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這個女孩叫王心儀,家境貧寒的她以707分考上了北京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她還在工地幹活,可以說她就是當代“寒門出貴子”本人了。

王心儀寫了一篇《感謝貧窮》看哭無數人。

“ 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人均收入極低。……一家人的生活僅靠著兩畝貧瘠的土地和父親打工微薄的收入。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王心儀家的小院

“那年姥姥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平靜的生活如同湖面投了顆石子一般,突然被擊得粉碎。

一家人焦急慌亂,卻難以從拮据的手頭擠出救命錢來。姥姥的生命像註定熄滅的蠟燭,慢慢地變弱、燃盡,直到失去最後的光亮。

父親工作不穩定,工資又少得可憐,一家人的日常花銷都要靠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

外公與媽媽一年的醫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姥姥生病時家裡又欠下了不少債,……”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生活這麼苦,王心儀和家人堅強面對,她從小成績優秀,最終考上北大,真是特別了不起。

“感謝貧窮”這話從王心儀口中說出來非常感人,令人敬佩。

我喜歡她的文字,處處表達了對苦難生活的樂觀和感恩,但我無法接受這個標題,因為貧窮這個事兒本身一點兒也不值得感謝。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應該感謝的是母親

王心儀的媽媽體弱多病,可是為了讓姐弟倆上學,她每天騎自行車接送兩個孩子。前面坐一個,後面帶一個,像練雜技的。

遇到下大雪,媽媽頂著風雪走到學校去接一對兒女。

王心儀衣著寒酸,被一個同學嘲笑,她哭了。媽媽對她說:不要理他,踏實做好自己的事。

家裡太窮,王心儀沒有芭比娃娃玩,沒有動畫片可看,但是她說:“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捉蟲子回來餵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麥田,在大人澆地時偷偷玩水。”

“母親早早地教我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她讓我比別人早上一年學,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著我更早地擺脫矇昧與無知。”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心儀的媽媽

貧窮給一個孩子帶來的最大傷害,比如說失學,沒有童年、沒有快樂,被人欺負,這些風刀霜劍般的不幸母親都幫她擋了。

如果不是媽媽的保護,貧窮早就把她的人生撕得稀巴爛了。

所以,最該感謝的是她有一位極其堅強,又有見識的母親。

但這是非常少見的。貧窮帶來的,恐怕更多的是人性的墮落與無奈。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沉重的兩塊磚

最近,腦癱女孩被害的案子倍受關注。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半個月前,我就看到了這則新聞,當時警方只是發現了孩子溺亡的遺體,讓人齒寒的是她身上揹著的書包裡有兩塊磚頭。

我看到孩子的衣服,和磚頭,心裡都難過死了。孩子穿得挺漂亮,脖子上還掛著個玉墜子,不像個沒人愛的小孩。

是走丟了,還是被拐賣了?誰這麼狠心啊,把10歲的孩子拋入河中,活活淹死。那兩塊磚讓她最後的掙扎連水花都看不見。

她的父母知道了,該是怎樣的撕心裂肺?

現在案子破了,是親生的爺爺和爸爸把她推下水的。

這個女孩生下來就是腦癱,家裡為她治病已經花了幾十萬,今年奶奶又發現得了癌症正在醫院做手術。

疾病帶來的貧困讓家人無法承受。奶奶在醫院病危,孩子沒人照顧,爸爸把她帶到南京交給爺爺。

一天晚上,爺爺在孫女的書包裡裝上磚,推到河中。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躺在病床上的奶奶得知後,放聲痛哭,覺得是自己害了兒子和老公,如果不是她生病,孩子有人帶,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這一次我們無力痛斥誰,因為把孩子推下水的是他們,但真正的兇手卻是貧窮。

如果不是窮,不是被疾病拖垮了整個家庭,誰會忍心把自己的親生骨肉推入河中。這事無論誰攤上了,都會發生道德危機。

極端的貧窮伴隨的往往是道德的淪喪,和人性的黑洞,而不是逆風飛揚。

因為貧窮意味著生存機會很小,犧牲一個腦癱的孩子能換回好幾條人命,在生與死的面前,在人類本能的面前,道德只是一聲虛弱的嘆息。

貧窮就像那兩塊磚,是致命的沉重。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窮人的愛也是窮的

100個忍受著貧窮的母親,最多隻有1個像王心儀的媽媽那樣,能在風雪中送孩子上學的,而更多的是讓孩子和自己一起分擔貧窮的重擔。

陳大姐,在我家當過保潔阿姨。

她是個勤勞能幹,聰明伶俐的人,你跟她聊天根本想不到陳姐一個字也不識。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她是老大又是女孩,家裡沒給她讀書。

陳姐有兩個兒子,因為家裡不富裕,只能供一個孩子念大學,所以老大唸了職高當了廚師,而弟弟唸了本科,在蘇州一家大型製造企業當了一名機械工程師。

大兒子十分不情願當廚師,他後來做過生意,開過超市,都賠錢。開了一段時間的滴滴,又因為是外地人幹不了了。

生活的種種不順讓他都歸因於當初媽媽沒支持他上大學。

母子倆一直關係不好,有一個大年三十兒子喝多了,和媽媽大吵一架。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大過年的,別人家都喜氣洋洋,陳姐卻以淚洗面。有好幾年的春節,兒子都沒回老家。

