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首會川普 「相見歡」還是「鴻門宴」?

文在寅首會特朗普 “相見歡”還是“鴻門宴”?

6月2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動身前往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談。有心人肯定注意到:這是韓美新政府成立以來兩國元首的第一次見面,也創下了韓國總統上任後最快訪美的紀錄——距離文在寅上任僅僅51天。

這說明韓美兩國元首迫切地想交流、想溝通。而他們交流溝通的內容及結果,將對韓美同盟關係乃至地區局勢,產生微妙而又不可忽視的影響。

文在寅訪美,最想談什麼?

領導人在出訪前,通常會透過媒體來表達對出訪的期待。人們注意到,文在寅在行前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了這樣一番話:不會強求在具體事項上獲得成果,將著重與特朗普總統構築友誼和積累信任,在此基礎上鞏固韓美同盟,然後再討論解決朝核等問題的共同方案。與此同時,青瓦臺發言人也指出,希望此行能夠增進互信、深化友誼,就進一步發展韓美同盟關係凝聚共識,鞏固兩國框架性合作基礎。

文在寅首會特朗普 “相見歡”還是“鴻門宴”?

可以看出,韓方對文在寅訪美成果的期待中,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詞:“韓美同盟”。鞏固並發展韓美同盟關係,正是文在寅此行最重要的關切所在。

應該說,韓國目前對美國的協防承諾是存在疑慮的。特朗普上臺之後強調“美國優先”,要求美日澳等盟友交“保護費”,不然就要減少駐軍,而在韓國部署“薩德”問題上,特朗普也曾要求韓國承擔相關費用,這讓韓國感到不滿和不安:美國承諾的相關安全保障會不會發生變化?近幾個月來,雖然美國防長馬蒂斯、國務卿蒂勒森先後到訪韓國,承諾相關安全保障依然算數,但是如果得到特朗普的親口承諾,韓國才會真正放下心來。所以文在寅此次訪美與特朗普舉行會談,最關切的點,應該會落在確認韓美同盟的價值以及共識方面。

繞不過去的話題:半島局勢與“薩德”入韓

文在寅在競選期間曾經主張:韓國應該學著對美國說“不”。當時就有媒體猜測: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特別是在“薩德”入韓問題上,文在寅會展現更多的獨立自主外交嗎?事實上,這也是在韓美同盟的框架下,文在寅此次訪美繞不過去的焦點話題。

值得關注的是,文在寅在訪前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在朝核問題上,只靠制裁與施壓是不能解決的,需要開展對話,他希望年內朝鮮能回到談判桌前,同時還提出了分階段解決朝核問題的方案(先凍結、後廢除)。在“薩德”入韓問題上,文在寅則採取拖延和模糊策略,比如要求對“薩德”用地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等。

文在寅首會特朗普 “相見歡”還是“鴻門宴”?

這樣的舉動令美方很不滿。6月23日,美國18名參議員致函總統特朗普,要求以即將舉行的美韓首腦會談為契機,施壓文在寅政府儘快完成在韓部署“薩德”的計劃。

可以預見,在美方的步步緊逼之下,文在寅在“薩德”問題上施展緩兵之計的空間越來越小。趕在訪美之前,文在寅亮出自己的解決朝核問題的新方案,不排除是為了在與特朗普的討論中爭得更多主動權。

在這樣的情勢下,韓美雙方儘管為這次元首會面做足文章,特朗普更是要在白宮設晚宴款待文在寅,刻意營造一種“盟友相見歡”的氛圍,但卻掩蓋不了“鴻門宴”的氣息。

對文在寅而言,此次訪美首會特朗普,是努力打開當前韓國複雜外交亂局的重要一步,但是面對美國國內的施壓和敲打聲,文在寅能否達到他所預想的訪問效果,還要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頂住特朗普的壓力、落實他所希望的韓國更加獨立自主的外交理想。(文/盛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