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元市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中共廣元市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2018年7月29日中國共產黨廣元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推動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中共廣元市委七屆七次全體會議進行了深入研究,作出如下決定。

1.把握廣元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廣元發展站在了新起點上,正處在決戰決勝整體連片貧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關鍵節點,面臨脫貧攻堅與同步全面小康的“雙重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雙重任務”。推動廣元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汙染防治、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打造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

推動廣元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著力解決經濟規模不大的問題,把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改變經濟總量不大、工業發展不足、縣域經濟不強的現狀,加快做大經濟規模,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著力解決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大力培育現代大產業和龍頭骨幹企業,改變產業總量小、實力弱、分佈散,缺乏大企業大集團引領的現狀,持續做大產業規模,整體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為高質量發展打造核心力量。著力解決發展聯動能力不足的問題,統籌推動產業延鏈集聚發展,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改變三次產業融合不夠、配套能力差、生產成本高的現狀,形成良好產業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著力解決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集聚和科學配置產業、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強化企業創新意識,改變科技創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不足和創新人才總量少、引進難、留住難的現狀,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著力解決開放合作程度不深的問題,實施大開放大合作戰略,加強面向發達地區、目標市場的開放合作,瞄準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國內外大企業和領軍企業,加大招引力度和政策優惠力度,改變合作總量小、層次低、缺乏大產業大項目的現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著力解決環境條件支撐不足的問題,鞏固提升區位交通優勢,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增強產業園區承載能力,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增強對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的聚集功能,改變兩化互動不足、發展環境不優、要素保障不力的現狀,為高質量發展強化要素和環境保障。

推動廣元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和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堅持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確定的目標任務不動搖,深入實施“三個一、三個三”興廣戰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持高質量發展與快速發展並重、培育新動能與重視舊動能並重,堅持工業主導與大力發展服務業並重、中心城市率先發展與縣域經濟加快發展並重、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並重、產業發展與社會事業發展並重,加快推進廣元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

2.加快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圍繞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打造區域振興發展的輻射帶動中心、人口人才的吸附集聚中心、區域紅色文化的傳承教育中心,加快建設進出川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和中國西部重要的綠色食品基地、清潔能源利用基地、商貿物流基地,打造川陝甘結合部區域醫療中心、文化教育高地和人才高地。持續優化城鄉區域空間佈局,構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縣城為重要支點、重點鎮為支撐、一般鎮為基礎的現代城鎮格局,到本屆任期末城鎮化率達到50%。

加大中心城區統籌規劃力度,強力推進多規合一,合理劃定城市邊界,有序增加城區規劃面積,加強規劃管控。按照旅遊城市、宜居城市要求,加快推進黑石坡森林公園改造提升工程、紅軍文化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儘快完成城市西、北進出口改造和棲鳳湖景觀提升、黑臭水體整治後帶狀公園建設等項目,推進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實現綠化、彩化、美化、香化、亮化。加快南山隧道建設,儘快完成城區一環路改造提升,推進軌道交通規劃,積極建設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增強城市暢通能力。大力推動東部新城、北部新城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科學規劃城市產業佈局,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增強產業支撐和人口聚集能力。有序增加城市住房用地供給,保障群眾住房需求。合理控制地價、房價,增強對外地人才和外來人口的吸附能力。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建設精品城市。

3.打造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圍繞建設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打造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橋頭堡、進出川大通道的橋頭堡、四川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橋頭堡、鏈接南北文化、展示巴蜀形象的橋頭堡。推進京昆高速公路廣元段擴容和西成蘭渝廣元樞紐連接線建設。加快推進廣平高速公路和綿萬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廣巴鐵路擴能改造、廣巴達城際鐵路建設,升級改造國道108、212線和省道205、208線等幹道公路,開展廣元港專用鐵路前期研究工作。推進廣元港張家壩作業區、嘉陵江航運配套工程等項目建設,開展水東壩航電樞紐建設前期工作,推動廣元港與廣安港、南充港、萬州港、重慶港兩路寸灘保稅區協同合作發展,協同推進嘉陵江利澤航電樞紐建設。積極推進廣元動車運用所、廣元鐵路貨運樞紐基地、中歐班列組貨基地建設和蒼溪火車站改造提升。推進多式聯運,推動油氣管道與鐵路、公路運輸、配送銜接。按照國家開放口岸標準加快廣元機場改造,新增航線2-4條。推進劍閣、青川、蒼溪、旺蒼、朝天通用機場建設。統籌實施綜合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建設國省公路654公里,改善提升農村公路3000公里,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和曾家山、亭子湖、白龍湖生態旅遊環線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建成內聯外暢、通江達海、輻射甘陝、融入亞歐的進出川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

