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如果沒有海盜,是不是需要海軍呢?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在現代社會就算沒有了海盜,因為海軍在國家的各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海軍的存在似乎不在於有沒有海盜了。可是情況也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筆者今天要說的問題。

大陸軍隊與美國軍隊不一樣,作為世界警察的美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持續地參加各種戰鬥。從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再到最近的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在戰鬥中檢驗軍隊的訓練,以及驗證裝備是目的。而大陸卻並不是這樣,政權建立不久,就出兵朝鮮參加了朝鮮戰爭,之後在60年代又與印度發生了邊境戰爭,這些都是之前內戰留下的軍人參戰。之後經歷10年的軍隊建設停滯,從中蘇邊境紛爭,到1979年的與越南的10年局部戰爭,讓當時軍隊領導人知道了軍隊中存在的問題所在,特別是1979年邊境戰爭中各種問題暴露,也促使高層下決心對軍隊的改革,之後的100萬裁軍,以及繼續保持邊境對越南的高壓態勢,調動國內各個軍區的軍隊到邊境體驗戰爭環境都是軍隊改革的一環。如何在和平環境下保持軍隊的高度作戰能力是軍隊的關鍵。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這些都是隻涉及到陸軍,而海軍發展更是落後於周邊國家,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以犧牲海空軍發展陸軍,先空後海的策略都是使海軍這個花錢多,見效慢軍種舉步維艱。到了70年代末,與美關係的改善,美國第7艦隊撤出了臺灣海峽,甚至停止了在東海,南海的定期巡航以後,海防壓力減輕,同時又爆發大陸與南越的爭奪西沙的海戰,結果雖然是慘勝,卻讓大陸方面看到了海軍力量的差距,因此,從這以後在軍事預算中逐步增加了海軍投入。在70,80年代中甚至還從美國進口了動力系統,建造海軍艦艇,這個海軍第一次建艇高潮也為1988年南海局部衝突增加了實力的砝碼。

隨著國力增強,以及島礁問題的日益嚴重,大陸在上個世紀90年代軍事預算比重從:陸,空,海,變為海,空,陸,海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並且在當時就開始論證是否有建造航空母艦的可能性,同時造艦的速度與噸位都是全世界中名列前茅,美國軍事評論家用一句俏皮話來形容大陸的造艦速度就像下餃子。但是海軍與其他軍種不一樣,空軍與陸軍都可以進行各種實際對抗訓練,而海軍卻是既有協同又有對抗,而且要在實戰環境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因此如何提高軍力成為中國方面的當務之急。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軍力是一個方面,海軍的策略又是另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快速的經濟成長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從海外進口,這樣就遇見一個棘手的問題,海上航路的確保問題,大陸的海運船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但是為遠洋船隊護航的相應軍力卻不具備,或者說沒有形成,這樣就需要大陸海軍快速形成的軍力以及在大陸航運船隻經過的路線具備戰略據點港口,這樣的戰略據點就是以後被西方媒體統稱為“珍珠戰略”。

珍珠戰略開始時,比較集中在巴基斯坦,緬甸等國的港口,目的就是萬一通過馬六甲海峽遇到問題,就可以從巴基斯坦,緬甸通道直接前往印度洋。所以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建設,以及緬甸新港口建設中,以美國為首,包括印度在內等國都給與很大的壓力。其他的如與吉布提,斯里蘭卡談判也是不很順利,所以珍珠戰略的推進過程中也遇見了很大的阻力。

正在這時,索馬里海盜的出現為中國海軍的發展創造出一個新的天地。換一句話說,沒有索馬里海盜,中國海軍的發展也沒有這麼快速。當索馬里海盜在海上攔截扣押船隻時,最初西方各國認為不但自己的國家需要出船出人,而且在和平環境中享受發展紅利的大陸也需要出船出人,這就是大陸派海軍護航的大背景。大陸方面既沒有海軍遠洋作戰的經驗,更沒有遠洋保障的經驗,當時有的是如鄭和號出訪國家時積累的遠洋經驗,其餘的經驗只有參考明朝的航海資料了。雖然最初一步踏出去時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在護航編隊出發以後,就發現這樣的機會才是千載難逢。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一般大陸的海上護航編隊是三艘艦船為一個護航編隊(其中一艘補給船),這樣海上聯絡協同的要求非常高,並且護航的距離非常長,甚至超過100海里,這樣對目標的捕捉都是對大陸的海軍裝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樣經驗都一點一點摸索,積累起來。並且這種護航成為試驗新海軍裝備的一個重要的測試場所,當時來自北海,東海以及南海的艦隊都輪番上陣,這樣又形成了一種所有的海軍艦艇體驗實戰經驗的模式。某國的海軍專家最近這樣評價大陸的海軍的護航行動,與其說是護航,不如說是中國海軍新崛起的儀式。

護航行動並且給大陸海軍發展帶來良性發展環境,其間利比亞撤僑,以及馬航墜機事件都是由護航行動引伸開來,也都獲得很好的效果。最近大陸海軍船隻還利用護航編隊的更替機會拜訪了沿岸國家,不但受到當地的歡迎,並且也引起了美國的強烈關注。

這次訪出訪是導彈驅逐艦長春號,以及導彈護衛艦常州號,到訪的港口是阿巴斯港。兩國的軍艦還進行了聯合搜救演習。在結束後,這兩艘軍艦前往巴基斯坦,進入了卡拉奇軍港。就這兩艘軍艦訪問之外中國的潛艇也進入了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並且接受燃料的供給,據資料科倫坡港也曾經停泊潛水艇的母船。如果潛艇出科倫坡港就可以馬上進入印度洋,遏制住印度洋進入紅海的主要通道。

索馬里海域的海盜不僅由中國海軍軍艦進行對應,並且由攻擊性核動力潛艇前來援助。但是潛艇母船不是核動力潛艇母船,而是常規潛艇母船,所以這個海域不僅是核動力潛艇巡邏,還有常規潛艇巡邏。來自中東,非洲的石油與天然氣供應都要經過印度洋,南海,所以這個航路是非常重要。

索馬里護航行動是海軍崛起的起點

印度洋是日本的生命線。日本經濟發展必須的石油與天然氣都要通過這條航線。也是日本自衛隊最近屢屢出現的原因所在。當中國可以分散供給時,日本只能依靠這條海路,所以日本方面要拼命。當日本的盟國不能提供援助時,日本要擔心自己龐大的商船的安全,這就是日本為什麼要竭力討好印度,越南這些國家的原因。因為自己的命門都在這些國家手中,需要與他們聯合起來,在軍事層面強化關係,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原名:從對應海盜保護商船到海軍的大發展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