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最近央行釋放出要“放水”的信號,大家又把關注力集中在了房價上。

“漲嗎?漲多少?不漲嗎?怎麼可能不漲啊?”

儘管這次貨幣政策微調的初衷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似乎和房地產沒有關係。

但還是有不少人擔心,放出來的錢會“想方設法”流入房地產。

畢竟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不管最初監管的口風多嚴厲,結果總會推高房價,2016年的房價大漲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很多人的擔心不無道理。

在紛亂的議論下,我突然認識到一點:中國房地產市場和國際鑽石市場的遊戲規則,非常相似啊。

一、

來,先講個鑽石營銷的故事。

最初,鑽石因為稀少又漂亮,成為皇室和貴族炫耀的工具,和其他寶石沒什麼不同。

然而,19世紀末期,有人在南非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鑽石礦,產量可以用噸計。

鑽石商人們感到非常恐慌。

大家都知道,鑽石本身並沒有使用價值,高價完全因為其稀有,如果任由這些鑽石被開發,那它早晚會掉價。

這時候,有一個人站出來,一口氣買下了整個鑽石礦,建立了一個公司,然後用壟斷權嚴格控制產量,以此來保證鑽石的價格。

這家公司就是De Beers(戴比爾斯)。

最高的時候,他們掌握著市場上90%的鑽石交易。

那麼重點來了,手裡掌握了這麼大的量,不論如何壟斷,終究要賣出獲利的呀。

戴比爾斯想出了一個史上最“頂級”的廣告,把鑽石和愛情捆綁在一起銷售——“A DIAMOND IS FOREVER。”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營造給大眾一種鑽石愛情文化,堅硬的鑽石就是象徵著忠貞不渝的愛情。

這樣做明顯帶來兩個好處,一可以保持高價,二不會輕易轉手賣掉。

所以,戴比爾斯儲備了大量的大顆粒鑽石,並且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打出“鑽石越大,代表你越愛她”的廣告語。

誰料過了不久,前蘇聯發現了一座更大的鑽石礦,大量的碎鑽出現在市面。

這樣的危機讓戴比爾斯嚇壞了。

於是,他們立馬出動與所有生產鑽石的國家進行協商,要求這些國家的鑽石只能通過讓的公司出售,交換條件是,戴比爾斯公司保證會購買他們所有的鑽石,而且承諾利用壟斷地位為此鑽石的高價。

與此同時,為了不讓鑽石掉價,DB的營銷廣告也隨之一轉,強調碎鑽一樣高貴,鑽石雖然小依然代表高貴的愛情。

漸漸的,鑽石也徹底征服了底層階級,大的好的被賣給富人,碎的小的被賣給窮人。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可是,戴比爾斯畢竟不能做到完全壟斷,還會有其他價格更低的鑽石出現在市面上。

只有大小的概念還遠遠不夠,於是又一個營銷方案被提出來:鑽石的珍貴除了看大小,重要的還要看切面,然後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業標準,淨度,切割工藝等…

鑽石就這樣給戴比爾斯帶來了無盡的利益,卻也給非洲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直接原因不在於戴比爾斯,而是因為軍閥因為爭奪鑽石開採和控制權開展了慘絕人寰的內戰。

小李子還為此演過一次電影《血鑽》,跑了一次奧斯卡。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血鑽事件一出,公眾自然沸反盈天,連帶對鑽石的期望值也在下滑。

