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是怎樣脫穎而出的1

愛立信全球總裁CEO衛翰思先生說:“我們淨重華為這樣的對手”

3Com總裁克勒夫林指出:“任正非的故事如果放在美國的話,那也是一個令人驚異的成功者的故事”

英國經濟學家認為:“華為的崛起,是外國跨國公司的災難”

華為的苦命開端,為什麼是華為?天時、地利乃是根本。27年前,華為以“有限公司”的方式誕生在深圳一棟居民樓內。三個人,兩萬多元創業資本,老闆是個通信製造的門外漢(當時深圳市政府18號文件規定,成立民營科技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兩萬元,股東不得少於10人,而任正非當時只有3000多元,不得不拉一些人集資以獲得營業審批,後來這些人獲得了高額補償,拿回了早期的資本。任正非一人前行,這也為大規模向員工配股打開了窗口)

華為是怎樣脫穎而出的1

華為

華為企業管理哲學代表著頂層的"形而上",這是任正非等少數人的特權,他和他們必須天馬行空,多務虛少務實,勤于思考、四邊,仰望星空,著眼於未來。

華為初步形成了一套穩態與動態融合的“金字塔”,最高層是是組織的思想領袖群體,次高層是一批企業戰略家和技術領袖,第三層面是數百位各個功能體系的指揮員,他們必須具備戰略思維,同時又有調兵遣將,決策局部戰役的統率力,第四層是千位經營,管理與研發方面的中基層管理者,技術領頭人,“金字塔”的基座則是10多萬普通的知識員工,他們代表著華為這架商業戰車真正的戰鬥力與競爭力。

華為是怎樣脫穎而出的1

葵花寶典

開放,妥協,灰度是華為的管理哲學,堪稱華為的“葵花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