堅持對接先進生產力,積極推進區域合作,加快建設四川內陸開放合作示範市。積極融入南向,主動融入成渝經濟區,對接成都“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市州”的產業互動模式、“存量不動+增量分成”區域利益分享模式、“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級大孵化體系,以及與其他市州共同構建“總部+基地”“研發+生產”“中心+網絡”新型產業協作關係,積極承接成渝產業轉移和配套產業發展,加快建設融入成都平原經濟區示範市。鼓勵企業進入北部灣市場,主動融入國家中新合作機制,對接南亞、東南亞大市場。突出東向,積極對接以浙江為重點的長三角地區、以深圳為重點的粵港澳大灣區,把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優勢與廣元產業發展潛力和空間結合起來,吸引企業來廣投資興業。深化北向,加快與西安等地戰略合作,放眼環渤海、京津冀等地區,推動共同發展、全面合作、互利共贏。拓展西向,加強與蘭州、烏魯木齊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合作,積極開拓中亞、歐洲市場。

實施“出口增長”計劃,強化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中俄蒙、中巴、新亞歐大陸橋等國際經濟走廊,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外向型產業示範園區、商貿物流園區和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以“蓉歐+”“渝新歐+”中歐班列為載體,用好公用型保稅倉庫,爭取建立保稅區,大力發展保稅加工貿易。爭取設立廣元海關,組建口岸物流機構。建設以酒類為主的中國西部海外商品保稅直銷配送市場和中東歐國家酒類銷售中心。積極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西博會、萬企出國門等商貿及投資促進活動,辦好地方特色節會展會。加強與歐美產業溢出國家和地區締結友好城市,舉辦海外投資說明、旅遊營銷、文化交流等活動,積極吸引外商投資。

4.高效推進三江新區建設。堅持把三江新區作為中心城區發展的主空間主戰場和“特區”來建設,夯實廣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加快三江新區核心區(寶輪)規劃落地實施,優先啟動安全壩片區建設。積極推行EPC(設計-採購-建設)模式,大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到2021年全面建成核心區貨運南環線、白龍江大橋、濱江北路和堤防設施等重大市政工程,完成相關組團土地整理項目,通信、燃氣、給排水等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加快形成安全高效、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體系。

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圍繞食品飲料、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形成2-3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加快集聚高端生產性、生活性服務要素,大力培育以現代物流為主的高端服務業集群。加大昭化古城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力度,培育生態康養旅遊業集群。建設精緻農業示範區,發展現代都市農業。

建立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形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做實做強三江建設投資集團,設立三江新區開發建設投資基金。完善“基金+公司”融資建設模式,積極推行PPP、ABS(資產收益證券化)、融資租賃等融資方式,推動股權債券融資,發展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推廣知識產權和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擴大小微企業抵質押範圍。實行政府招商與市場化招商相結合,探索城市綜合體公開招商招標模式,完善三江新區更加優惠、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資政策,積極招大引強。

優化完善三江新區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建立領導有力、運轉高效、實效明顯的管理和運作體系,建立市區共建、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公司運作的項目推進工作機制。

5.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工業主導地位,重點發展食品飲料、新材料、清潔能源化工、機械電子、建材家居、生物醫藥六大優勢產業,突破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軍民融合產業,推動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發展以食品和飲料製造為主的食品飲料產業,培育特色農產品加工、休閒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四大鏈條,建成中國食品工業名城和西部地區知名的綠色食品基地。加快發展以鋁基、鋰電、磁性新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打造全省重要的鋁產業基地。加快發展以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為主的清潔能源產業,建成中國西部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加快發展以電子裝備、智能終端設備和高檔數控、通用航空等為主的機械電子產業。加快發展以綠色家居和裝配式建築構件為主的建材家居產業,建成中國西部綠色家居產業城。加快發展以現代中藥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積極開發大健康產品,打造“秦巴藥都”、道地藥材產地與中醫藥倉儲物流配送基地。

