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寶寶」不僅能呼吸、眨眼,還能做出32種不同的肢體動作


你一定記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沙特館的三維影院、丹麥館的“小美人魚”、英國館的“蒲公英”、西班牙館的“小米寶寶”……歷時半年,創下總參觀人數高達7308萬人次世界之最的上海世博會,儼然成為中國人民的驕傲。為了讓更多的人重溫世博舊夢,讓擁有160多年曆史的世博會煥發新的活力,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將引領參觀者追溯世博歷史和展望未來世博。

西班牙館的鎮館之寶 “小米寶寶”將作為世博會博物館的重要展品在世博會閉幕後繼續留在上海。小米寶寶由一套複雜的電腦系統控制,他的臉、脖子和胸部能夠完成十幾種不同的表情。這個機器寶寶能夠睡覺、呼吸、朝觀眾眨眼與微笑。

小米寶寶的“媽媽”——電影導演伊莎貝爾·庫伊謝特介紹說,“小米寶寶”8個月大,是仿照西班牙一個真實的嬰兒製作的。巨型“小米寶寶”在美國製作,由於太大,不得不分成18塊坐飛機運抵上海後拼裝而成。“小米寶寶”不僅能呼吸、眨眼,還能做出32種不同的肢體動作。他的骨架是由鋼鋁合金構成的,身體由聚酯樹脂組成,皮膚由透明可拉伸的硅膠做成,一頭金髮則是用馬鬃一根一根做出來的。


在藤條的包圍覆蓋中,小米寶寶彷彿就在自己的搖籃中迎接各位遊客。肥皂泡從天花板上緩緩下降,製造出一種夢幻的效果,放置在地板上的6個巨大的泡泡則向遊客展示著小米寶寶的夢境“未來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