,上高中後,她愈發覺得實現目標的艱難,加上對專業不瞭解,有點膽怯。填志願時,她幾乎都要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志向”,本來想過要學小語種,後來左思右想還是放棄了。而對經濟、金融等熱門專業,她並不感興趣,也覺得自己學不好。經過一系列的考慮,加上在愛好的引導之下,她把中文系作為了自己的第一志願。沒想到,多年之後,她真的如願以償。

大學生活即將開始,陳婷也對馬上要到來的新生活充滿了期待:“我希望有很棒的教授,很棒的同學,很好的氛圍,作為南方人,我還很想去體驗一下北方的大澡堂……”

至於以後要做什麼,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陳婷這樣說:“我不是一個愛規劃的人,幾乎沒有什麼長短期目標。未來朝著光亮走下去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