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後俊:奮鬥中守望 不墜青雲之志

每一種色彩,都應該熱情盛開;每一棵樹苗,都該被甘霖關懷;每一個夢想都應該被守候呵護……他們雖生活拮据,卻以“窮且益堅”的姿態,成為一名名成績優異的學子,藉此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泰戈爾曾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難將照亮你的路。” 高考錄取結果陸續揭曉,一大批心懷夢想的青年學子將走進“象牙塔”。

今日開始,安徽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聯合市場星報推出“傾聽陽光故事 感受榜樣力量”專欄,我們將走訪一批寒窗苦讀的有志少年,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榜樣力量!

學生檔案

姓名:李後俊

年齡:19歲

戶籍:安徽阜南

高考分數:590(理科)

錄取院校:中國石油大學


李後俊:奮鬥中守望 不墜青雲之志​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後俊來自我省深度貧困地區——地處洪窪地區的阜南縣於集鄉付崗村,今年,就讀於阜南一中的李後俊以理科590分,高出一本線85分的高分被中國石油大學錄取,這在村裡可是件大喜事,村裡還沒有人考過這麼好的學校,不少老人都說:這洪窪地裡,也可以“長”出“能娃”!

從縣城驅車約五十分鐘,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一行輾轉到了李後俊家。臨近中午,酷暑難耐,李後俊正在門口的菜園裡摘豆角,看到我們來採訪,急忙招呼大夥進屋,屋內雖簡陋,但收拾得整潔利落、乾淨清爽。

母親長年生病 四口之家全靠父親維持

李後俊:奮鬥中守望 不墜青雲之志​父親李仲堂說起自己的兒子,連連交口稱讚:“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後俊自小就特別懂事。”今年19歲的李後俊還有個姐姐,比他年長2歲,家裡只有李仲堂一個勞動力,生活一直磕磕巴巴,兩個孩子進入中學後,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陷入了十分拮据的局面。

“過年前,就要把開年的學費留下來,過年連肉都不敢買。”這樣的情形,李仲堂至今難忘。李後俊的母親長年生病服藥,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李仲堂只能在農忙季節回家務農,忙完農活便加緊外出打零工。

自小,李後俊便長期和母親、姐姐在家,後來為了貼補家用,母親盧鳳梅便開始把一個電子廠的原件組裝工作搬到家裡,以補貼生活費。

用好課堂課餘時間 從未上過輔導班

李後俊:奮鬥中守望 不墜青雲之志​李後俊從小學開始就成績穩定,尤其在理工科,今年的理綜他考了239分。問起學習的秘訣,李後俊坦言:“沒有什麼訣竅可言,更多的是比別人多了一份用心和勤奮。”

高二以後,李後俊的母親盧鳳梅便到城裡陪讀,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母親每天負責他的生活起居。李後俊身邊的很多同學都報了課外輔導班,家裡人也曾勸過給他報個輔導班,但被李後俊嚴詞拒絕了。

“很早的時候沒人上輔導班,一樣有那麼多優秀的學生,我覺得好壞都在自己。”李後俊如是告訴記者。在李後俊看來,用好課堂四十五分鐘,用足課餘時間,多一份勤奮,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物理競賽失利受打擊 重拾信心再出發

雖然李後俊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去年夏天的物理競賽,讓他的信心一下跌入低谷。一直想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名校的李後俊參加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物理成績突出的他,初試成績優異,但在複賽中一敗塗地,遇到了人生第一個“滑鐵盧”,失利後的他,整個人陷入沉默,備受打擊。

“我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面,自責、難過,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但結果對於我來說卻是一場空。”這是李後俊競賽失利的狀態。父母親看到孩子這樣的低迷,十分心疼,他的父親告訴他,要相信自己,既然不能走競賽入學的路子,就踏實學習。李後俊原本以為,同學會嘲笑,但大家並沒有,不少同學主動鼓勵他,班主任專門找他談話,讓他再次拾起信心,經過一週的調整,李後俊又找到了之前的幹勁,扔掉包袱,重新出發!

未來可期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李後俊:奮鬥中守望 不墜青雲之志​回顧自己的中學時代,李後俊感慨頗多,一路走來,學校、政府一直伸出援助之手,因為是建檔貧困戶,今年他還報名參加了“安徽福彩助你上大學”公益助學活動,這讓他的入學路更平坦。

對於未來的大學生活,李後俊充滿期待:“未來我會更加好好珍惜時光,學好知識,報答社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裡的這句名句是他的座右銘。在他看來,無論生活是什麼樣,都要坦然面對,永遠心懷夢想。

記者從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獲悉,今年省級共安排資助考生400人,每人一次性資助5000元。“福彩助你上大學”資助對象須為2018年被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本科批次錄取的安徽籍高考生(不包括不收學費的軍隊院校考生和師範院校的師範類考生),同時是安徽省建檔立卡貧困戶或者孤兒考生,其中孤兒優先。即日起,如果您身邊有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請撥打13665697794(安徽福彩合作媒體宋先生),助學圓夢。

(市場星報 記者 宋海濤 楊碩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