全面落實中國製造2025廣元行動方案。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積極發展以電池關鍵材料研發、柔性電池、超級電容器生產為主的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加快發展以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及純電動汽車生產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積極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引進無人機研製生產等高新技術,打造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積極建設數字廣元,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實現5G網絡全覆蓋,部署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培育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進產品換代、生產換線、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推進“互聯網+”協同製造發展,建設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智慧園區。

充分發揮廣元節點城市作用,積極推進成都-廣元-西安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帶建設,加強與成都、西安等城市在航空航天、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培育壯大081、821等龍頭企業和一批“小巨人”企業。加快推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軍民結合)、國家先進電子產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廣元軍民融合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創新軍民科技成果和設備設施開放共享機制,提升創新資源承接能力和產業配套服務能力。

堅持“一縣一主業”“一園一主業”,構築全市新型工業發展空間架構。積極打造市中心城區新型工業發展核心增長極。推進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創新提升。強化國家級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示範帶動作用,支持利州區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園。加快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智能化水平,打造工業園區4.0升級版。引導優勢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積極打造“現代農業+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文旅康養”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鋁產業、綠色家居兩個200億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個100億級產業集群。

6.加快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加快建設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核心區,全面提升劍門關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品質,積極爭創米倉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建成曾家山、唐家河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天曌山國家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加快建設白龍湖亭子湖濱水休閒水上運動旅遊區。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旅遊強縣行動。結合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在青川縣規劃建設以大熊貓、羚牛為主的珍稀動物科普展示園。積極推進特色小鎮、特色村落建設。

加快文旅、農旅、工旅、體旅融合,打造多元化、特色化旅遊產品,培育康養旅遊產業。加快建設曾家山、唐家河等森林康養基地。積極開發溫泉理療、美容康體等溫泉康養產品,做靚中國溫泉之鄉品牌。積極開發中醫藥康養旅遊產品,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服務,加快建設曾家山、九龍山等中醫藥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和國家級健康醫療旅遊示範基地。積極開發文化體驗、禪修養心等文化康養旅遊產品,規劃發展南山南麓休閒康養、皇澤寺周邊禪修康養。積極發展健康休閒、戶外體育運動等體旅融合產品,打造曾家山、官帽山中國南方滑雪場集群核心區。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打造幹部培訓、廉政教育基地。精心打造蜀道三國文化遊、女皇故里傳奇遊、古蜀交通體驗遊等精品旅遊線路。

深入推進“智慧旅遊”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智慧旅遊目的地綜合運營平臺和生態康養旅遊產業大數據中心。完善旅遊交通無縫接駁系統,構建“快進慢遊”旅遊交通體系。強力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和遊客滿意度。打造一批主題酒店、特色酒店和星級農家客棧、森林人家、精品民宿。挖掘開發生活化、實用性文創商品。堅持市縣統籌、整合營銷,重點突出周邊中心城市客源地營銷,提高旅遊吸引力。辦好廣元女兒節和中國大蜀道(劍門蜀道)文化旅遊節,大力創作以蜀道、武則天等為主題的精品影視、演藝作品。積極打造大蜀道大熊貓世界級旅遊文化品牌。

大力推進中青城投昭化古城、華僑城劍門關、新華聯曾家山、川旅投天曌山等重大旅遊項目建設,加快康養示範產業園、棲鳳湖濱水公園、黑石坡森林公園等重點產業園區和城市公園建設,以大投入助推高品質和規模化、集群化,打造中國西部旅遊產業高地。

