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氣溫一高,就老被“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刷屏。其實,非洲兄弟皮膚顏色深,更容易吸收陽光的熱量,中暑也不奇怪啦。不過這樣也的確從某種角度證明,咱們這個夏天有多熱了!

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在高溫、高溼或烈日直射下活動時間過長,人體調控體溫的機制就有可能失靈,導致“中暑”。

關於“中暑”,有一點大家容易忽視,那就是: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中暑!

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中暑的原因

  • 兒童體溫調節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更容易患暑熱症。

  • 與成人相比,兒童的單位體重對應了更大的體表面積。這意味著當環境溫度過高時,兒童更容易從外界吸取熱量。

  • 運動時,兒童每單位體重要比成人多產生20%~25%的熱量。

  • 和成人相比,有些孩子對口渴不那麼敏感,這常常讓他們忘記及時喝水。

何謂中暑?

老百姓概念裡的“中暑”,在醫學上對應的名稱是“暑熱症”。

暑熱症的範圍很廣,嚴重程度從輕到重分別是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 熱痙攣是輕度“中暑”,炎熱天氣劇烈運動時出現肌肉疼痛收縮,體溫正常伴出汗,無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 熱衰竭是中度“中暑”,頭暈、噁心、嘔吐、虛弱無力等,體溫可以升高至39℃以上;

  • 熱射病是嚴重“中暑”,極高熱體溫超過41℃,意識模糊、煩躁不安、抽搐發作、昏迷、呼吸和/或循環衰竭,可危及生命。

在前幾天一則讓人震驚的新聞“山東一名產婦坐月子中暑死亡”裡,那位不幸的新媽媽就是因大熱天不開空調不開電扇,長袖長褲蓋被子還要“厚一點”。這位產婦就屬於最嚴重中暑類型——熱射病。

一般情況下,嚴重到危及生命的情況很少,大部分還是輕症的暑熱症。但對孩子來說,因為中暑危及生命的還有一個不太為人知曉的原因就是:家長把孩子忘在封閉的車裡,自己離開了!

烈日下封閉的汽車內溫度升得很快。例如在35℃氣溫時,只要20分鐘,車內溫度就可升至48℃,40分鐘後則可升至65℃。這麼高的溫度,如果不及時將孩子救出,必死無疑。

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藥物對預防寶寶中暑有效嗎?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們得明白,沒有什麼藥物可以預防中暑。小孩也好,大人也罷,不建議常備和服用所謂的“防暑藥”。

就拿老百姓心目中的“防暑神藥”藿香正氣水來說,成分中含有40%~50%的酒精,可以引起嬰幼兒酒精中毒。

如果還同時服用了頭孢類抗生素,藥物相互作用還可能引起更嚴重的雙硫侖樣反應,即面部潮紅、結膜充血、頭暈、噁心、嘔吐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 比如每年夏天這樣的新聞也是時有耳聞,大人尚且中招,何況孩子呢?

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新聞來自《楚天都市報》)

另外,由於引起體溫升高的機制和一般的感冒發熱不同,退熱藥對中暑引發的高熱是無效的。

如果懷疑孩子中暑引發高熱,請不要自行給孩子服退熱藥,有疑問應及時送醫或儘快諮詢兒科醫生。

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雖然沒有藥物可以防暑,但我們可以這樣做來預防孩子中暑:

  • 給孩子少穿點兒、注意遮陰

  • 避免讓孩子長時間待在高溫、高溼的環境裡

  • 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尤其在運動時)

這三個要點做到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暑了。

寶寶萬一發生中暑情況如何應對?

首先,將患兒移至涼爽的環境中,給他補充足夠的水分。

不同嚴重程度的暑熱症處理有所不同,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輕度“中暑”

喝水、淡鹽水或電解質溶液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保證休息,密切觀察孩子的狀況,等待恢復。

中度“中暑”

脫下孩子的衣服,可以用涼水浸溼毛巾全身擦浴。按摩他的手臂、腿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以便幫助恢復循環。若處理後情況無改善,應及時就醫。

嚴重“中暑”

應緊急就醫,若出現危重狀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需要儘快就醫的情況:

中重度的中暑都需要到醫院。醫生有時會給孩子輸液以補充液體,並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


醫生媽媽寫在後面

雖然已在前文中提過,但我還是想再次強調一次,對家長而言,最嚴重的過失是大熱天把孩子忘在封閉的車裡!

可每一年,甚至不用到夏天,就會陸陸續續發生這樣的慘痛事件。

幸運的孩子,被路人發現,被交警救出;不幸的孩子,就此夭折,小小的生命還未綻放就要為成人的過失買單……

這不是什麼簡單的“中暑”,而是事故啊!

國際兒童安全組織推薦“ACT”以減少兒童車內中暑死亡。

Avoid(避免)永遠別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哪怕一分鐘;

Create reminders(創建提醒)把你最需要的物品如錢包、手機、公文包放在孩子身邊);

Take action(採取行動)如果你看到車內有單獨的孩子,立即電話報警,或根據提示施救)。

下面這張海報,就提醒家長千萬別把孩子忘在車裡,以免悲劇發生。

別再老刷“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啦,真正應該注意的是你家孩子!

願每一個孩子都不要以這種方式“中暑”,願每一位寶貝都涼爽度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