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台專家詳解颱風「雲雀」特點和影響

“雲雀”在登陸日本之後向西移動並影響我國,為何其路徑奇特,能否緩解南方高溫,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張玲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宏偉 賴栩雯 新華網記者郝多

記者:目前臺風“雲雀”的情況如何?其路徑有怎樣的特點?

張玲:8月1日17時,颱風“雲雀”位於距離浙江省舟山市偏東方向約440公里的東海海面上,強度為熱帶風暴級(8級,20米/秒)。預計“雲雀”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動,2日早晨以後逐漸轉向西偏北方向趨向華東沿海,將於3日早晨到上午在浙江象山到江蘇啟東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經江蘇南部進入安徽境內,強度逐漸減弱。

從路徑上看,它比較曲折,先是在日本登陸,然後又回到日本西部一帶回旋。導致這樣路徑的一個原因是,7月26日,有一個高空低渦移到“雲雀”的東北方向1400公里處,該低渦僅位於700-300百帕附近,在對流層低層很難看到它的影子。而“雲雀”則是一個深厚的系統,從對流層低層一直伸展到對流層高層。

實際上“雲雀”在登陸日本之前,都和這個高空低渦有一個逆時針的互旋。因為這兩個渦距離比較近,從26日08時到30日08時的四天時間裡,兩個渦從距離1400公里到完全合二為一。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由於兩個系統距離非常近,所以互旋作用明顯。而在“雲雀”登陸日本後,由於本身強度明顯減弱,這時候其南側的高空低渦的勢力就顯得更強大,兩者在互旋的同時相距越來越近,最終其實是“雲雀”的環流併入到低渦的環流中。我們也可以形象地理解為由於兩者互旋作用的存在,該低渦給登陸日本後強度減弱的“雲雀”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於颱風的路徑來講,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影響系統。“雲雀”北側的高壓強度非常強,從日本移向中國大陸的過程中,副熱帶高壓對它的引導是最直接的。

中央气象台专家详解台风“云雀”特点和影响

圖為張玲為記者講解颱風“雲雀”的行動路徑。 王敬濤攝影

記者:“雲雀”的強度呈現出怎樣的變化趨勢?

張玲:有比較明顯的先增強後減弱的變化趨勢。在登陸日本之前,它達到過一個強度的高峰,登陸後減弱。目前,強度維持在熱帶風暴級的下限。

從登陸點來看,它和“安比”比較接近。“雲雀”和“安比”基本上經過的是同一片海域。之所以預計“雲雀”的強度要遠低於“安比”,是因為它低層水汽能量的匯入明顯弱於“安比”。

預計“雲雀”在趨向大陸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所增強,但是幅度也不會大。在登陸我國時,基本處於熱帶風暴級。

記者:“雲雀”對我國中東部地區將有怎樣的影響?能否緩解高溫?

張玲:對高溫有些間接的影響。由於“雲雀”的到來,副熱帶高壓長期穩定維持在華北東部到東北地區南部的上空,受其影響遼寧等地未來將持續出現5天左右的高溫天氣,而對華東地區近期的高溫將有所緩解。

華東地區會有一些降水和大風天氣,但是目前考慮強度不是很強,風力影響應該不大。舟山群島、上海長江口、江蘇東部沿海這些地方可能會有8到9級,陣風可能會達到10級。

“雲雀”與“安比”還有另一個相似的地方在於,登陸以後強度減弱速度慢,維持的時間較長。因此,除了登陸點附近的浙江、上海、江蘇以外,還可能會經過安徽、河南等地,造成的降水影響可能要持續到5日前後。

中央气象台专家详解台风“云雀”特点和影响

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未來72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中央气象台专家详解台风“云雀”特点和影响

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未來24小時大風預報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