7.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中國西部重要的商貿物流基地。推進中心城區商業體系建設,打造區域性特色商圈和城市新型商務集聚區。加快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萬貫五金機電城、川北國際汽車城等專業市場。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流通網絡,大力推進“農超對接”。加快重點物流園區和綜合場站建設,主動對接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綿陽保稅區、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區,將廣元建成對接“一帶一路”中國西部亞歐貨物集運基地,強化四川北向物流大通道地位。建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資源平臺,加快完善物流園區與機場、鐵路、高速公路互聯互通運輸體系,打造區域公鐵水空管多式聯運中心。支持龍浩航空做大做強,大力發展通航文化旅遊、通航體驗等低空現代服務業,積極創建川陝甘山區低空物流中心、低空應急搶險救援中心。實施“互聯網+商貿流通”行動。創建“廣元人家”全國連鎖終端。建設區域快遞物流配送中心。

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業。鼓勵符合條件的投資人到廣元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引進大型股份制銀行來廣元設立分支機構,豐富完善銀行業組織體系。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信貸產品,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做強做優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推動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發展。支持發展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和會計審計、資產評估、保險經紀、融資擔保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深入實施電子商務發展“四大工程”,加快廣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構建市、縣、鄉、村四級電商服務體系。支持京東廣元館、阿里巴巴廣元館、七絕商城、逢集網、簡單生活智慧社區等電商企業做大做強,打造本土電商龍頭企業和行業平臺。積極拓展電商市場,擴大“廣元造”產品線上銷售市場空間。

促進特色餐飲業、住宿業加快發展。培育打造“廣元人家”等特色餐飲品牌。推進“旅遊+特色餐飲”融合發展,積極開發以生態、有機農副產品為主要食材的特色餐飲和特色菜系。加快煙波坊美食城建設。大力發展品牌特色酒店,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的度假村、農家客棧、家庭旅館和民宿酒店。

著力提升功能性服務水平,加快發展樓宇經濟,聚焦商務諮詢、科技服務、認證檢測、教育培訓等服務領域,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功能性機構。

8.高質量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兩個確保”目標、“兩個穩定”標準、“兩個滿意”效果,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下足“繡花”功夫,全面實施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紮實做好非貧困村“插花式”貧困人口脫貧工作,確保今後兩年9.74萬貧困人口脫貧、329個貧困村退出、6個貧困縣摘帽。

大力實施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強化貧困人口定向精準培訓,開發生態護林(草)員、水利工程巡管員、地質災害監測員等公益性崗位,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著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如期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和危舊房改造。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著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深化大扶貧工作格局,紮實抓好定點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和社會扶貧,把廣元打造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市。建立“四項扶貧基金”縣級補充長效機制。堅持“六個一”幫扶機制,持續開展“回頭看”“回頭幫”,保持脫貧政策延續性和脫貧成效穩定性。

加強對脫貧攻堅一線幹部關愛激勵,及時提拔重用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加強教育培訓,強化待遇保障,注重人文關懷,激發幹事創業熱情。著力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集中整治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健全考核監督機制,嚴懲群眾身邊腐敗問題。

9.推進鄉村振興重點突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生態畜禽水產、高山綠色果蔬、特色山珍、富硒富鋅茶葉、道地中藥材六大特色主導產業,打造紅心獼猴桃、核桃、道地中藥材、油橄欖、富硒富鋅茶葉、劍門關土雞、生態生豬肉牛羊七大全產業鏈集群。因地制宜發展筍用竹、小水果、花卉等產業。積極推行標準化、規範化生產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提升特色農業發展科技水平和附加值。實施新一輪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建設,建設十大農產品加工園區。繼續深入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村特色產業示範園、戶辦特色產業園“三園”聯動發展。

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排頭兵”工程和“五個到鄉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億元、10億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引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進劍門關土雞協會等產業協會、產業聯盟建設。健全完善農產品營銷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做靚廣元農業金字招牌,深入推進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市建設,全面提升“廣元七絕”區域公共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建成中國優質高端農產品供應基地。

打造幸福美麗新村升級版。積極創建全省山區鄉村振興發展示範市,紮實開展“鄉村規劃攻堅年”行動,全面啟動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和7個市級鄉村振興先行先試試驗區建設。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開展農村土坯房改造整治、千村萬戶鄉村特色化風貌塑造、傳統院落保護“三大工程”,確保全市90%以上的村建成幸福美麗新村。深入實施農藥化肥減量控害、飼料清潔化、廢棄農膜收集處理、畜禽養殖糞汙治理、秸稈綜合利用、農業投入品整治“六大行動”,不斷改善農業發展環境。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行政村保潔員制度,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千村示範工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平安鄉村建設,培育文明鄉風和優秀鄉賢文化。支持利州區打造“中國鄉村振興博物館”。

