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海外市場收縮 欠債與「賣身」傳聞頻現急需自救

原標題:ofo退出西雅圖 “缺錢”現連鎖反應?

據報道,ofo近期將從8個國家和地區撤出或暫停服務;欠債與“賣身”傳聞頻現,ofo急需自救

8月14日,美國聖地亞哥市當地媒體KUSI NEWS報道,ofo將於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圖市場,45天內退回用戶押金。這些自行車被聖地亞哥的一個回收中心以3美元/輛的價格收購。此前7月30日,西雅圖市議會通過法案,要求共享單車企業每年支付25萬美元的經營許可證,ofo方面稱不會續約。

近日,ofo宣佈將在兩個月內減少在澳大利亞兩個城市的業務,並著手關停澳大利亞業務。此外,ofo小黃車還被爆出將暫別德國市場,計劃中止多數美國業務,以及宣佈停止中東地區的業務運營。至此,ofo小黃車進入全球20個國家的200座城市的海外戰略開始走向收縮。根據媒體公開報道,近期ofo將從印度、以色列、中東、澳洲、德國、美國、西班牙、韓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撤出或暫停業務。

與此同時,ofo在國內陷入融資危機,各種出售傳聞層出不窮,從欠債15億元到賣身15億美元,雖然公司層面不斷否認,但有ofo員工告訴記者,公司內部已經人心浮動。ofo將何去何從?

中國留學生調查:海外市場收縮

就在一年前的8月17日,ofo在西雅圖投放了1000輛共享單車,開始進軍美國市場。

“以前我家周圍還有,但感覺現在少很多了。騎ofo小黃車第一次是免費的。美國人覺得小黃車挺好的,因為很方便。現在新出了一種電動的,感覺原來的單車都被替代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的子昱辰告訴新京報記者。

西雅圖的兩位留學生表示沒有騎過ofo小黃車。“學校附近和市中心見過大量的共享單車。感覺挺多的,利用率挺高的,費用好像是1美元一次不限時間,周圍的朋友有騎的,但是留學生很少,主要是美國人。”周楷為表示。

近日,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的兩位留學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在當地沒有見過ofo小黃車,但見過其他公司的共享單車。“墨爾本街上很少有騎的,騎自行車也是全是騎自己的自行車。”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OFO、Obike、Reddy Go是澳大利亞三大共享單車公司,但它們都表示要撤出澳大利亞市場。

“在全球範圍內,每輛自行車的使用率每天大約3-8次不等。墨爾本和布里斯班的使用率明顯低於其他城市。根據運營商提供的資料,澳大利亞每輛自行車每天大約有0.3至0.4次旅行。”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研究發現。

美國媒體認為,共享單車依靠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地區和用戶的頻繁使用來實現盈利。對於騎行時間超過5到10分鐘的路程,這樣的交通方式並不舒適。

因此,人口密度低、分佈廣的美國城市並不需要此類服務。此外,美國人不太能容忍讓大量自行車停放在人行道和小街小巷裡,而便捷的停放對於這些服務來說必不可少。

澳大利亞媒體報道,ofo方面表示,退出澳大利亞市場是公司作出的戰略性決定,將以國際視野聚焦優先市場。與此同時,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暫停澳大利亞以及多數美國業務,德國、西班牙、中東地區也在此次撤退之列。

據留學生反映,國外多地區規定,騎行單車須佩戴頭盔,否則有可能違反當地規定。為此,ofo在澳洲等地推出了有頭盔的小黃車,此舉無疑會推高成本。

據消息人士透露,由於戰略考慮,ofo小黃車將只在巴黎、米蘭和倫敦三個歐洲城市運營。面對全球範圍的業務調整,新京報記者多次聯繫ofo小黃車,截至發稿並未獲得具體的回應。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認為,“共享單車海外路線更多地是宣傳公關,炒作大於實際的落地。實際對當地的交通運輸的緩解,以及綠色出行的幫助非常有限。”

ofo的上一輪融資還能花多久?

ofo小黃車最近一輪融資在2018年3月份。當時ofo小黃車宣佈完成E2-1輪融資8.66億美元。該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灝峰集團、天合資本、螞蟻金服與君理資本共同跟投。

在此之前,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先後兩次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將共享單車作為質押物,以此獲取阿里巴巴共計約17.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重資產、重運營”打破了資本對於共享單車的盈利憧憬。經過2017年行業廝殺之後,摩拜投身美團懷抱。哈羅單車憑藉“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戰略贏得了一席之地,獲得螞蟻金服、復星集團等青睞。唯有戴威苦苦堅守。

6月,《財新週刊》報道稱,一名瞭解ofo財務情況的人士提供的截至5月中旬的ofo財務數據顯示:ofo對供應商欠款12億元左右,城市運維欠款近3億元,合計欠款15億元,押金餘額35億元左右。賬面可動用現金不足5億元。

該消息隨即遭到ofo方面緊急闢謠,否認上述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