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應廣大看官老爺的強烈要求,小鈦今天決定來講一講空客A350和波音787,預警:這一篇非常硬核。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例行地講個故事。多年以前,小鈦還是“小白”的時候,參加各種新機型推介活動時,對比競爭機型是一個例行項目,但是比來比去也沒有個結論,真是讓人著急。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在這個行業裡待得久了,才慢慢明白,不管是空客還是波音,能夠做到全球民機領域的兩大巨頭,都有他們的過人之處,而每一款新機型的研發都有其針對的市場需求,相應的優勢和難以避免的劣勢,任何想要硬碰硬的對比,最後只能是徒勞無功,這也是為什麼A家和B家能夠在全球市場上兩足鼎立這麼多年。

不過,既然大家想看,小鈦還是願意為大家來比一比的,接下來,我們就從技術性能、市場表現以及乘機體驗三個方面為大家來詳細分析一下空客A350與波音787這兩款機型。


技術性能: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其實,從這張圖裡就能夠明確地看出,這兩款飛機從技術性能上來說,正是驗證了那句古話:各有千秋。

兩款機型的標準座位數有35個座位的差別,在最大航程、最大起飛重量以及座艙寬度上也有細微差別,不過,這兩款飛機還有一個共同的賣點就是大量使用複合材料。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複合材料的使用,減輕了機身重量,增強了機身強度和耐腐蝕性,這開創了民機制造的新紀元。

儘管在用量上波音787有50%的複合材料,而A350以53%的複合材料略勝一籌,不過,在複合材料的使用技術上,兩個機型還是存在根本性差別的。

由於空客對於複合材料的使用持有較為保守的態度,A350的機身並不是全複合材料,只有蒙皮是複合材料,框架依然是鋁製。在複合材料的使用上波音則顯得更為激進,也使得擁有多項技術創新的波音787成為第一款以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主的民用噴氣式飛機。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但是,在投入運營之初,包括鋰電池起火以及複合材料一旦遭到雷擊後導電性等問題,都使得外界對波音787的安全性產生懷疑,因此,比波音787更具後發優勢的空客A350在這些點上選擇了更為保守的方案。不過,到目前為止,波音787運營近八年來,並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再來,從發動機性能上來看,英國製造上羅羅為A350XWB量身定製了Trent XWB發動機,使用先進的壓氣機葉盤技術,降低了組件重量,提升氣動效率,降低碳排放和噪音。與波音787使用的GEnx發動機相比,TrentXWB的涵道比稍小,總壓比很大,也就是說推力更大的基礎上,能耗卻更小。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燃油消耗在航空公司總體運營成本中已經佔據高達50%的比例,一款發動機的節油性能就意味著真金白銀的經濟效益,因此也推動了發動機製造商不斷研發新技術,以達到更低能耗、更高環保性以及更少的維修成本。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市場表現: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由於波音787整體項目啟動要早於A350,首架飛機交付更是比A350早了五年之久,因此,也就早早佔據了這一市場。

這樣的差距其實要追溯到兩家公司對於未來市場的判斷,美國波音公司在2004年啟動787項目,賭上的是對點對點市場的信心,而彼時,空客公司則將心思更多的傾注在空中巨無霸A380的身上,希望通過佔領500座級的超級市場,搶佔未來樞紐航空。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為應對波音787帶來的挑戰,在多家用戶的催促下,空客開始了A350項目研發,後該項目又受到美國與歐盟就各自給予波音及空客的政府支持發生貿易糾紛影響而擱置。直到2006年空客公司宣佈推出重新設計過的A350項目,即A350XWB。

啟動時間過去了2年,首架交付時間也比競爭對手晚了5年,失去了部分市場,迎頭趕上困難重重,但是,反過來說對空客卻也是一件好事。波音787投入運營初期由於大量使用新技術引發的鋰電池起火等問題,造成市場信心的動搖,也給了A350充分的時間去規避這些技術風險。

經過多年運營,波音787與空客A350都展現出了非常好的狀態,根據雙方公司提供的數據,全球波音787機隊的籤派可靠性達到99.4%,而剛剛投入運營三年的A350機隊籤派可靠性也達到了99.1%。

對中國航空市場來說,波音787已經投入運營五年,不論是在海航的北美航線,還是在南航的絲路航線,都有很好的盈利能力,也吸引瞭如廈門航空、吉祥航空等中小型航空公司的訂單。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因為適航許可的原因遲遲未能進入中國市場的空客A350,儘管今天才迎來了國航首個商業航班飛行,但是也已經在整個市場迎頭趕上。中國航空公司歷來對新機型都是非常歡迎的,儘管相比激進的中東航空公司,在飛機引進上中國航空公司要保守許多,畢竟經過市場證明的產品才不會犯錯誤,不過,已經在國際市場上運營超過三年的A350機型,要獲得中國市場的信心也不算難事。


旅客體驗:

以上兩部分內容,小鈦真的是嘔心瀝血,不過,以下就進入愉快的旅客體驗部分,我們來從乘客的角度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兩款飛機的乘機感受。

波音787作為一個已經正式運營8年的成熟機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已經搭乘過了。在設計階段,波音787一個很強的理念就是更低的客艙壓力高度,也就意味著艙壓更高,從旅客的角度來說,直觀的感覺就是長途飛行沒有那麼累。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另外,得益於複合材料的使用,波音787的客艙溼度也相較其他機型更高一些,不過,從個人體感來說,溼度提升畢竟有限,長途飛行旅客依然需要多喝水。

電控舷窗設計是波音787的另一個“創舉”,拋棄了傳統遮光板,選用電控的方式,讓舷窗的調節更具科技感,對一些初次使用的旅客來說可能會有些新奇的感受。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A350作為一個更新的機型,除了也得益於複合材料帶來的艙壓和溼度提升以外,A350在發動機性能上的領先,決定了客艙噪音更小。而機型名字裡的XWB就簡單地說明了這是一款寬度更大的機型,不僅是在機身設計上的數字更大,對旅客來說,就是客艙更加寬敞。不管是頭頂的行李架位置,還是經濟艙座椅尺寸,都能夠讓出行更加舒適。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之前提到過,因為選用了最新技術的發動機,A350客艙噪音更小,飛行體驗更加安靜。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最後,想提一句,今天國航首架A350客機投入商業運營,過幾天四川航空的A350也將投入運營,過幾天我們來聊聊川航的熊貓之路吧。

搞事情|你們想看的787 vs 350機型對比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