深化農業農村體制改革。構建城鄉融合發展要素雙向合理流動體制機制,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和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入推進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群眾更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建設。加快“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積極爭取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研究制定宅基地有償退出和有效利用辦法。探索農房長期租賃市級試點。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深化農村投融資改革,建立“縣投市補”激勵機制和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積極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改革,探索拓展節餘指標使用範圍。

10.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堅持全市“一盤棋”發展思路,立足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區域經濟板塊。蒼溪縣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旺蒼縣重點發展建材家居、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劍閣縣重點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青川縣重點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機械製造等產業。利州區重點發展機械電子、食品飲料等產業。昭化區重點發展綠色家居、食品加工等產業。朝天區重點發展綠色食品、建築建材等產業。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機械電子、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產業,發揮全市工業經濟“領頭雁”作用。支持劍閣縣、蒼溪縣、旺蒼縣撤縣建市。縱深推進“百鎮建設”試點行動,在3萬人口以上重點城鎮和毗鄰交通幹線萬人以上中心集鎮規劃配套產業園區,預留產業發展空間,打造一批經濟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和特色小鎮。

11.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擴大投資來源,保持投資較高速度增長。抓住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重大政策機遇,加快謀劃儲備、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持續做大投資總量。把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作為產業發展投入的主渠道,持續用力擴大投資來源。抓住新型城鎮化建設歷史機遇,突出城鎮化投資主戰場,增強投資動力。加快優化投資結構,以先進製造業為引領,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產業,穩步提高工業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技改投資在工業投資中的比重。加大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基地、有機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冷鏈物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投資力度。突出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建設,加大旅遊開發、醫療康養、健康養生等領域投資。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新興先導性服務業,積極支持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發展。發揮政府性資金引導作用,加快傳統動能轉型升級。

深化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專業化、市場化招商體系。整合招商力量,形成國土、規劃等部門全過程參與的招商工作機制。完善招商激勵機制和以“項目引進”為核心的目標考核體系,充分發揮駐外招商分局、商會、社會人士、廣元籍在外成功人士作用,構建“行政化(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招商格局。大力實施精準招商、精品招商、產業鏈招商,深入開展“雙千雙百”行動。緊盯行業領軍企業、產業龍頭企業“招大引優”,推動集群發展、補鏈強鏈。積極招引廣元籍在外企業家返鄉投資創業,支持央企、國企和各類大型企業在廣元設立生產基地和分支機構。堅持一個產業一套優惠政策,完善“普惠+特惠”招商引資政策體系,提高招商精準度和實效性。加快配齊各縣區項目推進“六大中心”工作力量,充分發揮項目推進“六大中心”的作用,以產業項目為重點,進一步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服務質量。

12.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強化民營企業產權保護和激勵,落實四川省企業和企業家權益保護條例。破除歧視性限制和隱性障礙,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採購、科技項目等方面公平待遇。鼓勵擴大民間投資,市內本土民營企業新增投資同等享受招商引資政策。出臺優惠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再投資。積極引導民營經濟參與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營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聯合,深入推進“個轉企”“產轉法”,出臺市縣兩級“四上”企業獎勵辦法,做大做強一批行業領軍民營企業。

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同比增速。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和“新三板”“四板”掛牌融資。積極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對參加重點展會和行業推介會的給予補助,加大政府採購支持廣元造產品力度。建立企業用工保障機制,持續開展用工保障專項行動。常態化開辦民營經濟大講堂,建立領導幹部聯繫商會和重點民營企業制度,深化民營企業季度座談會、困難問題會商會制度,探索建立民營企業評議政府相關部門工作制度。

13.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創 新體系建設,建立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機制,鼓勵重點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強化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或聯合建立研發機構,支持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

