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普覺鎮:以「345」工作法助推脫貧攻堅

松桃普觉镇:以“345”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

以“345”工作法助推脫貧攻堅

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人民政府

松桃普觉镇:以“345”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

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

先進典型材料

普覺鎮轄21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為34069人,全鎮建檔立卡總人數1481戶5893人,國土面積為1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46631.2畝,其中田29529.7畝,土17101.5畝,人均耕地0.6畝,非耕地面積26375畝,屬貴州省16個萬畝大壩之一。全鎮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495戶5985人,共有7個貧困村,2016年出列1個村,2017年出列2個村,現有貧困村4個,建檔立卡未脫貧戶663戶2219人, 2018年擬脫貧802人,擬出列貧困村2個。

普覺鎮堅持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探索“抓牢三大責任、抓實四個精準、抓好五個一批”的“345”工作法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良好效果。

抓牢三大責任。抓牢主體責任。明確黨委書記、部門及村黨支部書記為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形成脫貧攻堅“書記抓、抓書記”。抓牢具體責任。把包村的12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及駐村第一書記、村支兩委幹部、幫扶責任人“四位一體”作為脫貧攻堅的具體責任人,具體抓好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工作。抓牢監督責任。鎮紀委及村務監督員切實加強對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全程的跟蹤監管,有效保障了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安全,今年來,全鎮實現扶貧項目資金使用違規“零發案”。

抓實四個精準。抓實精準識別五看。嚴格按照“一看房,二看糧,三看有沒有讀書郎,四看勞動力強不強,五看思想意識及評議程序”,確保精準識別率達99%。抓實精準退出五算。嚴格按照貧困戶退出標準和程序,對退出的貧困戶,逐戶進行對標核查。一算貧困戶的“政策性收入,二算家庭經營性收入,三算務工收入,四算財產性收入,五算費用支出,做好“五算”確保退出的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年度脫貧標準,“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確保退出準確率達98%。抓實精準回訪五訪。一訪產業覆蓋看收入,二訪生活狀況看保障,三訪貧困戶需求對症下藥,四訪群眾上訪原因,及時核實化解反映問題,五訪本村的老幹部老黨員問民所需、問民所想,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感恩情懷。同時推行“三三四”工作法(當群眾不方便上政府去辦理事情,請村幹部託辦,對空巢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需要辦理事項由村幹部代辦,對落實不力的村幹部由紀委督辦”的“三辦”;“簡單事情當天辦,重大事情承諾辦,疑難事情聯席辦”的“三辦”;“坐班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上下班簽到制”的“四制”)拉近幹群距離,提高了群眾滿意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年以來,實現到市赴省進京“零”上訪。抓實精準臺賬五建。精準建好幫扶臺賬、收支流水臺賬、退出臺賬、脫貧鞏固臺賬、工作部署落實臺帳。

抓好五個一批。抓好產業發展脫貧一批。大力發展茶產業、經果林和生豬養殖,帶動3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用好國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精扶貸”、“惠農脫貧貸”,帶動6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通過發展獼猴桃產業,催生“四金”農民(入園務工有薪金、土地流轉有租金、入股分紅有股金、變廢為寶有潔金),帶動102戶增收,與3家企業、8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簽訂農產品訂購合作協議,發展農村電商8家,實現年銷售額120餘萬元,採取多舉措、多途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鎮消除了“空殼村”。抓好教育醫療脫貧一批。今年以來,發放教育資助金174.69萬元,救助了628名貧困學生。抓好醫療扶貧,“四重醫療”救助資金238.52萬元。抓好生態保護脫貧一批。解決護林員21名,實施退耕還林594.2畝,發放資金29.71元。抓好易地搬遷脫貧一批。2017年集鎮安置點搬遷入住105戶532人,松桃縣城、孟溪安置點13戶65人,今年擬搬遷42戶207人。充分利用樓下門面引進手套加工廠、製衣廠、針織廠3家企業,為搬遷對象每戶至少解決了1人以上就業,真正實現了樓上入住樓下就業。抓好政策兜底一批。對特困供養、五保戶和重保戶307戶734人採取政策兜底,發放資金276.0924萬元,實現應保盡保。

普覺鎮易地扶貧搬遷按照“33334”工作法,聚力拔窮根,奮力奔小康,把全鎮“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105戶532人的在當立卡貧困戶安置進中心城鎮,有效保障了居住在自然條件惡劣的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能致富”。

“三最”辦法確保對象滿意。一是最嚴的手段篩選對象。二是最好的地段安置移民。三是最優的政策保護民利。堅決杜絕搬遷戶因搬遷負債、因搬遷影響脫貧,實現搬遷能提包入住的目的。

“三定”承諾確保對象搬出。一是定時間,政府統一流轉“三塊地”,二是定學校,家長自主選擇子女入學。三是定就業崗位,根據對象戶勞動力狀況,安排合適就業崗位。

“三選”方式確保對象穩定。一是成立安置點業主委員會。由貧困戶代表選出業主委員會成員,統一管理。二是成立安置點管理辦公室。政府選派一名幹部,駐點管理,解決群眾所需。三是成立安置點黨支部,由貧困戶黨員代表,按程序選舉支部書記、副書記,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三式”措施確保就業致富。一是樓上入住樓下就業式。我們充分利用樓下門面引進手套加工廠、製衣廠、針織廠3家企業,並依託縣就業局、扶貧辦、組織部對易地扶貧搬遷戶開展就業培訓這一平臺,有針對性地強化縫紉、手套加工等技能培訓,已培訓結業70人,幫助已搬遷全部入住的105戶532人,每戶至少解決了1人以上就業,真正實現了樓上入住樓下就業。二是入園務工實現就業式。三是城鎮發展解決就業式。

“四化”效應彰顯搬遷成效。一是拉動了農村城鎮化。二是推動了產業集聚化。三是帶動了旅遊全域化。四是實現了農民市民化。易地扶貧搬遷讓“鄉下”農民變成了真正可以領取工資的“城頭”市民,有效加快了農民市民化步伐。

2014-2017年脫貧832戶3745人,在2017年來,普覺鎮在全市173個鄉鎮脫貧攻堅市級考評中處於前茅、全縣第一。

精彩推薦

黨建直播間第十九期,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李邑飛到我市調研國有企業黨建工作

市委組織部集中收看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宣講會

印江:千人大軍齊上陣 戮力同心齊攻堅

松桃普觉镇:以“345”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
松桃普觉镇:以“345”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松桃普觉镇:以“345”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