大兒子覺得媽媽偏心,她只愛弟弟,讓弟弟上了大學,過上了好日子,自己卻要受生活的煎熬。

陳姐心裡苦,她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自己一天書都沒念過,供一個兒子唸了大學,一個兒子唸了職高,這已經榨乾了她的全部。

她的愛只有這麼多。貧窮讓一個母親的愛變得荒涼,陳姐也想讓兩個孩子都上大學,但她無力做到。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窮人是如此相愛,但又不得相愛。

窮困的人更加渴望愛,需要愛。一個窮孩子更需要母親的全力付出,他才能在社會上謀生;一個貧窮的母親如果缺少子女的照顧就會更加貧病交加。

可是窮人的愛也是窮的!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窮就是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沒錢、沒時間、沒好心情,拿什麼去愛你的親人,唯一不缺的就是窮而已。

陳姐已經是個好媽媽了,還有不少貧窮的母親因為生活太苦了,她們選擇離開,拋棄孩子和家庭。

這些孩子窮到連媽媽都沒有,他能活下來就是奇蹟了。考大學,考上北大,會有這回事兒嗎?

貧窮確實可以成為向上的動力,但那是對少數幸運的強者,對更多的人來說,貧窮就是毀滅,是沒有爐火的寒冬,是荒涼的沙漠。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流水線上的兵馬俑

有一群人,被稱為“流水線上的兵馬俑”,他們就是日夜在車間裡勞動的打工者。

“靜候軍令,整裝待發,一響鈴的功夫,悉數回到秦朝”。

這些打工者就像泥塑的大軍,他們在流水線的戰場上獻出青春,然而卻被遺忘在千年的古代。

寫這些詩句的人叫許立志,是富士康的一名工人,他和工友們每天須工作十三四個小時,每週休息一天。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他寫了200多首詩,描述這種生活。

……

我只盼望每月十號那張灰色的薪資單

賜我以遲到的安慰

為此我必須磨去稜角,磨去語言

拒絕曠工,拒絕病假,拒絕事假

拒絕遲到,拒絕早退

流水線旁我站立如鐵,雙手如飛

多少白天,多少黑夜

我就那樣,站著入睡

在詩中,許立志把自己住的破爛的出租屋,稱作“豎立的棺材”;他也寫匱乏的物質生活:“除了一場初秋的淚雨,能省的,都要省下來”;面對生活的苦澀和飄泊,他說,我嚥下了長滿水鏽的生活。

這些詩句,樸素的語言下洶湧著一個被貧窮絕望碾壓的青春。他的詩讓無數人心碎,讓專業的作家詩人歎服。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許立志生於1990年,但他只有24歲,永遠24歲。2014年他選擇離開人世,因為他再也咽不下這長滿水鏽的生活了。

臨走前他寫出最後幾行字:

再讓我看一眼大海

目睹我半生的眼淚有多汪洋

再讓我爬一爬高高的山頭

試著把丟失的靈魂喊回來

許立志走後,他的父親說“我們這種下層家庭”,沒有理想,只有生活。

貧窮對有才華的孩子是生不如死,因為絕望比死更可怕。

窮人是無辜的,但貧窮本身絕對不值得讚美,不應該被感謝。

貧窮就是一道需要我們敢於去凝視的深淵。

貧窮不應該再去美化和粉飾貧窮,那是另一種漠視。想想看,王心儀之所以這麼努力考上北大,正是因為她不僅凝視過,也身處於貧窮的深淵。

我沒有半點批評王心儀的意思,因為“感謝貧窮”這四個字從窮人口中說出是一種自尊,她沒有因為窮而自卑,覺得低人一等或者憤世嫉俗,相反活得比很多人都更加樂觀積極。

生活待她這樣,她依然感謝生命,我覺得她非常了不起。

但是,如果在一個社會里也提倡感謝貧窮的價值觀,說孩子你很窮,所以你要學會感謝貧窮,這多讓人無語啊。

一個感謝貧窮的社會,窮孩子並沒有出路。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可是王心儀的《感謝貧窮》一出來就被雞湯了,在網上炸出了無數金句。

什麼“不是所有的富貴都是幸運,不是所有的貧窮都是那麼可恨。“

“無論家境如何,只要心懷夢想,頑強拼搏都可以培養出懂得感恩,優秀的好孩子!”

“家庭的貧困只是暫時,努力拼搏出的幸福才是長久!“

這濃雞湯,不知又要洗多少人的腦。

什麼貧困、疾病啊,那都不叫事兒,你只要拼搏,只要心懷夢想,就能人生幸福。然後還要感謝貧困教會了我們堅強、磨練了意志,是寶貴的財富……

沒有人真的願意貧窮,更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經受貧窮。

王心儀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她考上了北大,她將擺脫貧窮,不讓下一代再過她小時候的生活,她的孩子不會說感謝貧窮了。

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說“感謝貧窮”,這碗雞湯到底該不該喝?

貧窮除了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之外,毫無意義,永遠都不值得讚美和肯定。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被溫柔以待,憎惡貧窮才是反抗它的第一步。

作者米粒媽,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科學育兒、親子閱讀、剁手推薦。2-6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0-3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ID:milima666),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