培育發展一批科技型企業,建立完善企業創新激勵機制,引導企業持續開展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加大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出臺科技型企業培育提升行動計劃,落實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措施,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深化市校、校企合作和廳市會商,積極創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基地。到本屆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突破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5%。

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實效。落實促進科技成果產出轉移轉化政策措施,加快出臺科技成果轉化三年行動方案,突出發明專利和職務發明關鍵,引導促進更多高質量專利成果產出。強化科技轉移服務體系和中介機構建設,完善科技成果專利轉移轉化激勵機制。推進省級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綜合試點市建設。積極爭取異地科研成果在我市轉移轉化。到本屆末力爭引進培育成果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機構5家,技術合同登記交易額累計達到1億元。

14.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攻堅突破。加大直購電、富餘電量政策爭取力度,擴大用戶範圍。加強與大型水電企業戰略合作,降低直購電交易價格。支持重點工業園區成立售電公司,參與電力直購直售。積極爭取降低電網輸配電價標準和電解鋁行業特別電價政策。推進青川地方電網供區用電與全市電網同價。積極爭取天然氣在廣元留存30%的用氣指標和資源地用氣價格在基準門站價格下浮30%政策支持,爭取工業用氣輸配氣價格下浮,推行工業用氣“一企一價”。協調中石化、中石油向重點企業直接供氣。爭取四川燃氣公司對重點企業實施價格優惠。深化城市供水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降低工業用水成本。加快建立物流服務公共信息平臺,推動物流產業、平臺、配送體系聯動發展。推動大宗貨物運輸需求企業與鐵路公司協定運價優惠、價量互保。爭取協調降低鐵路、高速公路貨運服務費用。加強砂石、磚瓦等建材供應和價格管控,降低建築產業成本。

加快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採取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差別化年期出讓等方式,優先保障重大產業項目用地。積極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重點項目給予土地指標支持。鼓勵以租賃等方式向中小企業供地。清理閒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推進低效土地二次開發利用。積極消化存量建設用地。完善土地儲備制度和資金平衡機制。

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全面落實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結果與市級可調控資金存放掛鉤辦法。實施“引銀入市”工程。推廣應收賬款、知識產權、股權債券、倉單等抵質押融資貸款,擴大小微企業抵質押範圍。增強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增信分險能力。實施企業上市五年行動計劃。支持創新保險產品,推進“險資入廣”。轉變財政支持發展方式,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國企轉型升級。推進國有資產優化重組。加快市屬國有企業公司化改革,有序推進資產證券化,完成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加快推進市屬企業與央屬、省屬及其他實力企業的戰略合作,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外派監事會、委派財務總監作用,強化投資、考核分配等關鍵環節監管。

15.推動品質革命和品牌建設。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全面落實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立農業特色優勢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開展質量強縣(區)示範創建。建立健全標準規範、流程管理、產品認證、第三方質檢、產品召回等制度。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引導產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制定團體標準、企業標準。探索開展標準融資增信。以食品藥品為重點,建設公共檢驗檢測平臺,支撐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推動政府實驗室與社會實驗室、企業實驗室協同發展,建設081、蒼溪獼猴桃等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有獎舉報、懲罰性賠償等制度。

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創建朝天核桃、旺蒼米倉山茶、昭化生豬、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性能工業鋁材等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和蒼溪獼猴桃省級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探索建立品牌保護跨區域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積極培育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四川名牌,推進商標國際註冊。建立健全質量品牌激勵制度。建立品牌發展平臺,推動“廣元造”產品發展。

16.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優化政務環境。出臺營商環境條例實施細則、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和破壞營商環境責任追究辦法。認真落實國務院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加快完善覆蓋全市的政務服務平臺、數據共享平臺和網上審批平臺,公佈各層級“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目錄,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和“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將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辦理施工許可時間再壓縮一半,2019年上半年分別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120個和8.5個工作日。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模式,將企業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壓減至5個工作日。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優化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加強誠信政府建設,建立健全政策制定、協議簽訂前部門會商、論證、評估機制,建立優惠政策、獎補政策督促落實和效果反饋評價機制。建立政府失信追責懲罰機制。嚴格落實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要求。