就在這時候,戴比爾斯反而跳出來呼籲和平,還在2001年簽訂《金伯利進程協議》,呼籲世界不要購買戰亂國的鑽石,買鑽石只會讓鑽石的爭奪更加慘烈。

鑽石商人居然操心起了世界和平,其背後的邏輯不言而喻,他們掌控的了消費者,卻掌控不了軍閥。

倘若軍閥大量出售鑽石,也會讓鑽石市場失控,所以要封閉其出售渠道。

讓鑽石市場的霸主,仍舊是戴比爾斯。

二、

故事講完了,我們拿中國的房市來跟它對比下。

1、戴比爾斯控制全球鑽石原石供應;政府控制土地供應。

眾所周知,所有的土地資源全部被國家獨家控制,地產商想要蓋房子得先去地方政府拍賣拿地。

據統計,上半年中國賣地超過2萬5千億,歷史新高。

這看起來很奇怪,房子不讓炒,限價,土地市場卻放開炒的熱火朝天。

一口鍋下面不斷加柴旺火,然後卻不許鍋裡的水沸騰、不斷往鍋里加冰塊。

可我們能看到,在整個土地財政鏈條中,參與方包括地方政府、地產商以及金融機構,但主導地價的還是地方政府,他們也是最大的獲益者。

很多三四線城市政府,由於經濟增長動力單一,只能淪落到賣地求生。

至於一二線的土地和資源,不再是李嘉誠年代了,現在早已成奢侈品。

一些嗅到肉味的房企看到這種趨勢後,衡量後選擇和地方政府打配合,抬高地價,這種模式導致他們在現在這種下行形勢下,仍舊在拿地。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按子木聊房的話說:“現在房企拿地,不一定賺;但一直不拿地,肯定要死。房地產公司是靠流動性維持經營,不是靠利潤。

利潤高固然好,但是喪失流動性,那坐吃山空,撐不了多久。

一個房地產項目,拿了地,辦好前期手續,就可以到銀行批幾十上百億貸款,還可以發企業債,上市公司可以增資,再融資。

後續供應商的貨款可以拖,員工工資最多一個月一發,外包工程也是分批結算,支出的部分很少。那麼大筆剩餘低利率的資金拿在手上,幹啥不能賺錢。

要是拿不到地,沒法巧立名目向銀行貸款,發企業債,上市公司也沒法出利好,沒法再融資,那才是沒了接盤俠,真正的滅頂之災。”

2、控制市場防止價格大幅波動;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增長。

我自己的立場一直是,政府不斷出的調控政策,關鍵都不是在打壓房價。

並不是說要讓房價下降多少,而是為了打擊交易,維持房地產市場交易的次序,不要大起大落,要穩穩的幸福發展。

限購限貸限交易限價,甚至要出臺的房產稅,都是如此。

3、一二線城市是大鑽,三四線城市是碎鑽。

女星張雨綺在一次直播中說:“不要買一克拉以下的鑽石,一克拉以下的鑽石統稱為碎鑽,碎鑽在鑽石裡是不值錢的,沒有收藏價值。”

山東大妞就是耿直,其實這道理放在房市裡差不多。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一二線永遠是香饃饃,但三四線的總體投資價值遠不如之前高。

之前可以靠短炒賺取房價漲幅造成的巨大差價,如今不太好做,想要獲利只能靠研究個別具體地域,選中的小碎鑽鑲嵌在大彩鑽的旁邊,或者本身及其出彩。

自住的話,還是要買,買來抱抱自己,然後努力生活。

4、打擊血鑽;禁止小產權入市。

小產權房就是沒交土地費的農村自建房,國家一直沒有讓轉正。

上週,深圳頒發了一個文件《深圳關於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築的處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房價恆久遠,一房七十年

然後,很多人都在傳只要補交上土地費就可以被承認啦。

哪兒有那麼簡單。

說白了,站在國家層面來說,小產權根本就不合法,如果讓小產權房,特別是住宅類小產權房轉正,那麼對其他購買商品住房的人何其不公平。

如果違法者得到了好處,那麼以後誰還守法呢,社會全亂套了。

所以,小產權房(住宅類)轉正的口子,國家不會也不能開。

這次深圳的態度也是一樣,政策也只涉及到生產經營和商業辦公,絕口不提個人住宅。

三、

你看,鑽石本身也許不算值錢,一場漂亮的營銷給了它光環加持。

我有時候也在想,土地價值是虛幻的,房產價值或許也是虛幻的,為什麼大多數人一生要為一堆石頭奔波勞碌。

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這一切也許直到崩盤那一天才會顯現出來。

房子在百姓的眼裡,居住功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如果看重這個,不如去租房住。

他更重要的功能,可能在於抵抗通脹,維持自己社會階層。

中國的通脹多嚴重我不用多說,這麼一對比,房子反而算是沒有漲,剛好和通脹打平。

也就是說,如果不買房,那損失會更大,而且可能根本抗不到崩盤的那天就玩完。

比如,十年前咬咬牙能在北京買房的人,十年後或許敲碎了牙也買不起,他已經跌落曾經同一階層的人一截。

所以,大家就會想:“就算買房不是為了賺錢,但得避險啊,周圍人都買了,我也不能被落下,甚至要比他們過的還要好。”

就像最初喜歡鑽石的貴族,又何嘗不是在一次次的奢侈品中標榜和固化自己呢。

人類可能都喜歡在階層裡尋找幸福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