優化法治環境。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探索建立“一支隊伍管執法”模式,完善防範預警與打擊懲處一體的監管執法機制。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和處罰裁量權,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全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建立全市統一的企業維權服務平臺,完善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補償救濟機制。集中整治“吃拿卡要”行為,規範政商交往行為,實施重點崗位系統化防治,健全部門協同監督機制。完善公、檢、法溝通配合機制,加大涉企案件判決執行力度,依法保護企業合法財產權。建立經濟類涉訴案件綠色通道。嚴格審查涉企財產查控措施,規範涉企案件財產處置行為。維護公平、透明、法治的市場秩序,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強買強賣、非法阻工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商業賄賂、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優化社會環境。加強誠信社會建設,構建“一網四庫一平臺+N系統”信用信息平臺,建立涉企信用記錄、歸集和共享交換機制,健全市場主體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培育尊商重商的社會文化,建立企業家榮譽制度,弘揚企業家是城市英雄的價值理念和優秀企業家精神,按照有關規定推選優秀民營企業家。完善企業家培訓體系,組織開展精準化理論教育和政策知識、管理能力培訓,增強企業家發現商機、創造價值的能力。落實服務管理零距離、生產經營零干擾、處理問題零缺位要求,持續開展外來企業走訪活動。

17.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人才高地。圍繞全市戰略目標定位和優勢特色產業,完善雙向兼職、聯合聘用、交流掛職、技術入股等柔性引才機制,持續開展“百企引才名校行”活動,實施“廣元千人計劃”,建立引進人才“流動編制”,引進一批能突破關鍵技術、引領創新發展的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到本屆末引進3000名急需緊缺專業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集聚一批高水平產業人才和創新團隊。

精準使用人才,科學合理佈局人才投放,加快推動產業發展領域的人才集聚和培養,統籌推進機關單位、工商企業、院校醫院、專業技術領域人才隊伍建設,以關鍵人才突破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以“蜀道英才”工程為統攬加強人才培育,實施創新型企業家、科技英才、工匠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

強化人才服務,依託重要園區和重點企業建立“人才特區”“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完善職稱改革、分類評價等政策,制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辦法,暢通黨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流動渠道,激勵引導各類人才向企業聚集。建立各級領導聯繫企業人才制度,落實企業引才補助政策,加大首席技師、傑出企業家等人才推選力度。

18.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持續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投入,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佔比穩定在65%左右。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有機統一、統籌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力實施“互聯網+”就業創業行動。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注重大齡人力資源開發,全面提高勞動力就業能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多渠道就業,託底安置家庭特別困難群眾就業。

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領先、全省知名的教育高地。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建設100所“美麗鄉村學校”,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加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確保每1萬人口城鎮社區擁有1所普惠幼兒園,5000人以上鄉鎮擁有1所獨立公辦幼兒園。突出高中教育引領性作用,大力提升高中教育質量,爭取建設3-5所引領川東北、輻射陝甘毗鄰地區的“廣元名校”。穩步發展高等教育,支持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創辦四川學前師範學院,支持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創辦四川核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支持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水利水電技師學院做大做強。圍繞廣元特色優勢產業和企業發展需求,打造現代職業教育基地。支持發展各類藝術培訓、等級考試機構,建設區域性教育培訓中心。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中高職銜接模式和普職融通機制,規劃建設產教融合示範園。積極籌建四川健康職業技術學院,支持中泰絲路國際學院加快發展。

打造川陝甘結合部區域醫療中心。依託川北區域醫療中心,積極打造區域醫療高地。優化調整醫療資源佈局,探索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建立緊密型醫療共同體。實施大型醫院“高精尖優”發展工程和縣級醫院服務主責提升工程,大力培育和引進高層次、緊缺型衛生人才。加強與北大醫學部、華西醫院和北京常春藤醫學高端人才聯盟等域外高端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發展特色專科醫療聯盟,力爭建成1-2個國家級重點專(學)科和20個省級重點專(學)科,提升區域醫療核心競爭力。依託川北中醫區域醫療中心,積極打造區域醫養高地。鞏固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創新推進“醫、康、養、管”一體化健康養老養生產業發展模式,加快建設國家級醫養結合示範市和全國中醫養生保健基地。依託川東北區域精神衛生中心,打造區域公共衛生高地。積極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疾病預防、衛生應急和公共衛生救治能力,加強精神衛生、傳染病、兒科等薄弱專科能力建設。依託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打造區域“互聯網+醫療健康”高地。加快健康信息平臺、遠程醫療系統、智慧醫院等項目建設。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與漢中、隴南等周邊市州檢驗檢測結果互認、跨域即時結算的醫保政策體系。

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性文化中心。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深入開展文化惠民行動,加快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挖掘開發蜀道文化、三國文化、武則天名人文化、紅色文化、川北民俗文化等資源,加大本土文學、戲曲、影視等文藝作品創作力度,培育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積極承辦、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到本屆末基本建成城市社區“5分鐘文化圈”和農村“5公里文化圈”。大力發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

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促進中小微企業和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人群參保,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加強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與專項救助制度有效銜接,健全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深化“量體裁衣”式殘疾人服務。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扶助經濟困難和失能老人,加快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發展,有序推進孤寡老人、孤兒集中供養。

19.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好汙染防治“八大戰役”。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認真實施“一河一策、一庫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加快嘉陵江、白龍江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實施《白龍湖亭子湖保護條例》,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行動。加快第二汙水處理廠(二期)等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建設南部地區垃圾發電廠。清理整頓入河排汙口,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改,全面治理城鎮黑臭水體,確保實現超標廢水零排放。深化“大規模綠化全川廣元行動”,建設嘉陵江山水休閒體驗廊道。開展藍天保衛三年行動,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汙染防治項目,綜合整治城市揚塵、餐飲油煙、機動車尾氣汙染等重點領域汙染,推進工業企業達標排放,優良天數率穩定在95%以上,建成“無霾城市”。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全面清除嘉陵江沿岸固體廢物,開展糧(油)主產區、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推進城市垃圾分類試點和農村垃圾收運處理方式改革,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建設中國最乾淨城市。建立環境汙染“黑名單”制度。

推進生產生活方式低碳化、綠色化。嚴格執行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制度、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積極參與綠色發展試驗區和生態經濟示範區創建行動,嚴格實施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協同機制,實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管理。實施產業園區和汙染物排放企業環境保護第三方治理,加快涉水類園區循環改造,推進煤焦化、電解鋁、新材料等產業資源循環利用。建設新能源示範市,全面推行清潔能源替代,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深化“氣化廣元”工程,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佈局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鼓勵企業實施固廢綜合利用和集中分類處置。開展溼地保護修復,推進城市公園建設。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快推進南山存量垃圾消解。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20.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防範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堅持依法規範舉債,嚴格控制債務增量,有序化解存量債務,加強隱形債務管理,創新政府債務融資,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建立國有企業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制定市屬國有企業資本金補充資金管理辦法,促進市屬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完善處非長效機制、跨區域案件協調處置機制。清理整頓互聯網金融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完善P2P網絡借貸機構監管機制。探索建立地方銀行法人機構及國有控股地方準金融機構資本補充機制。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各類交易場所的監督管理。深入開展互聯網保險和中介市場等領域專項風險排查。加強對保險公司、保險代理機構跨區域開展業務的監督管理。全面管控信用風險,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建立健全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化解投資理財風險,依法打擊高利貸違法行為。

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依法妥善處置“問題樓盤”。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守住社會穩定、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三條底線”。

21.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增強黨委駕馭高質量發展的本領,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加強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設,完善定期分析經濟形勢、研究決策重大事項等工作機制。統籌研究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強化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加強全局性重大工作的過程監測和實時調度。支持民主黨派用好“直通車”渠道優勢,助推廣元高質量發展。

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建設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幹部隊伍。開展精準化理論、政策、科技、管理、法治等專項培訓,建立班子隊伍專業化建設機制,實施新時代治蜀興川執政骨幹遞進培養廣元計劃,推進幹部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交流。

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和績效評價、政績考核機制,按照不同區域功能定位和階段性任務實行差異化考核,開展高質量發展效能評估。健全正向激勵、能上能下、容錯糾錯機制,保護和激發幹部幹事創業激情,大力營造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引導黨員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拼搏實幹,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